课件60张PPT。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溶液的导电性
实验 下列物质的导电性灯不亮、不能导电灯亮、能导电灯亮、能导电灯亮、能导电灯不亮、不能导电灯不亮、不能导电灯不亮、不能导电灯亮、能导电NaCl固体能导电吗?为什么?H2O呢?
NaCl溶液能吗?为什么?HCl的水溶液呢?
所有的溶液都能导电吗?
能导电的物质中一定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金属能导电金属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酸、碱、盐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离子酸碱盐溶于水电离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导电思考:1、酸、碱、盐溶于水,在水中是以什么样的微粒存在的?
2、电离需要通电吗?
3、酸在水溶液中含有的相同微粒是什么?
4、碱在水溶液中含有的相同微粒是什么?
5、酸、碱的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什么?
酸: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电离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在酸、碱、盐的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溶液不显电性。二、酸碱指示剂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反应,而显示不同的颜色,这类物质叫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酚酞。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 pH
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酸碱指示剂只能测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不能测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叫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
pH的范围通常在0 ~ 14之间 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的pH:
pH小于7的物质有:柠檬、苹果、桔子、
醋、酱油、西瓜、萝卜
洁厠灵。
pH大于7的物质有:牙膏、肥皂、草木灰浸 出液、厨房清洁剂
牛奶、鸡蛋清接近中性1、判断下列物质的类别:
硫酸铜 盐酸
氢氧化钠 氯化镁
碳酸 氢氧化钡
硫酸亚铁 氨水
氯化铵 碳酸氢钠
水 氧化铜2、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2SO4、蒸馏水、NaOH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 ( )
A. 酚酞 B. 铁片
C. 石蕊试液 D. 二氧化碳气体中性溶液C可以一、常见的酸1、几种常见的酸
【实验 】
(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盐酸(HCl)HCl气体的水溶液
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②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1∶500),质量分数〈38%无色液体瓶口有白雾,有挥发性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有酸味为何制备H2、CO2不用浓盐酸?
为何制备的CO2气体不能使Ca(OH)2变浑浊?
浓HCl瓶塞打开,质量如何变化?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式,盐酸也可以吗?2、硫酸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无明显现象,无挥发性无刺激性气味(1)吸水性
——作干燥剂常见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cm-3。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很强的吸水性。
(2)脱水性【实验】纸、小木棍、布的脱水实验:纸张的笔画部分变黑木棒上蘸有浓硫酸的
部分变黑滴到酸的布由黄变黑,
容易破损。(3) 强氧化性【实验】浓硫酸的稀释。稀释:
酸入水、沿杯壁、
缓慢注、不断搅 有热量产生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思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该如何处理呢?
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然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如何区分浓硫酸与浓盐酸?酸的化学性质分别选取少量下列药品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完成实验报告,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
(1)在点滴板中分别滴入1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2)在点滴板中分别滴入2滴稀盐酸、稀硫酸,再分别滴入1滴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
①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②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注意:变色的是指示剂溶液。【实验】
(1)在试管中放入两支铁钉(用砂纸打磨过),再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
(2)在试管中放入少量锌粒,再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2、与某些金属反应
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Zn +H2SO4=ZnSO4+H2↑Fe +H2SO4=FeSO4+H2↑条 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酸主要是HCl和稀H2SO4。【实验】
(1)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红褐色Fe2O3粉末,再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加热至沸腾。
(2)在试管中放入少量黑色CuO粉末,再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加热至沸腾。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Fe2O3+6HCl
=2FeCl3+3H2OFe2O3+3H2SO4
=Fe2(SO4)3+3H2OCuO+2HCl
=CuCl2+H2OCuO+H2SO4
=CuSO4+H2O【实验】
(1)向盛有少量Cu(OH)2悬浊液的试管中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
(2)在试管中加入0.5mLNaOH溶液,再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4、与碱反应:Cu(OH)2 + 2HCl
= CuCl2+2H2ONaOH + HCl
= NaCl + H2O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Cu(OH)2 +H2SO4
=CuSO4+H2O 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实验】
(1)在试管中放入少量CaCO3粉末,再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
(2)在试管中加入0.5mLNa2CO3溶液,再加入1mL稀盐酸(或稀硫酸)。5、与某些盐反应: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Na2CO3+2HCl
=2NaCl+H2O+CO2↑CaCO3+2HCl
=CaCl2+H2O+CO2↑Na2CO3+H2SO4
=Na2SO4+H2O+CO2↑CaCO3+H2SO4
=CaSO4+H2O+CO2↑ Na2CO3+2HCl
=2NaCl+H2CO3Na2CO3+H2SO4
=Na2SO4+H2CO3 CaCO3+2HCl
=CaCl2+H2CO3CaCO3+H2SO4
=CaSO4+H2CO3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小结:酸的化学性质思考:为何盐酸、硫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Fe和H2SO4 B. Al和浓H2SO4
C. Zn和HNO3 D. Ag和稀HCl
反馈练习1:下列金属跟酸能反应而放出氢气的是( )A反馈练习2:不能由金属跟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 A. MgSO4 B. FeSO4
C. CuSO4 D. Al2(SO4)3C反馈练习3:向放有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预测反应现象,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反馈练习4: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胃液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碱的化学性质思考:1、你所知道的碱有哪些?
2、还记得澄清石灰水的一种用途吗?一、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苛性钠、火碱、烧碱熟石灰、消石灰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分别向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滴加1-2滴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实验探究1现象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结论1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实验探究2往收集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迅速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瓶盖后振荡;
在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通过吸管向澄清石灰水吹气。现象1、塑料瓶变瘪。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2实验探究3试管中加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两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
试管中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两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现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结论3实验探究4现象蓝色絮状沉淀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结论4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与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 CO2= 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与酸发生中和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Ca(OH)2+2HCl=CaCl2+2H2O
与某些盐的反应CuSO4+2NaOH= Cu(OH)2↓+Na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
碱的通性NaOHCa(OH)2思考:为什么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结构决定性质,两者都可以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思考:是否任意两种化合物都能相互交换成分,发生复分解反应呢?NaOH与 NaNO3能反应吗?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有水生成2、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有气体生成3、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有沉淀生成2NaOH+H2SO4=Na2SO4+2H2OCuSO4+2NaOH= Cu(OH)2↓+Na2SO4NaOH+ KNO3= NaNO3+KOH
这个反应能发生吗?想一想:反馈练习1、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仍显红色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铜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二氧化碳 C 2、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 )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_________,B现象为_____________,
C现象为___________。(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组同学滴加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3、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
⑵ “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作用? 4、用石灰乳(熟石灰的悬浊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得到能防治葡萄等作物病害的波尔多液。请写出在配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5、用石灰水粉刷墙壁,干后能形成坚硬的墙面。这是为什么?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6、已知在稀盐酸中存在着水分子、氯离子和氢离子,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三种微粒中,哪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