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1.知道焦耳定律的表述,适用范围和计算公式。
2.会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焦耳定律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重点】
电流产生热量的计算。
【难点】
焦耳定律的理解。
1.焦耳定律的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_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 ____成正比,跟_________________成正比。
2.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焦耳定律
1.自学课本132页,找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各个物理量以及单位。
【例1】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 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这是因为( )
A.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炉丝的电阻,电流产生的热量很少
B.通过导线的电流远小于通过电炉丝的电流
C.导线的散热比电炉丝快
D.导线外有绝缘皮隔热
【变式练习】
1.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Q=I2Rt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B.根据可知,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少
C.根据Q=UIt可知,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无关
D.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
知识点2:电热的计算
【例2】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例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3V,R1=2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读数为0.5A。求:
(1)R1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
(2)R2的阻值。
【变式练习】
2. 如图,R1=5Ω、R2=10Ω,电源电压U=6V.求
(1)通过R1的电流.
(2)1min内R2产生的热量.
知识点3:电热与电功
(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 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
Q = W = UIt = I2Rt
如:电暖器,电饭锅,电炉子等。
(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机的机械能,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W>Q热
【例4】一只电烙铁的规格为“220 V 110 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烙铁正常工作的电流为多少?
(2)该电烙铁的电阻为多少?
(3)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 min产生多少热量?
【变式练习】
3.现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逐渐普及,它们都采用电动机来获得动力。某直流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V5.5k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4Ω。
(1)该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多少电能?
(2)电动机线圈产生多少热量?
【方法点拨】
电流通过任何用电器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用焦耳定律Q=I2Rt来计算,但由Q=I2Rt和推导得出的Q=UIt=只使用于纯电阻用电器,即电流做功所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用电器,如电炉、电饭锅等。在仅有电流热效应存在的电路中,可以利用Q=W=Pt计算电热,但成立条件Q=W不能忽略。
见当堂达标题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2课时)
1.某阻值为4Ω的定值电阻,通过的电流为0.5A,则1min产生的热量是( )
A.2J B.30J
C.60J D.120J
2..甲、乙为两段材料、长度均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丝。将它们如图所示串联在电路中,则通电一段时间后( )
A.甲导体温度升高得多
B.乙导体放出的热量多
C.甲导体通过的电流大
D.乙导体消耗的电能多
3.两定值电阻丝R1=440 Ω,R2=220 Ω,若将R1和R2串联后接到220 V的电源上,在相同时间内,R1和R2上产生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
4.在家庭电路中,电线相互连接处,因为接触不良,容易造成 变大,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通电时间和 相同时,该处比别处更容易发热,加速导线老化,甚至引起火灾。
5.如图是家用电热壶及铭牌,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
(1)电热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电热壶正常工作3min,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6.一个标有“10V 3W”的小灯泡和定值电阻R串联后接在电压为13V的电源上(如图所示),小灯泡恰能正常工作.通过计算回答:
(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2)串联在电路中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多大?
(3)该电路工作10s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当堂达标题答案:
1.C
2.A
解析:甲、乙为两段材料、长度均相同,但甲横截面积小,甲的电阻大,甲乙电阻串联,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根据
Q = I2Rt得,甲产生的电热多,温度上升得快,消耗的电能多。
3.2:1
4.电阻 电流
5.
解:(1)R=U2/P
=(220V)2/1000W
=48.4Ω
(2)t=3min=180s
Q=W=Pt=1000W×180s=1.8×105J
6.
解:(1)I=P/U=3W/10V=0.3A
(2)UR=13V-10V=3V
R=UR/I=3V/0.3A=10Ω
(3)Q = I2Rt=(0.3A)2×10Ω×10s=9J
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2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焦耳定律的表述,适用范围和计算公式。
2.会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焦耳定律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电热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养成规范做题的习惯.
重点
电流产生热量的计算。
难点
焦耳定律的理解。
【教学环节安排】
环
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最佳解决方案
创设情境
当导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阻越大时,导体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那么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它们还有什么具体关系吗?
学生思考,教师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答案:
1.电流的二次方 电阻 通电时间
2.Q = I2Rt J A Ω S
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并完成导学提纲.
合
作
共
建与智能应用
知识点1:焦耳定律
问题1: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各个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什么呢?
小结:
焦耳定律的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 = I2 R t?
物理量:热量、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单位:J A Ω S
问题2: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例1解析:选A
变式练习1解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电流、电阻都有关系,所以在叙述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某个因素的关系的时候,要用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2:电热的计算
问题1: 处理例2、例3和变式练习2
例2解析:
解:I===0.6A
Q = I2 R t?
=(0.6 A)2×60 Ω×300 s
= 6 480 J
小结: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例3解析:
解:
(1)t=1min=60s
Q1 = I2 R1 t
=(0.5A)2×60 Ω×60s
= 900J
(2)U1=IR1=0.5A×2Ω=1v
U2= U- U1=3V-2V=1V
R2===4Ω
变式练习2
解:
(1)I1===1.2A
(2)I2===0.6A
t=1min=60s
Q2= I22 R2 t
=(0.5A)2×10 Ω×60s
= 216J
知识点3:电热与电功
问题1: 电流通过任何用电器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用焦耳定律Q=I2Rt来计算吗?用电器产生的热量都与电流做功或者消耗的电能相等吗?
小结:
电流通过任何用电器产生的热量都可以用焦耳定律Q=I2Rt来计算,但是与电流做功或者消耗的电能不一定相等。
(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 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
Q = W = UIt = I2Rt
如:电暖器,电饭锅,电炉子等。
(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机的机械能,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W>Q热
问题2: 处理例4和变式练习3
例4解析:
解:
(1)I===0.5A
(2)R===440Ω
(3)t=10min=600s
Q = W=Pt
=110W×600s
= 66000J
变式练习3
解:
(1)W=Pt
=5.5kW×1h
= 5.5kW.h
(2)I===25A
t=1h=3600s
Q= I2 R t
=(25A)2×0.4Ω×3600s
= 9×105J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课本132页,找出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
四名学生板书。
教师展示例1,学生独立思考并展示。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讨论,展示自己的思路。教师注意点拨。
分析:先根据欧姆
定律的公式求出电流,再进行时间的单位换算,即
t=5min=300s,最后利用公式求出电流所产生的热量.
例3分析:这是电阻R1和R2的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路中的电流I=0.5A,
I
R1 Q1 = I2 R1 t?
t
可以求出R1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求出R2的电压,进而求出R2的电阻。
指导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归纳总结计算电热的典型方法。
变式2分析:这是电阻R1和R2的并联电路,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为U=6V,
在R1这条支路中,已知电压、电阻,根据公式
I=可求出R1的电流;
再求R2产生的热量时,先根据公式I=可求出R2的电流,再用
I
R2 Q2= I22 R2 t?
t
可以求出R2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
教师提出问题1,学生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例4分析:电烙铁的规格为“220 V 110 W”,已知电烙铁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I= 可求出电烙铁正常工作的电流;R= 可求出电烙铁正常工作的电阻;因为电烙铁电流通过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所以Q = W=Pt
可以求出电烙铁在10min内产生的热量.
变式3分析:电动机的铭牌上标有“220V5.5kW”, 已知电动车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所以电动机正常工作1h,消耗的电能W=Pt即可求出;
当电动车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W>Q热,所以电动车的电动机线圈产生的热量只能用Q = I2Rt
求得。
诊断评价
“当堂达标题”见学案
教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批改.教师搜集学生做题信息,查漏补缺.
作业设计
课后133页1、3、4题。
板书设计
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2)
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Q = I2 R t?
物理量:热量、电流、电阻、通电时间
单位:J A Ω S
二.电热的计算
三.电热与电功
1.电能 内能, Q 热=W,即Q = W = UIt = I2Rt
2.电能 内能, W>Q热例如:电风扇。
教后反思
课件13张PPT。第四节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第2课时)第十六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自主学习答案1.电流的二次方 电阻 通电时间
2.Q = I2Rt J A Ω S知识回顾1.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2.什么是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电流、电阻有关。思考当导体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电阻越大时,导体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那么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它们还有什么具体关系吗?创设情境 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英国物理学家。用近 40 年的时间做了 400 多次实验,研究热和功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验,于 1840 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就叫做焦耳定律。焦 耳热量 电流 电阻 时间J A Ω S公式:物理量:单位: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一.焦耳定律Q = I2 R t? 内容:例题1: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 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答:电炉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导线中的电流跟电炉丝中的电流相等,但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电炉丝的导线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知,电流相等时,电阻大的,相同时间里放出的热较多,所以电炉丝很热,而导线却不热。二.焦耳定律的应用例2:一根 60 Ω 的电阻丝接在 36 V的电源两端,在 5 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答: 在 5 min 内共产生 6 480 J 热量。Q = I2Rt
=(0.6 A)2×60 W×300 s
= 6 480 J 解:(1)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热量Q 就等于消耗的电能W,即
Q = W = UIt = I2Rt
如:电暖器,电饭锅,电炉子等。(2)当电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主要转化为电机的机械能,
只有少部分转化为内能。所以:W>Q热电热与电能有什么关系?思考与讨论以上用电器是利用电热来工作,电热是有益的。利用电热孵化器孵小鸡用电来加热用电器 只要有电流通过导体,就会产生电热,电热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知识拓展一.电热的利用烧坏电器
二.电热的危害导线绝缘皮老化引起火灾
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希望用电器的温度过高。如:电动机的外壳凹凸不平,为了增大散热面积;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为了通风散热;电脑运行时要用微型风扇及时散热等等。这是为了防止电热产生的危害。散热设计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
单的科学发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