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分析
本章内容的课标要求:
具体内容目标 活动建议
① 了解世界上不同时区的区时② 知道日界线两侧不同日期的规定 查询世界主要城市的区时
知道一年中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设计测定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① 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② 认识地壳是变动的,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③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 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野外考察,寻找地壳变动的证据收集有关火山地震的图文影视资料,调查和讨论人们如何提高防震抗灾的能力;在地震多发地区进行防震演习训练
知道板块学说的要点,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① 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② 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能判读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有条件的地区可到野外考察,寻找由流水、风力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地形用泥土、土豆或其他材料制作简单的地形模型,并绘制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本章内容的具体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地球的自转:①了解地球自转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②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③能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2.北京时间和北京的时间:①了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②知道日界线两侧日期变化。
3.地球的绕日运动:①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等基本特征;②了解地
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
4.日历上的科学:①了解我国日历的组成成分; ②了解我国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
5.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①知道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并能进行描述;②知道火山和地震
是地壳运动的表现,说出火山地震的分布特点;③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
的方法。
6.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①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某
些现象发生的原因;②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7.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①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和特点;②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③能判读简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二、技能和方法目标
1.学会查找世界各地的时区,并计算它们的区时。
2.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指导和预告作用。
3.学会观察一些自然现象,认识地壳的运动。
4.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5.阅读与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提高读图与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地球是在不断地运动这一观点;通过了解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会对人类活动产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来明白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是我们的共同任务。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
1、 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 地球绕_________的旋转运动称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_,自转一周需_____小时。地球公转时地轴呈_______状态,地轴北端指向_________的附近,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_。
2.地方时是指同一瞬间,因_______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以______________的地方时为全时
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叫区时。国际上规定,全球划分为_______时区。
3.历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中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是________历。
4.地球内部的结构由外及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5.火山和地震都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它们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带。
6.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________________ 学说,其具体内容是:全球可分为
______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7.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8.下列图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关于“北京时间”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六区的区时
B.就是北京的时间
C.东径1160的地方时
D.全中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10.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如果一场排球比赛在北京时间上午9
点开始,则在美国纽约的中国华侨应在什么时间观看这场比赛。(已知纽约位于西五区)
( )
A.当日0点 B.前日20点
C.当日19点 D.前日19点
11.下列说法哪一个正确 ( )
A.东西十二区钟点相同、日期也相同
B.西十二区日期比东十二区早一天
C.东西十二区日期不同、但钟点相同
D.东西十二区日期不同、钟点也不同
12.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后,日期变更为 ( )
A. 9月30日 B.10月2日
C. 9月29日 D.不变
13.下列纬度带上既不可能出现太阳直射现象,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
A.00 B.230 N C.63.50S D.67.50N
14. 关于晨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B.晨昏线为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
C.晨昏线与赤道面平行 D.晨线东面为黑夜,西面为白昼
15.下列选项中,一年里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 (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极圈上
16.从我国的“冬至”到“元旦”,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为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7.下列属于闰年的是 ( )
A.1900年 B.1990年 C.1998年 D.2000年
18.岩石圈的组成包括 ( )
A.地壳和地幔顶部 B.下地幔和外地核
C.上地幔和下地幔 D.地壳和整个上地幔
19.下列自然现象可以反映地壳变动信息的是 ( )
1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
② 华山北坡大断崖 ③ 采石场上有弯曲的岩层
④ 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 ( )
A.太平洋板块 B.美洲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非州板块
21.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是 ( )
A.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
C.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
22.不同强度的地震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在,地震学家已能通过
地震仪准确地测量出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的地震。民间也有许多预测地震的方法,下列
征兆是在地震前发生的是 ( )
A. 天气晴朗 B.马不进圈
C. 狂风暴雨 D.气温骤降
23. 某地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估计是以下哪种地形 (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24.世界上最早发明地震仪的国家是 ( )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日本
25.小明同学暑假里跟随父母到新疆旅游,其中最难忘的就是沙漠的风光,有一群群载着游
人的骆驼和一起一伏的沙丘,而且沙丘还会缓慢地移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沙丘流动
的原因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侵蚀作用
26.下列一组等高线判读正确的是 ( )
A B C D
A.山脊 B.山顶 C.山峰 D.山谷
三.分析和应用题(其中27-29题每格1分;30-32题每格2分;共40分)
27.我国的日历中包含公历和农历两部分,其中公历属于________历,农历属于________
历。
28.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①.五带反映了地面接受的_________________从低纬地区向高
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②.图中属于热带的是_________(填序号),C属于________带。
③.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一个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和名称) 28题图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据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处于________季,节气
是________。
②. 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温州此时的太阳
高度角和B点相比,哪一个大?_______。
③. A、B两点中,________点刚好处于昏线上。
______点夜长于昼。 29题图
④.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____________现象。
⑤. 在此图所示的时间后、到下一个节气,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日本素有“火山国”之称,其境内有火山270多座,活火山80座左右,约占世界活火
山的10%,如富士山便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而且日本也是地震多发国家;同时,阿尔
及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是地震、火山频发地带。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
① 日本、阿尔及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假如你正在家中写作业,突然发生了地震,你将采取怎样的防震措施: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
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
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图a
、b所示)。a图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b图
为不同季节杆影的长度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 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②. 一年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
_______方向。因此,他处于_______半球。
④. 据a图,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_______,太阳高
度角最_______。
⑤. 据b图,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
窗台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到,则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 b
应依据_______日的楼影来计算。 31题图
32.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米)
①. 写出C处的地形名称______________。
②. 试在地形图上标出山顶的位置。(用▲表示)
③. A点和B点的高度___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 一位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山顶,可以分别从
A点和B点出发,请问从哪一点出发会省力
些?_____________。 32题图
参考答案
1、 填空题
1.地轴 自西向东 24 倾向 北极星 一年
2.经度 中央经线 24
3.阳历 阴历 阴阳历
4.地壳 地幔 地核
5.地壳运动 太平洋沿岸—喜马拉雅山—地中海
6.板块构造 六
二、选择题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D B C A C B D D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D A D A B B A A C C
3、 分析和应用题
27.阳 阴阳
28.①太阳辐射总能量 ②A 南温带 ③B 北温带
29.①冬 冬至 ②南回归线 B点大 ③A A ④极夜
⑤昼变长,夜变短
30.①处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②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
积较小的房间里和桌子底下等
31.①同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②太阳直射点的改变 ③北
北 ④短 大 ⑤冬至
32.①峭壁 ②略 ③相等 ④A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