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简易教案
教学目标:
一、学会对动物行为分类。
1、从形成过程区分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先天行为是( )的,也称( ),比如( );后天学习行为是( )的,比如( )。
2、从反射神经中枢区分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的反射活动由( )即可完成;后天学习行为需要在( )的参与下完成。
3、从反射活动的持久性区分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的反射( )退化,后天学习行为( )。
4、能区分下列动物行为的类型:熊猫吃竹叶、蚯蚓爬离强光、膝跳反射、参加乒乓球赛、婴儿哭泣、痛得流泪、痛后伸手、令行禁止、嗷嗷待哺、闻鸡起舞、鹦鹉学舌、螳螂捕蝉、睡着被蚊子咬了动一动、小孩打针时哭、母鸡孵卵、鱼类洄游、脑垂体分泌激素、倾听他人说话、蜂的舞蹈语言、鸟类迁徒、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狮子群居、小孩听到“医生来了”哭、听故事吓得抖、老马识途、“狼来了”,人们再也不来、蜘蛛编织丝网、小狗会骑车。
二、知道人的学习行为的复杂性。人不仅能对光、声、味、触等具体刺激作出反应,还能运用( )、( )进行学习,并能以它们代替( ),作出( ),比如( )。
教学重点:动物行为的分类。
教学难点:反射神经中枢的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分组举例,讨论分类,板书交流,小结评价,引入新课。
二、授新:
1、从学生列举事例中,归纳出两种行为: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学生讨论这两种行为的区别:前者与生俱来,后者是后天学习获得。
举例分析:老鼠进迷宫。
学生分析10个动物行为,初步了解分类。
2、在对以上行为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先天性行为是刺激物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反射,这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以中枢即可完成,而后天学习行为是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参与下完成的。
举例分析:望梅止渴,得出人类学习行为的复杂性(高级性)——能运用语言、文字作为刺激物。
学生分析10个动物行为,进一步理解动物行为的分类。
3、学生分析狗分泌唾液的行为后总结出先天性行为不会退化,后天学习行为不强化易退化。
学生再分析10个例子,对动物行为的分类加深理解。
三、巩固所学知识,完成试题。
四、课外扩展:
1、动物行为是通过一系列神通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完成的——列举人体“战斗或逃跑反应”。
2、动物行为的重要意义——生存和繁殖,列举光交流等。
2005/12/7
《动物行为》基础检测题(每空2分共100分)
考生姓名: 批改者: 分数:
1、从形成过程区分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先天行为是( )的,也称( ),比如( );后天学习行为是( )的,比如( )。
2、从反射神经中枢区分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的反射活动由( )的神经( )即可完成;后天学习行为需要在( )的参与下完成。
3、从反射活动的持久性区分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的反射( )退化,后天学习行为( )不强化就( )。
4、能区分下列动物行为的类型(只在先天性行为后打钩):
熊猫吃竹叶( )、蚯蚓爬离强光( )、膝跳反射( )、参加乒乓球赛( )、婴儿哭泣( )、痛得流泪( )、被打痛后还伸手( )、令行禁止( )、嗷嗷待哺( )、脑垂体分泌激素( )、蜂的舞蹈语言( )、闻鸡起舞( )、小孩打针时哭( )、倾听他人说话( )、鹦鹉学舌( )、蜘蛛编织丝网( )、听故事吓得抖( )、螳螂捕蝉( )、睡着被蚊子咬了动一动( )、母鸡孵卵( )、鱼类洄游( )、小孩听到“医生来了”哭( )、鸟类迁徒( )、谈虎色变( )、“狼来了”,人们再也不来( )、望梅止渴( )、狮子群居( )、老马识途( )、小狗会骑车( )、成年人打针不哭了( )、
听到声音( )、听其声辨其人( )、前车之鉴( )、
5、知道人的学习行为的复杂性。人不仅能对光、声、味、触等具体( )作出反应,还能运用( )、( )进行学习,并能以它们代替( ),作出( ),比如( )。
1、所列举的动物行为(10种不同的动物,各一种不同的行为,共10个)。
2、将以上动物行为按照你们小组讨论的依据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多类,但至少应有两类)。
分类1 分类2 分类3
分类依据
所举动物行为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