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旅鼠之谜[下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1-16 17:55:00

文档简介

13.旅鼠之谜
位梦华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说明文知识性很强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旅鼠的特点。
2.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3.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pi4)美 挑衅(xin4)迷惘(wang3)笃(du3)信
啮(nie4)齿 滑稽(ji1) 徘徊(huai2) 逃窜(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二、导人
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阅读这篇课文,相信你也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
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
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1.哺乳动物却有和细菌相似的繁殖能力。
2.能够根据条件控制繁殖。
3.达到一定密度就自然吸引敌人来消灭自己。
4.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变迁”。
5.只往西、往北,往海里死亡。
四、探究活动
1.讨论旅鼠的几大奥秘的原因。
(提示:旅鼠是集体观念很强的动物。旅鼠有这种本能。)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这样说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求统一答案。)
3.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学生说自己所见的奇闻,课后写成书面文字。)
五、小结
本文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课文主要谈了北极旅鼠身上的几大奥秘。北极旅鼠和一般的老鼠没有多大差别,“但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它的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强:第二大奥秘是一旦繁殖过多。就会千方百计吸引天敌的注意,主动通过天敌控制种群数量;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无从知道,或许是自然正用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这一切,这就揭示出自然的奥妙无穷。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学习这篇文章,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二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学习的欲望。三要与其他课文相参照,把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作全面深入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件58张PPT。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贼眉鼠眼 鼠目寸光
抱头鼠窜 胆小如鼠
鼠肚鸡肠 獐头鼠目
鼠窃狗盗 投鼠忌器
…… “鼠”字成语积累 你知道我是谁吗?北极旅鼠 大家好!我就是可爱的旅鼠宝宝。我生活在北极的冻土地,靠吃苔类植物和草生活。我们的体形是椭圆的,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短小,耳朵也很短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我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我为“天鼠”。地球的北极,面积约四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二百多万此地无老虎,
我才是大王雪地霸主:北极熊主要天敌众多的北极动物警觉地注视周围的动静 旅鼠的食量惊人,一顿可吃相当于自身重量两倍的食物,而且食性广,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几乎所有的北极植物均在其食谱之列,它一年可吃45公斤的食物,因此,人们戏称旅鼠为“肥胖忙碌的收割机”。
旅鼠的天敌颇多,像猫头鹰、贼鸥、雪鹗、北极狐、北极熊等均以旅鼠为食。一对雪鹗和它们的子女一天就可吃掉100只旅鼠。甚至于草食性的驯鹿,也会对旅鼠大开杀戒,用蹄将其踩死,然后吃掉。与这些霸主,绅士相比,我们实在貌不惊人。但我们延续生命的能力,为了种族生存的惊天动地的壮举,在北极动物圈内,谁能与我们相比?旅鼠之迷位梦华 作者位梦华, 山东人,地质学家. 曾任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他的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 《南极之梦》、《北极的呼唤》等.1991年他独闯北极,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1993年再次深入北极。1995年他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进入北极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 位梦华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是中国科学家中的第一个并且八次进入北极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北极过冬的并第一个和爱斯基摩人交朋友的人 。 1982年10月去南极探险考察,给下列蓝色字注音

媲(   )美 挑衅(   )

迷惘( ) 笃( )信

啮( )齿 滑稽( )

徘徊( ) 逃窜( )pìxìnwǎngdǔnièjīhuáicuàn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
笃信:忠实地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理解下列词语一.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仓皇逃窜 紧追不舍 神秘莫测
B.急中生智 前仆后继 有兴趣
C.喃喃自语 汹涌澎湃 全军 没
D.难以 信 小心翼翼 鼠目寸光A饶绕复覆致置二.为下列文段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实际上, 旅鼠 每年都大量繁殖, 有节制的, 有丰年和歉年之分.
A.不是 而是 并且B.不是 而是 而且
C.并非 而是 并且D.并非 而是 而且C三.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1.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 .
主语:
谓语:
宾语:
2.有一天, 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 .
主语:
谓语:旅鼠是动物我徘徊这一篇科学小品 ,介绍了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体会。默读课文,思考研讨以下问题:
1、本文介绍了旅鼠的几大谜团?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2、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介绍旅鼠的知识吗?还有没有别的一些意图?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旅鼠之谜我们的顺序可以调换吗?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谜3.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旅鼠之谜(一) 旅鼠繁殖能力惊人 ,为动物世界之最. 一对旅鼠 ,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之谜 旅鼠的繁殖时间为每年3月到8、9月间。假设两只旅鼠一年可生7窝旅鼠,每窝12只;再假设这12只旅鼠为6公6母,它们20天后又可繁殖。依此下去,试计算,一年后这个旅鼠之家大概会有多少只旅鼠? 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
鼠,一年有过百万后代。密度达250只/公顷。 ……旅鼠之谜 你认为旅鼠这种繁殖速度是好事还是坏事?旅鼠之谜 面对“鼠口过盛”这一问题,假如你是一只旅鼠领袖,你会怎么合理解决?你知道旅鼠是怎么解决的吗?旅鼠之谜(二) 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 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 或停止进食, 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 ,或改变毛色 ,吸引天敌 。你们来吃我啊!!
我不怕你们!!!
变成桔红色,以便吸引天敌。旅鼠之谜(三) 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 葬身大海.死亡大迁移周期性的进行“死亡大迁移”。只往西、往北,往海里猛冲死亡 群体抱团直奔大海,纷纷跳入自溺身亡。探究阅读商讨以下材料,两者有何共同之处?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 当旅鼠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旅鼠就焦躁不安起来,它们集合起来向着大海进发,沿途更多的旅鼠加入进来,浩浩荡荡,几百万只旅鼠把地皮都盖上了。且这时候旅鼠变得非常疯狂,看到什么咬什么,看到狐狸咬狐狸,看到人咬人,看到汽车咬汽车。一到达海边,它们就毫无畏惧跳下去,几百万只旅鼠抱在一起像座小山一样,在那翻滚,翻滚,最后全军覆沒。
材料二: 旅鼠大量死亡的低峰年,正是北极狐数量高峰年,当它们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得一种怪病,叫做“疯舞病”。得了这种病的狐狸,就会到处乱闯乱撞,甚至胆敢进攻过路的狗和狼;又或者拼命地跳舞,直到累死为止。旅鼠之谜 这些“自杀”行为是偶然现象还是必然现象呢?旅鼠之谜 照此说来,旅鼠岂不会灭绝?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
什么启示?(文末说:
“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你觉得人类该学习旅鼠的什么呢?)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殖下去!旅鼠的奇特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A.篇末写丹尼斯说的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人口问题是全球第一号问题,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材料1: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 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肌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
材料2: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口基金组织已把1999年6 月16日定为“60亿人口日”。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数将达到90—100亿。
B.对旅鼠之谜人们已经研究了好几个世纪 , 但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由此联想开去,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 有待继续探究 .C.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对于旅鼠, 自有一批动物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孜孜不倦地研究.D.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E.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地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F.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 也要注意自我调节, 以求和谐发展 .用记叙文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本文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不同?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有一天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我”捉到一只旅鼠。“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三大奥秘。丹尼斯就旅鼠奇特的行为发表了他的感想。记叙的六要素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写作手法: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可以说是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杂交品种。或者叫跨文体的文体。 由此我们也真正体会到《敬畏自然》中所论述的“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一句的深意。文章的意义不止于此,旅鼠保持种群数量的方式也给我们人类敲响了警钟:“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第一代(一对旅鼠,一年有七代子孙)
第二代(详)
第三代,第一、二胎(详);……
第四代,第一胎(详);第二至七胎概说总数
第五、六、七、八代只说总数,
最后是祖孙八代的总数。作者是怎样说清一对旅鼠一年繁殖的数量?详略有度对话 有详有略, 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 “我”的反应比较少, 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 , “我” 一而再, 再而三地发问 ,谈兴前所未有, 一问一答之间 , 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 , 最后却又是 “一大难解之谜 ”,让读者也陷入迷惘的深思中 . 结尾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 又庄又谐.结局有趣而隽永 .心理 好奇怀疑惊叹惊讶沉思疑问惊吓思索“我”的心理活动的发展也是波澜起伏,很好地衬托了旅鼠的 “奇”. 清楚明白,可信度高.(1)使用了数据来加以说明 如写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量,使用数据既能说明旅鼠的繁殖快,多;同时又很清楚准确 ,让人信服. (2)本文中介绍旅鼠的丹尼斯是纽约动物协会的成员, 由他来介绍, 知识的可信度高.谋篇布局, 波澜起伏.结构: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 , 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 , 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还是一团谜 ,但总与繁殖有关 .三大奥秘 ,一个比一个神秘莫测 ,第二,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 ,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 .所以结构上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  1、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主要是动、植物)也有许多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或了解说一段话,介绍这种生物的奇异表现,能说出原因的请说出原因。
2、对于旅鼠的三大奥秘,请你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的假说。 拓展延伸鸡为什么要吃沙子?
鸡往往要找一些沙子或小碎石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牙齿,不能将食物在嘴里嚼碎,而是靠吃进沙子和小碎石把嗉囊里的事物磨碎,是事物消化吸收。鸡的嗉囊叫做“鸡内金”,是中药里的一味药,有助消化的功效。鸡是怎样洗澡的?
也许同学不会相信,我们经常看到鸡在沙土地上扑腾,那是它在洗澡。通过这种扑腾,身体在地面磨擦,是羽毛沾满沙土,然后用力一抖,附着在羽毛上的小虫子都被弄掉了。螃蟹为什么要吐沫?
蟹是用鳃呼吸的,它的鳃生长在身体两侧,外面盖着甲壳。蟹生活在水里时,吸进新鲜清水后,要从鳃经过后由口器吐出。它的鳃片里能储很多水,离开水以后也能不停地呼吸,吸进的水和空气一起吐出就形成了很多气泡,这就是平时吐的沫。一般来说,吐沫的蟹新鲜。结束语: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人类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探索大自然未知领域的探索史和奋斗史。
  提出一个又一个疑问是不可怕的,因为,只有先提出疑问,才会有后来的解答疑问的办法,这是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正如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它是真正的艺术和科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