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时间:4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寒来暑往,春华秋实,生物课的学习结束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普通一员”的理念必将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行动中。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B.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
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耕地减少为代价
D.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
2.(2016·宜兴)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C )
A.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环境改变与破坏能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3.(2017·桐城)人类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相符的是( C )21教育网
A.反复利用布制购物袋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
D.用无磷洗衣粉洗衣
4.(2017·丽水)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
A.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
B.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5.(2017·德州)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与此无关的是( A )21cnjy.com
A.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B.开发风能、太阳能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6.(2017·益阳)下列措施与其环境保护目的不相符的是( D )
A.减少煤炭、石油的燃烧——减少大气污染
B.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C.使用可充电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减少使用塑料袋——减少酸雨的形成
7.保护地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会造成危害的是( C )
A.回收处理废电池
B.使用无磷洗衣粉
C.冰箱、空调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8.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体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将一节5号电池捣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3天;
②在4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
③在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清洁无污染的河水;
④在4个鱼缸中分别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废电池浸出液;
⑤再向各鱼缸中分别放入3条金鱼,定时投放等量同种饲料,观察并记录情况。结果见下表:
组别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体积/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鱼存活时间/天
15
12
7
1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__。
(2)实验步骤⑤中,放入各缸的金鱼必须是__同种且大小相同、生理状况相同__。
(3)通过实验,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废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且浸出液浓度越大,影响越大__。21·cn·jy·com
(4)实验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__需要设置__。该如何设置?__增加一个鱼缸,里面放3条同样大小的金鱼,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废电池浸出液,定时投放等量同种饲料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