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教学案:第3专题 直面人生 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教学案:第3专题 直面人生 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2 13:02:22

文档简介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人生需要面对的内容很多,本专题重点探讨“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两组矛盾,这是人生的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犹如在试金石上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能挺直,生命才有力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第一板块“生存选择”选了两篇文言文,分别展现了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选择,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的生死观,既有丰富的语言学习内容,又有巨大的问题探讨空间。在这一板块中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在具体学习中,要在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善于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的句子,仔细研究其内在的情理冲突,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博大的内心,进而从不同方面对两人的选择进行探讨。第二板块“真的猛士”选取的是鲁迅先生的至情之作《记念刘和珍君》,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抓住文中作者“说”还是“不说”这个关键,梳理相关的语句,弄清他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文中充满感彩的关键议论句,并且对“真的猛士”和“庸人”的内涵加以探讨,理解鲁迅对生死选择的认识。第三板块“苦难中的尊严”选取了培根和周国平的文章,两篇文章围绕怎样面对逆境这一话题表达的观点有同有异,文章难度不大,可以尝试课后自学。21·cn·jy·com
第三专题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学习目标〗
一、学会对同一则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审题立意,并能总结出审话题作文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二、学会运用一到两种方法对议论文的材料进行恰当的分析,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更有深度。
〖自主预习〗
一、回顾规范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综合式。
二、自读本专题“写作指导”,勾画其中的关键语句,想一想,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这三种分析方法外,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还有哪些方法,能否举出其中的一至两种。
〖预习反馈〗
第一课时
〖学习导航〗
一、如何运用事例来论述观点,把论证推向深入?关键是分析论据,找准论据和论点的契合点,把握四个思考方向:www-2-1-cnjy-com
1.朝深处想,揭示实质;
2.朝大处想,揭示意义;
3.朝远处想,揭示影响;
4.朝反面想,揭示后果。
二、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灵活运用六种方法:
1.假言因果法; 2.同类归纳法; 3.披文示意法;
4.意义分析法; 5.正反对比法; 6.叙议交融法。
(一)假言因果法:
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标志性词语通常为“如果……那么”“假如(倘若)……怎能”等。2-1-c-n-j-y
1.实例借鉴:
示例1
(观点:坚持才能成功)
(事例)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叙述例子)
(假言说理)“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如果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那么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分析例子)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假设桥梁) 21*cnjy*com
示例2
(观点: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事例)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来源:21cnj*y.co*m】
(假言说理)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2.方法点拨: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出处:21教育名师】
(二)同类归纳法:
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的例子,然后进行分析论述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但这个相同点必须紧扣论点;或者举出一个例子,然后在分析过程中联系其他类似事例,进行归纳总结,紧扣论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实例借鉴:
示例3
观点: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十年,十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十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21cnjy.com
示例4
观点:乐观是成功的保证
牛顿发明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费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人反对他;贝尔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初用苦功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但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后世所称道。也正因有了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获得了成功。www.21-cn-jy.com
2.方法点拨:所举之例应为同类例子,并且在分析论述时要紧扣论点找出相同点。
(三)披文示意法。
即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版权所有:21教育】
1.实例借鉴
示例5: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2·1·c·n·j·y
(解释)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21·世纪*教育网
示例6: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子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21教育网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21*cnjy*com
2.方法点拨:同学们写作文喜欢引用名言名句。但往往只是简单地引一下就完了,有时这样的效果不好,可作适当分析。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
〖当堂测试〗
1.用假言分析法论证下列观点(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①不同的环境成就不同的人生 ②依附别人,迷失自我。
③莫让情感蒙蔽了双眼 ④距离产生错觉
2.用同类归纳法论证下列观点(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①节俭是美德 ②人才在于发现 ③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
3.在运用下列名言名句时用披文示意法(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①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②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人生需要面对的内容很多,本专题重点探讨“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两组矛盾,这是人生的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犹如在试金石上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能挺直,生命才有力量。2·1·c·n·j·y
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第一板块“生存选择”选了两篇文言文,分别展现了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选择,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的生死观,既有丰富的语言学习内容,又有巨大的问题探讨空间。在这一板块中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在具体学习中,要在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善于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的句子,仔细研究其内在的情理冲突,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博大的内心,进而从不同方面对两人的选择进行探讨。第二板块“真的猛士”选取的是鲁迅先生的至情之作《记念刘和珍君》,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抓住文中作者“说”还是“不说”这个关键,梳理相关的语句,弄清他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文中充满感彩的关键议论句,并且对“真的猛士”和“庸人”的内涵加以探讨,理解鲁迅对生死选择的认识。第三板块“苦难中的尊严”选取了培根和周国平的文章,两篇文章围绕怎样面对逆境这一话题表达的观点有同有异,文章难度不大,可以尝试课后自学。www-2-1-cnjy-com
第三专题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学习目标〗
一、学会对同一则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审题立意,并能总结出审话题作文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二、学会运用一到两种方法对议论文的材料进行恰当的分析,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更有深度。
〖自主预习〗
一、回顾规范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综合式。
二、自读本专题“写作指导”,勾画其中的关键语句,想一想,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这三种分析方法外,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还有哪些方法,能否举出其中的一至两种。
〖预习反馈〗
第二课时
〖学习导航〗
(四)意义分析法:
也叫例后分析评价法。就是叙述事实论据后用精炼的语言揭示、评价事物或事件的效果、价值、影响,从而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在于由小见大,高度评价,深入本质,揭示危害等。意义分析法标志性词语通常为“从……中,发现……,感受到……”。
1.实例借鉴:
示例7:
观点:要正视历史
德国总理勃兰特,20世纪80年代访问波兰时,虔诚地跪在被纳粹分子杀害的人的墓碑前。这一跪,不仅显示了德国人民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和忏悔,也跪出了勃兰特高尚的人格魅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示例8:
观点:顽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基石
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作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我敢肯定说,正是贝多芬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才有了不屈的奋斗精神,他才有了可能去征服世界音乐高峰,从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21cnjy.com
2.方法点拨:要紧扣论点,选择恰当的角度来分析评价,语言精炼,要言不繁,点到为止。
(五)正反对比法:
一种情况是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然后,对这两个例子还要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证明论点。另一种情况是举一个例子,但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这个例子举完了,再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以证明论点。(重在分析,不是例子)21·cn·jy·com
1.实例借鉴:
示例9:
观点:勤能补拙
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 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由此可见,尽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示例10:
观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21·世纪*教育网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孙膑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2.方法点拨:注意由事例推及观点,在举例后辅以论理,一正一反,比较阐述。言之成理,增强说服力。
(六)叙议交融法:
叙述交融法即叙中有议,议在叙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1.实例借鉴:
示例11:
人才到处都有,问题在于是否有人去发现他们。追溯历史,要是萧何不与韩信几天几夜地谈话,他哪里知道韩信是天下无双的奇才呢?要是左光斗不在大雪之夜微服出访巧遇苦读的史可法,他怎会发现史可法是可造之才呢?要是没有伯乐深入马群调查研究,人们又怎么能鉴别出日行千里的良马呢?www.21-cn-jy.com
2.方法点拨:在论证过程中,将论据的叙述融于排比兼反问的说理之中,一箭双雕。做到语言简洁有力,信息含量丰富,逻辑性强。21教育网
〖当堂测试〗
1.用意义分析法阐述下列观点(任选一个)
①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 ②只有不留退路,才会更容易赢得出路;
③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
2.用正反对比法阐释下列观点(任选一个)
①凡事在于“为”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叙议交融法论证下列观点(任选一个)
①好学出人才 ②欲成大事者先从小事做起
第三专题
直面人生
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人生需要面对的内容很多,本专题重点探讨“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两组矛盾,这是人生的大思考。有了这样的思考,犹如在试金石上磨砺过,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能挺直,生命才有力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本专题以问题探讨为主,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第一板块“生存选择”选了两篇文言文,分别展现了司马迁和屈原的人生选择,鲜明地表达了他们的生死观,既有丰富的语言学习内容,又有巨大的问题探讨空间。在这一板块中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人生选择,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在具体学习中,要在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善于把握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的句子,仔细研究其内在的情理冲突,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博大的内心,进而从不同方面对两人的选择进行探讨。第二板块“真的猛士”选取的是鲁迅先生的至情之作《记念刘和珍君》,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抓住文中作者“说”还是“不说”这个关键,梳理相关的语句,弄清他们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读文中充满感彩的关键议论句,并且对“真的猛士”和“庸人”的内涵加以探讨,理解鲁迅对生死选择的认识。第三板块“苦难中的尊严”选取了培根和周国平的文章,两篇文章围绕怎样面对逆境这一话题表达的观点有同有异,文章难度不大,可以尝试课后自学。21cnjy.com
第三专题写作指导-----学会分析
〖学习目标〗
一、学会对同一则材料进行多角度的审题立意,并能总结出审话题作文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二、学会运用一到两种方法对议论文的材料进行恰当的分析,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更有深度。
〖自主预习〗
一、回顾规范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综合式。
二、自读本专题“写作指导”,勾画其中的关键语句,想一想,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这三种分析方法外,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中还有哪些方法,能否举出其中的一至两种。
〖预习反馈〗
第三课时(审题立意训练)
〖自主预习〗
下列两则材料,自选一则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并填写表格,课堂讨论。
一、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进行多角度审题,填写表格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隐身在音乐的象牙塔中,当风暴袭来,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它选择了用死亡来抗争。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少于800字。21教育网
审题角度
角度一:
老音乐家的择生
角度二:
顾圣婴的择死
角度三:
全面地谈择生与择死
提取观点
二、对课本第90页“写作实践”第二题进行多角度分析,填写审题表格
审题角度
角度一:
从第一、第二个年轻人的角度
角度二:
从第三个年轻人的角度
角度三:
综合起来全面考虑
提取观点
〖预习反馈〗
〖学习过程〗
一、构思训练
1.交流有关“老音乐家”的审题材料,板书总结讨论成果,并小结多元材料的审题立意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根据总结的规律和方法,同学间互相讨论启发,修改丰富自己关于“三个年轻人”的构思提纲
〖当堂测试〗
根据自己的构思训练完成整篇作文,并上交批阅。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以上的分析方法。
〖课时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