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
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在人文思想上是对前面若干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功能,对学生精神追求选择,有启发作用。21教育网
第一板块:“心连广宇”。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第二板块:“伟大的情思”。探讨的问题是人应该怎么样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两个板块相互补充,引领我们攀登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巅峰。21·cn·jy·com
逍遥游
〖学习目标〗
一、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二、理解作者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三、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知识链接〗
一、作者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二、《庄子》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③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时一
〖自主预习〗
一、借助工具书,并结合文下注释疏通课文,把握大意。
二、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北冥()抟扶摇而上()坳堂()夭阏()
蓬蒿()晦朔()泠然()宿舂粮()
决起()榆枋()数之然()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
1.志怪5.众人匹之
2.培风6.行比一乡
3.抢榆枋7.绝云气
4.抟扶摇8.而征一国者
四、简答题
在《逍遥游》一文中,“逍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根据神话传说,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任意变化遨游,给人展示出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作者认为,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得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预习反馈〗
〖学习导航〗
一、问题探讨:
1.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2.第1段中哪些句子描写鲲鹏之大?
3.《齐谐》书里如何写硕大无比的鲲鹏飞上九万里高空的?
4.鲲鹏上九万里,是不是达到了作者所说的逍遥境界?为什么?
〖当堂测试〗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愤怒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命名
C.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表判断
D.则芥为之舟为:动词,作
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知其几千里也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认真仔细品读上面文段,谈谈《庄子》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并创设情景,再造想像。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比喻说理,还是举例说理?
5.“天之苍苍”的实例,“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等比喻究竟侧重说明什么道理?
〖课时领悟〗
〖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展开想像和联想,将本段文字改成500字左右的散文。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鹜扬而奋鳍,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庄子·外物》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
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在人文思想上是对前面若干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功能,对学生精神追求选择,有启发作用。21教育网
第一板块:“心连广宇”。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第二板块:“伟大的情思”。探讨的问题是人应该怎么样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两个板块相互补充,引领我们攀登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巅峰。21cnjy.com
逍遥游
〖学习目标〗
一、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二、理解作者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三、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知识链接〗
一、作者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二、《庄子》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③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时二
〖自主预习〗
一、通假字整理
1.通假字
(1)三餐而反(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也(4)而御六气之辩
(5)而征一国者(6)旬有五日而后反
(7)北冥有鱼⑻汤之问棘也是已
二、解释加点字。
怒而飞风斯在下矣
莫之夭阏枪榆枋而止
控于地而已矣知效一官
行比一乡乘天地之正
恶乎待哉
三、古今异义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野马也,尘埃也腹犹果然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不过数仞而下
四、特殊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而莫之夭阏者之二虫又何知
〖预习反馈〗
〖学习导航〗
问题探讨:
一、第五小节第一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二、蜩与学鸠为什么要嘲笑鲲鹏?
三、蜩与学鸠笑鲲鹏,作者是肯定还是否定,为什么?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当堂测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抟(tuán)扶摇尘埃(ái)背(bēi)负青天舂(chōng)粮
B.夭阏(yāoyù)晦朔(shuò)万仞(rèn)蟪蛄(huìgū)
C.背(bèi)若泰山泠(líng)然沮(jǔ)丧狙(jū)击
D.翱翔(àoxiáng)坳(āo)堂斥安鸟(yàn)榆枋(yùf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鲲鹏展翅莽莽沧沧食不果腹晦朔
B.乘奔驭风不翼而飞胶柱鼓瑟遨翔
C.饮鸩止渴雀巢鸠占载舟覆舟芥蒂
D.逍遥自在颓废沮丧荣辱毁誉匹敌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B.旬有五日而后反。
C.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句是:()
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B.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汤之问棘也/是已。
D.楚之南/有冥灵者。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三餐而反,腹犹果然。B.虽然,犹有未树也。
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6.一词多义
①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②名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③图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
④置
置杯焉则胶(《逍遥游》)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
〖课时领悟〗
〖拓展延伸〗
结合文章的第六第七段,思考书后问题探讨第一题。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
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在人文思想上是对前面若干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功能,对学生精神追求选择,有启发作用。21·cn·jy·com
第一板块:“心连广宇”。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第二板块:“伟大的情思”。探讨的问题是人应该怎么样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两个板块相互补充,引领我们攀登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巅峰。www.21-cn-jy.com
逍遥游
〖学习目标〗
一、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二、理解作者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三、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知识链接〗
一、作者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二、《庄子》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③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1·c·n·j·y
课时三
〖自主预习〗
1.词类活用。
?①而后乃今图南
?②彼于致福者
?③鲲之大
④志怪
2.一词多义
①穷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
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②时
时则不至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别君去兮何时还
时不利兮骓不逝
学而时习之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
时与出游猎
③知
小知不及大知
朝菌不知晦朔
孰为汝多知乎
知我者,鲍子也
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预习反馈〗
〖学习导航〗
一、问题探讨:
1.作者在第六小节再写鲲鹏与是否和前文内容重复,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鲲鹏上了九万里,但和蜩,学鸠以及斥安鸟是否有本质差异?为什么?
3.第七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意在阐述什么?
〖当堂测试〗
1.、解释加点的词
①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
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
③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______
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难他,他不因此更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因此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更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3.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4.翻译下列语段,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①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齐物论》)21教育网
〖课时领悟〗
〖拓展延伸〗
思考:学习庄子有什么现实意义?(喜欢庄子的同学可以读一读《庄子心得》、《十家论庄》《庄子新论》或者浏览国学网,中国知网进一步学习)21cnjy.com
第四专题 心连广宇
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到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追问。
本专题有两个功能:一是在人文思想上是对前面若干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二是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指引功能,对学生精神追求选择,有启发作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一板块:“心连广宇”。探讨的问题是人如何认识宇宙万物,超越个体有限的存在和经验的世界。第二板块:“伟大的情思”。探讨的问题是人应该怎么样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两个板块相互补充,引领我们攀登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巅峰。www-2-1-cnjy-com
逍遥游
〖学习目标〗
一、体会《庄子》散文的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
二、理解作者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的写法。
三、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知识链接〗
一、作者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二、《庄子》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③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21·cn·jy·com
课时四
〖自主预习〗
1.反复吟读,品味作者的情感
2.找出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简析文章的艺术特色。(学生分小组交流看法,统一意见)
〖预习反馈〗
〖学习导航〗
问题探讨: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鉴赏《逍遥游》的主要艺术特色
〖当堂测试〗
就文章的艺术特色中的某一点,写一篇300~400字的鉴赏片断。
〖课时领悟〗
〖拓展延伸〗
阅读这几则小故事,完成下列题目。
(一)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1)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2)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之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3),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4)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选自《庄子秋水》)
(三)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5),手足胼胝(6)。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选自《庄子让王》)
注:(1)先:致意。(2)巾笥:布巾竹箱。(3)鹓:属于凤凰一类的鸟。(4)醴泉:形容天然泉水的甜美。(5)肿哙:浮肿。(6)胼胝:手足生茧。
1.片段(三)中,有个至今还有生命力的成语,它是;意义是。
2.下列各项中的“顾”字和“持竿不顾”中的“顾”相同的一项是( )。
A.顾此失彼 B. 三顾茅庐 C.左顾右盼 D.顾复之恩
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庄子钓于濮水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月出于东山之上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D.纳屦而踵决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夜缒而出
4.翻译: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逍遥游》课外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21cnjy.com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21·世纪*教育网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2-1-c-n-j-y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兼爱中》)21*cnjy*com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之与家之相篡劫夺
B.人之与人之相贼偷窃
C.何以易之改变
D.胁息然后带收敛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B.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洎牧以谗诛,邯鄣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C.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3.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
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
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
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①②⑥B.①
C.②③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21教育网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www.21-cn-jy.com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2·1·c·n·j·y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来源:21cnj*y.co*m】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庄子是战国时最伟大的散文家。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能够飞翔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而能够在飞翔中不被大风刮散架的散文才是散文中的珍品。庄子的散文在历史的大风中飞翔了二千多年,不仅没有散架,没有像羽毛一样被刮得无影无踪,反而在风沙的打磨中日益铮亮,这得益于庄子翅膀的轻盈,还有坚实。【出处:21教育名师】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版权所有:21教育】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散文》2008年第3期)
1.分别指出“猎物”“宠物”在文中的含义。
2.“庄子的翅膀”含义是什么?作者对它有何评价?
3.文章倒数第三段写到庄子的散文,用意是什么?
4.有人说,文章的最后一段表现出一种绝望而消极的情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