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记录单
实验一 研究硫代硫酸钠的熔化 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40
状态
实验二 研究松香的熔化 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40
状态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硫 代 硫 酸 钠 熔 化 的 图 像
555
40
50
60
70
温度/℃
温度/℃
55
50
45
40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松 香 熔 化 的 图 像《熔化和凝固》教案
百官中学 李军标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学过天体系统到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有物质构成的,是自然界不同层次的物质,并且在小学阶段已学过物质三态变化常识。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常识,本节课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学习熔化和凝固等物态变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的特点,并能说出几种典型晶体和非晶体;(2)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3)理解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并能说出海波、水、钨等的熔点;学会查熔点表。
2.技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实验探究,得出实验数据,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图象,初步认识图象的意义并学会画图象的方法。
3.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
学生用:固体熔化装置、海波、松香、温度计、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热水、实验数据记录单
教师用:一烧杯冰块、温度计、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引入]
创设用实物冰块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的实验情景
师:俗话又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
师:你见过水结成冰或冰化成水的现象吗?
生:……
师: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展示图片,增加感性认识。
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熔化和凝固(板书)
[科学探究]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熔化和凝固有什么特点?
(二)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和猜想
如:1.熔化时温度会升高;
2.凝固时温度会降低;
3.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
4.……
(三)制定并实施实验方案
——课件展示实验设计图,并作出下面交代:
1.分14组,每组4人,其中10组做[实验一]硫代硫酸钠熔化实验,其余4组做[实验二]松香熔化实验。
2.每组4人应有明确分工:1人计时、1人搅拌并读出试管内温度计读数、1人填写学习单、1人负责加热并监督。
3.给每组烧杯加约50℃的水,并开始加热。
4.教师在此期间巡视,并不断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几点:
①各位同学应明确职责;②大烧杯中水温不要超过60℃(指前10组);③搅拌不能停止;④从40℃开始计时并填写学习单;⑤温度计应始终放在被测物体中。
强调
4.学生在完成熔化实验后,整理仪器。按照所填写表格数据,引导学生正确画出图象。
(四)实验结果评价与交流
将具有较好实验效果的实验小组的学习单用实物投影展示,进行表扬激励。将实验一、实验二两个学习单进行比较与分析逐渐引导学生充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1.晶体和非晶体
比较分析两个图象和表格得出:象硫代硫酸钠这样的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象松香这样的不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非晶体。(板书)
——课见展示常见晶体和非晶体图片
2.熔点
晶体熔化时不变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板书)
查熔点表:——课件展示,按照展示内容分别:查一查、选一选、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得出: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
由“猜一猜”引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师:你能猜想晶体凝固和熔化的区别吗?
生:……
师—评价学生猜想,课件展示两者重要区别。
[巩固小结]
当一回小老师
——课件展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
师:你能说出图中曲线呈现的信息吗?
生:……
根据学生回答对本堂课的内容作一小结。
[板书设计]
固态 液态
一定熔化温度 一定凝固温度
晶体(海波、金属、水晶…)——熔点 凝固点
非晶体(松香、玻璃、橡胶…)—无熔点 无凝固点
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同一晶体
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