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时吸热,凝华时放热.
2.能力目标:
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能解释升华和凝华的一些典型现象.
三.教学难点:
1.认知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用物态变化的观点说明:云,雨,雾,露,雪,霜的形成.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
五.教学辅助手段.
课件(动画)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课题:
师问:1.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有几种状态 举例说明.
2.这三种状态能否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
师小结: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一下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即升华和凝华.
(二).新课步骤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下面,通过实验的方法耒研究一下物质的升华和凝华,看看物质在升华和凝华过程中都遵循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分组)
3.开始实验后,请同学们边做实验,边观察.
讨论题:
(1)加热过程中,烧杯中出现什么现象
(2)加热过程中,状态如何变化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有否液态物质生成 )
(3)观察盛有冷水的烧瓶内有何现象产生
4.学生小结碘在加热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
5.师小结:
从上述实验中可知:物质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6.说一说,各抒己见.
(1)解释普通灯泡用久了其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
(2)在舞台上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课件)
课件说明及讨论题:整个舞台笼罩在浓厚的白雾中,仿佛仙进一般,这种白雾是什么东西呢?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3)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棒冰。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棒冰,小明发现硬梆梆的冰棒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在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面会出“汗”,您能帮助解释这一现象吗?
[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的成因.]
1.课件动画模拟以上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观看.
2.小结:
相同点:都是由于地球上的水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不同点:
云:在高空,温度降低后,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或凝华成的小冰晶。
雨:当云中小水珠变大时,就下雨了。
雾和露:夜间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在植物和其它物体的表面上而形成的小水珠叫露;在空气中尘埃上形成的并随空气流动的小水珠叫雾。
凝华而成的固体叫霜。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作业布置]
[课外实验与探究活动----指纹鉴定]
步骤如下:
1。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用药匙取芝麻大小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把纸条悬在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皮塞。
3。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4。比较一下你的指纹与其它同学的指纹有何不同,请查阅有关资料或请教有关老师。试着解释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