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与物质的性质有关,还跟温度有关.
2.以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性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要放出热量,也可能要吸收热量.
3.通过探究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
物质的溶解能力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与温度有关
三.教学难点
物质的溶解能力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溶解中的吸放热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资料:(课件)----说一说,各抒已见
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并瓶子蜂蜜,到了冬天,她发现瓶子里析出了白色的晶体.她觉得非常不满,认为是蜂场里的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将蔗糖混入蜂蜜当中,以次充好,但蜂场的工作人员则认为白色晶体是葡萄糖晶体是从蜂蜜中析出的,绝不是蔗糖.
问:你觉得他们谁有道理 说明理由.
讨论后由此引出课题
[板书]物质的溶解性
[二]新课步骤
1.课件放出问题如下,让学生思考
(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物质,是否都能溶解
(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某一物质的溶解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是会随外界条件而变化
(4)油在水中能溶解吗
(5)气体在水中能溶解吗
2.固体.液体.气体的溶解
[演示实验一]
按照143页教材 蔗糖的溶解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如下:
[板书]实验表明:在一定条件下, 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演示实验二]
在相同体积水中,验证蔗糖和盐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实验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演示实验三]
对实验一中的不溶蔗糖进行加热,引导学生观察后进行思考并得出结论.
[板书]实验表明: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说明]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小结]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外界条的变化而变化.
[演示实验四]
将一滴色拉油滴入水中,它能溶解吗 然后滴入香蕉水中,演示一下.
[板书]实验表明: 色拉油不能溶解在水中,但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演示实验五]
将汽水倒在杯子里, 引导学生观察后进行思考并得出结论.
[板书]实验表明: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中.
[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3.讨论题
(1)为什么用洗洁精能很容易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2)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缺氧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
(3)汽水打开后为什么会冒出气泡
(4)你知道夏天雨后为什么会”浮头”
(5)你知道果汁为什么会酸酸甜甜吗
4.溶解的吸热和放热
[学生实验]
每生一个试管,两人一组,一人试管内先倒入7—8毫升水,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另一入在试管内加入少量硝酸铵,溶解后用手直接接触试管外,感受温度的高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实验表明: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升高,要放热。
有的温度会降低,要吸热。
5讨论题(课件动画)
6 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要求:⑴取水的体积20立方厘米
⑵食盐质量为5克,并一次性放入水中,
①提出问题: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建立假设:(3个)
③实验设计并检验(以画表格的形式)
以上由学生实验并完成表格的内容的填写
④交流评价(学生总结)
7 练一练,想一想
小王想吃炸鸡翅,他妈妈也常做给他吃,但清洗油锅的方法却很麻烦,你能想出几种清洗油锅的方法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8 实验与探究活动
课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体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
9作业布置与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