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物质的溶解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
(1)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确定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2.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尝试应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
探究目标
1.发展根据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的能力;
2.发展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的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根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能根据实验事实修正
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仪器和材料
演示配制果珍溶液注:(溶质:少量果珍)(溶剂:常温的水)
请学生品尝果珍的味道,学生观察果珍溶液的颜色、状态等
橙黄色、均一、稳定,略带酸甜
请学生列举类似的生活经验:冲奶粉、糖水、咖啡等等
请学生简述冲糖水的过程
在杯中加糖,倒入开水,还可以用筷子或调羹搅拌
如何使果珍味道更甜?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解决方法
A、加入更多的果珍
B、加入糖
小结溶解实质:将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共存状态叫溶解
继续出示果珍溶液
问:可以无限制的溶解果珍吗?
请学生给出结论:
果珍在水中的溶解数量是一定的
教师质疑:这杯果珍溶液真的不能再溶解果珍了吗?
将果珍溶液加热,发现可以再溶解果珍
请学生给出结论:
学生结论1、某些物质的溶解能力(溶解性)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结论2、在一定条件(温度)下,果珍在水中的溶解数量是一定的
教师出示两杯无色的液体药品,(一杯是水,一杯是酒精)
注:不告知学生
再次进行果珍溶解的实验
请学生闻液体的气味,并告知其中一杯是水,一杯是酒精
请学生给出结论
学生结论3、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液体(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问:那么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液体(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一样吗?
小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质、溶剂自身、外界温度
出示一瓶“芬达”饮料,倒入50-100mL到烧杯中,与果珍饮料进行比较
问:为什么将“芬达”从瓶中倒出后,大量气泡溢出?
问:加热“芬达”会有什么现象?
问:影响气体的溶解性的因素?
学生观察现象,知道芬达中还溶解了大量的气体
实践1、在菜汤里放一些酱油和麻油,搅拌一下,发现麻油总是漂在汤的上面,而麻油并不会只集中在某些地方,说明什么?
实践2、鱼呼吸时需要氧气,但鱼整天泡在水中,悠闲地吐着气泡。你指导它所需要的氧气从那里来?
实践3、工业用盐中混有亚硝酸钠,如人误食可引起中毒,请查阅资料,如何进行食盐和工业用盐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