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1-06 16: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全章的最后一节,也是对前面学习过的物质各种性质的初步概括。
1、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材给出了四个现象。教学时用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千变万化,但不同的变化可以分为简单的几类。引导学生对课本的4 个现象进行实验、探究、比较、分析,揭示出不同的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将各种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建立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识的基础上的,教材列举了本章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的物质的一些性质,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性质是仅在物理变化中反映出来的,还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反映出来,将它们进行分类。再通过探究明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和问题让学生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区分这两种变化的依据
2、知道物质的性质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说出区分这两种性质的依据。
能力目标:
通过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变化的相对性。
【重 难 点】
重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难点: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教学准备】
1、一张白纸、一盒火柴、木炭、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燃烧匙、澄清石灰水、铁钉、生锈的铁钉、磁铁、
2、课件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比较、分析、探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实验引入:
1、出示一枚干净的铁钉和一枚生锈的铁钉。
讨论:
(1) 银白色的钢铁和红色的铁锈是同一种物质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加以证明。(分别用磁铁吸引)
(2) 操作并报告现象和结论。
1、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图4——59)(教师演示)
观察讨论:
(1) 木炭和氧气的颜色、木炭燃烧的条件、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
(2)你知道木炭在燃烧时有别的物质生成吗?用怎样的实验来加以证明。
二、探究活动:(课件演示)
2、 冰山消融(图4——56)
讨论: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
3、 电热丝温度升高后颜色发生变化(图4——58)
提出问题:黑色电热丝和发白光的电热丝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
建立假设:
检验假设:取电炉,让学生观察其电热丝的颜色,通电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断开冷却,再一次观察。
得出结论:
比较:以上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得出:
共 同 点:都发生了变化
不 同 点:冰 水 状态变,物质本身没有变
电热丝升高温度,颜色变了,但物质本身没有变
铁 铁锈,颜色变了,并物质本身也发生变化
木炭 灰烬,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我们自然界的许许多多的变化,也可以分成二类,一类像冰山消融,称为物理变化,一类像钢铁生锈称为化学变化。那么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
师生小结后得出并板书: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冰的熔化
2、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如钢铁的生锈
出 示:两张白纸
问 题: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张纸,你能让这张纸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发表意见并演示:
1、折叠起来,形状变,发生了物理变化
2、撕掉,形状变,发生了物理变化
3、用火柴点燃,烧掉,变成了灰,发生了化学变化
4、……
追 问:这张纸有哪些性质或具备哪些特征?
学生发表:这张纸是白色的,是固态,是长方形的,较硬,能够燃烧……
继 续 问:你是如何获得纸的上述性质的呢?
学生发表:观察,发生物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
教师小结:我们把物质的性质也分两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像纸能够燃烧的性质称为化学性质,象纸是白色的,固态的等等称为物理性质。
问:你是如何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后归纳得出并板书: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软硬等。
2、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
思 考:这章我们学习了物质的许多性质如熔点、凝固点、沸点、溶解性、酸碱性等,你认为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为什么?
讨论后的结果:熔点、凝固点、沸点、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因为不需要发生化
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因为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让学生把以上的特性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探究实验:给你一烧杯水,一小截蜡烛、一盒火柴、一根直尺、三角板、以及充分利用你的感觉器官,通过实验了解蜡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生的实验方法及获得的成果展示:
(1)、用鼻子嗅一嗅:没有气味
(2)、用眼睛看一看:“白色”的固态
(3)、把一小截蜡烛放入水中:蜡烛不能溶解于水
(4)、用直尺或指甲划一划:蜡烛较软
(5)、用直尺和三角板量一量:蜡烛的直径、高度、近似体积……
部分蜡烛熔化,蜡烛油滴下:熔点较低
(6)、用火柴点燃
部分蜡烛燃烧:可燃性(化学性质)
(7)、……………………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讨论:
1、举例说明你知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桌交流后派代表发表意见。
2、分析蜡烛的熔化、蜡烛的燃烧、点燃蜡烛的异同。
3、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这是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导电性、延展性、熔点高——物理性质)
4、石灰水(出示一瓶)有哪些性质?分别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用嘴通过玻璃管向透明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石灰水变浑烛了,发生了什么变化?(无色、液体——物理性质,碱性——化学性质,变浑浊——化学变化)
思考如下问题进行小结:
1、如何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无新物质生成)
2、如何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否需要发生化学性质才能表现出来)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时不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时伴随着发生物理变化)
4、 如何区别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举例说明,强调变化和性质)
分类比较,整理总结:
板书:第7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两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B 蜡烛受热融化、蜡烛燃烧
C 镁条燃烧、钢铁生锈 D 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
2、 有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变化比化学变化更复杂
B、物理变化时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C、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气体、生成沉淀
D、化学变化中必定有其他物质生成,常伴有发热、发光现象。
3、 选择填空:
A.物理变化 B.物理性质 C.化学变化 D.化学性质
①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 );②木炭具有可燃性属于( );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属于( );④金属钨不易熔化属于 ( );⑤水在0℃时能结冰属于( );⑥铜丝能导电属于( );⑦铁块在熔化成铁水属于( );⑧碘固体能升华成碘蒸气属于( )。
课后实验探究:
1、 探究一棵软糖的变化:引导学生用蜡烛点燃、软土固定、铝箔盛放。
2、 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引导学生假设:A、铁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B、铁可能和水起反应。
C、可能由于空气和水共同对铁作用的结果。
设计实验:A、将铁钉放在干燥密封的大试管中。
B、将铁钉全部浸入经过煮沸除去空气的水中。
C、将铁钉部分置于水中,部分露出水面。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155 T1、2
2、有能力的同学完成:
(1)、把你知道的变化和性质,罗例出来进行分类。
(2)、寻找你的新问题或疑问。
冰山消融
电热丝升温后颜色变化
钢铁生锈
木炭燃烧
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有别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特性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