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27 18:02:0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电 热 丝 升 温
500℃以下
1000℃
1300℃以上
设问:
(1)反映前木炭的颜色、状态?
(2)反映条件是什么?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你知道木炭在燃烧时有什么新物质产生吗?
注意:
仪器简介、操作规范
如何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
变 化 现 象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发出耀眼的白光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块状 粉末状
颜色:灰黑 白
亮度:变亮了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有新物质
二氧化碳生成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物质变化后 没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后
有新物质生成
变化前:纸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前 :纸
变化后: 纸
变化后:二氧化碳和水等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能引起物理变化
了解: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哪些现象?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这些现象那能否作为判断的根本依据
比一比,看谁判断得又快又准
1、玻璃打碎
2、木材做成课桌
3、拉橡皮筋
4、煤气燃烧
5、湿衣服凉干
6、铁铸成铁锅
7、铅笔弄断
8、粉碎矿石
9、玻璃制成灯泡
10、水在通电条件下,
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11、气球升高
12、苹果腐烂
13、水中沉淀泥沙
14、食盐溶解在水中
15、飞机爆炸
化学变化发生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发生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物质具有许多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度、酸碱性和可燃性等等。
想一想,在以上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哪些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蜡烛燃烧——化学变化
蜡烛能燃烧
蜡从液态变成固态——物理变化
蜡能凝固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的特性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下面8种性质分别属于
化学特性还是物理特性
颜色
气味
软硬
晶体的熔点
液体的沸点
物质的溶解性
酸碱性
可燃性
a
a
b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
能、易、难、会、可以等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
B、放热发光;
C、有气体放出;
D、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各项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铁可熔化成铁水
B、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
C、酒精可以点火燃烧
D、久置的酒易变酸
3、下列物质的消失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樟脑丸长期放置后消失
B、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衣服上的水分消失
C、蜡烛点燃后燃烧,最后消失
D、碘的固体受热会变成紫色碘蒸气消失
3、下列物质的消失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樟脑丸长期放置后消失
B、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衣服上的水分消失
C、蜡烛点燃后燃烧,最后消失
D、碘的固体受热会变成紫色碘蒸气消失
4、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一串氢气球爆炸,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有什么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用稀有气体氦气作为大型升空气球的气体,其原因是氦气————————
5、2003年12月23日,重庆开县某天然气矿井发生特大“井喷”,含有大量硫化氢的天然气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有可燃性,空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1)写出硫化氢的物理性质:
2)写出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可溶于水
有剧毒、可燃性、水溶液显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