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节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30 15:34:0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六节
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总是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如:太阳的升降、月亮的圆缺、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和物质的溶解性等。
冰雪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通电后发光发热
提出问题:物质变化后有别的物质生成吗?
收集证据:
物质变化 变化现象 变化后有没有
别的物质生成
提出猜想:                
收集证据:
物质变化 变化现象 变化后有没有
别的物质生成
冰山消融
电热丝升温
纸张撕碎
木炭燃烧
镁条放入盐酸
物质变化 变化现象 变化后有没有
别的物质生成
冰山消融
电热丝升温
纸张撕碎
木炭燃烧
镁条放入稀盐酸中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没有
没有
没有


变成许多碎纸片
颜色:白色 无色
温度从低到高
亮度:变亮了
颜色:灰黑 白
发出耀眼的白光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颜色:黑色 灰白色
(二氧化碳)
(无色气体)
产生大量的气泡
溶液变热,温度升高
物质变化后,有些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有些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 变化现象 变化后有没有
别的物质生成 什么变化
冰山消融
电热丝升温
纸张撕碎
木炭燃烧
镁条放入稀盐酸中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温度从低到高
颜色:灰黑 白
亮度:变亮了
没有
没有
没有


变成许多碎纸片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发出耀眼的白光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颜色:黑色 灰白色
产生大量的气泡
溶液变热,温度升高
铁与铁锈是不是属于同种物质?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检验假设:
d.得出结论:
铁与铁锈是不是属于同种物质?
假设1:铁与铁锈是同种物质
假设2:铁与铁锈不是同种物质
铁能被磁铁吸引, 铁锈不能被磁铁吸引
铁与铁锈不是同种物质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哪些现象?
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发光、发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1.这些现象能否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2.那么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物质变化后是否有别的物质生成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了。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蜡烛熔化。 6.酒精汽化。
7.火药爆炸。 8.车胎爆炸。
9.食物腐败。 10.塑料受热变形。
11.日光灯管通电发光。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2. 玻璃制成杯子。
13. 碘升华。
14. 冰融化成水。
15. 呼吸作用。
16. 光合作用。
17. 空气液化。
前面几节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物质具有哪些性质?
在以上这些性质中,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哪些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有颜色、气味、软硬、晶体的熔点、液体的沸点、物质的溶解性、酸碱性和可燃性等等。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
气味
软硬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可燃性

酸碱性
2.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钨的哪种性质?这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联系吗?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中不存在化学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区分的依据: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中不存在化学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则伴随着物理变化。
① 常压下,水在100℃时能沸腾。
②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
③ 水受热后沸腾变成水蒸气。
④ 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燃烧,
生成白色粉末。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我们在判断“性质”和“变化”时,应注意一些关键词,如“可以”、“能够”、“会”、“具有”等一般是指“物质的性质”,而“已经”、“在”、“了”等一般是指“物质的变化”。
例如:“酒精能燃烧”是酒精的性质,而“酒精在燃烧”就是酒精发生的变化了。
能力提高
1、将A、物理性质 B、化学
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的字母填入下列括号内: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铜锈是一种绿色的粉末( ),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 );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B
A
D
A
C
A
B
B
2、1860年,英国科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这种金属作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的声音,并立刻熔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且逐步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戴维的叙述,你认为这种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
银白色
质软
熔点低
密度小
我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我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了吗?
在课堂上我将如何进一步完善学习?
……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 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别的物质生成的变化
区分的依据:变化中有没有别的物质生成学生任务单
探究活动一:
提出问题:物质变化后有别的物质生成吗?
提出猜想:
收集证据:
物质变化 变化现象 变化后有没有别的物质生成 什么变化
冰山消融
电热丝升温
纸张撕碎
木炭燃烧
镁条放入稀盐酸中
实验步骤:
木炭燃烧: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木炭,观察木炭的颜色和状态。
2、将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木炭燃烧时的现象。
3、将木炭放入燃烧匙中,插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内(从瓶口向下慢慢插入),观察木炭燃烧的情况。
4、思考木炭燃烧生成了别的物质吗?如何证明?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镁条在盐酸中的反应:1、取一条镁带,观察表面颜色。
2、将镁带放入装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用手指堵住管口几秒钟,将点燃的火柴靠近试管口,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4、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得出结论:
探究活动二:
提出问题:铁与铁锈是不是属于同一种物质?
建立假设: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练习一】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锈了。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蜡烛熔化。
6.酒精汽化。
7.火药爆炸。
8.车胎爆炸。
9.食物腐败。
10.塑料受热变形。
11.日光灯管通电发光。
12. 玻璃制成杯子。
13. 碘升华。
14. 冰融化成水。
15. 光合作用。
16. 空气液化。
【练习二】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这主要是利用了钨的哪种性质?这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练习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联系吗?
【能力提高】1、将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的字母填入下列括号内: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铜锈是一种绿色的粉末( ),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 );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1860年,英国科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这种金属作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这一小块金属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的声音,并立刻熔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的小球,并且逐步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戴维的叙述,你认为这种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