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什么是酸,知道常见的酸有哪些。
2. 知道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会选择酸碱剂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3. 能大致说出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并能举例说明酸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4. 知道三大强酸的使用注意事项,知道盐酸、硫酸、硝酸的个性。
5. 知道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并能用它来检验稀硫酸或稀盐酸。
(二)情感目标:
1. 通过强酸的使用注意事项的学习,培养规范操作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在实验室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开展实验安全教育。
2. 通过酸的共性和个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 通过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科学天地。
(三)技能能力目标:
1. 会用酸碱指示剂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2. 会使用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间)的性质试验。
3. 通过酸的性质学习,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4. 通过酸的个性、共性,用途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从分析物质结构,了解物质性质,从性质推出,
用途的能力。
5. 开展“自制酸碱指示剂”、“调查当地酸雨情况以及农作物和建筑物的影响”等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 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
2.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共性)以及常见、重要的化学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 硫酸、盐酸的使用注意事项。
4. 盐酸、硫酸、硝酸的重要个性。
(二)难点:1. 有关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的方程式书写。
2. 重要酸的个性差异。
【教学课时】4课时
第1课时:什么是酸、酸碱指示剂
第2 课时:盐酸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酸的共性
第4课时:酸的用途,酸的个性
【教学准备】
1. 投影片、电脑积件
2. 稀盐酸、浓盐酸、工业盐酸、稀硫酸、浓硫酸、硝酸、食醋、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红色石蕊试纸,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鸡蛋壳、生鸡蛋、生锈的铁钉、黑色铜化铜粉末、锌片、新制的氢氧化铜(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铁、碳酸钠粉末、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蒸馏水
3. 烧杯、试管、滴管、玻璃棒、量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举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
2、以氧气为例,说说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引入新课:
问题1:“酸甜苦辣”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味道,正是这多种滋味使人们味口大开--------,请同学例举出日常生活中有酸味的物质?
学生:食醋、发酸的面包、桔子、可口可乐……
问题2:为什么像胃液、食醋、水果等不同的物质,都会有酸味?
学生思考,表达,交流。
引导:胃液里有胃酸——盐酸、食醋里有醋酸、可口可乐里含碳酸、柠檬、柑橘等水果里有柠檬酸等
问题3:酸的种类很多,既然都称它们为酸,那么它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呢?它们间有会有哪些不同呢?
三、进行新课:
简单介绍:1. 电离:(条件:溶或熔,结果: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
2. 电离方程式:(左边:一种化学式,右边为电离的结果:产生正负两类离子)
归纳:(一)酸的含义:(板书)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解释:全部,阳离子等含义。
练习:写出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要求判断是不是属于酸?(不是)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7 图1—11 常见的酸
讲授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磷酸、醋酸等。
问题:酸与酸性物质有何不同?
引导讲授:酸是酸性物质中的一种,酸性物质不一定是酸。
问题:初一时已学习过,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归纳讲授:象石蕊、酚酞等遇到不同的酸碱性溶液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称为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
(二)、酸碱指示剂:
1. 定义: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称为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问题:石蕊、酚酞试液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分别显示什么颜色?如何证明?
实验演示(步骤如下图所示):
(1). 用pH试纸分别测定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的pH
(2).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3.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4. 蒸馏水 稀硫酸 NaOH溶液
5. 蒸馏水 稀硫酸 NaOH溶液
归纳并填写好下表:
常用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指 示 剂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无色 红色
石蕊试试液(紫色) 红色 紫色 蓝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蓝色 蓝色
红色石蕊试纸 红色 红色 蓝色
练习:现有自来水、酸果汁、澄清石灰水,你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它们的酸碱性?
学生思考,表达交流,教师点评。
三、小结:
1、酸的含义
2、酸碱指示剂与用途。
四、作业布置
必做题:《科学作业本》P3T1~5,选做题:T6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阐述了酸的含义和酸的性质两部分内容。对于酸的含义和酸与指示剂的教学,总体上看来,难度不大,学生的掌握情况较好。但是,主要的不足是,本节课对各种指示剂与酸的反应的规律性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归纳(特别是石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对现象的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
1、 酸的电离结果有何特点?
2、 酸、碱与指示剂反应情况如何?
思考: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那么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酸、碱能使指示剂变色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二、引入新课: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除此之外,酸还有哪些性质呢?让我们以盐酸为例,一起来探究酸的性质。
三、进行新课:
酸的性质:(教学程序:实验操作----现象描述-----原因分析(方程式的书写)----归纳板书)
(一)盐酸的化学性质: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1. 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板书)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实验1:
描述现象:无色 蓝色 紫色( 红色)
思考:反应中的紫色石蕊试液起到什么作用?
化学方程式:NaOH + HCl=NaCl + H2O
思考: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一种叫“胃舒平”的药片来治病,为什么“胃舒平”能医治胃酸过多症?
解释:“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都是碱,与胃液——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从而减弱胃酸过强,医治胃酸过多症。
化学方程式:
完成:Cu(OH)2+ HCl——
归纳:(板书)2. 盐酸 + 碱 盐 + 水
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原料?反应原理?
实验2:(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描述实验现象:
书写化学方程式: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常见的错误:CaCO3+ 2HCl=CaCl2 +H2CO3)
思考:以前学过类似的反应吗?写出化学方程式。
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归纳:(板书)3. 盐酸 + 某些盐 新盐 + 新酸
实验3:
完成化学方程式:
CuO +2 HCl = CuCl2 + H2O
归纳:(板书)4. 盐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补充实验:
完成化学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
归纳:(板书)5. 盐酸 + 某些金属 盐 + 氢气
四、小结: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盐酸有哪些性质?能写哪些物质反应?
2. 本节课中出现有哪些物质变化的证据?请具体说出。
五、作业布置:《科学作业本》P4~5必做题:T1~9; 选做题:T10~11
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的实验现象多,化学方程式多,归纳出的性质多,学生容易对相关内容产生混淆。但是,边实验操作边观察现象解释原因的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些缺点,但是由于没有一定的留给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可能会给下节课的教学带来的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 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哪些?
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1)锌粒中注入稀盐酸
(2)黑色的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并微热
(3)铁锈中加入稀盐酸
(4)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中加入稀盐酸
(5)往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6)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问题:在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除了观察到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淡黄色外,你还注意到什么现象吗?
学生回忆后回答(还看到出现气泡)
问题:这些气泡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产生气泡呢?
探究:在盐酸除锈的实验中,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
1. 提出问题: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时间长了,我们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然而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反应时没有气体生成的,那么气泡是如何产
生的呢?
2. 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实验:
4. 你的实验支持你的假设吗?为什么?
5. 与同学讨论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和作用
6. 实验:
7. 结论:---------------
生锈的铁钉久置于盐酸中发生的反应有:
思考:通过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盐酸具有的化学性质,其他酸是否也具有盐酸的化学性质呢?
(二)硫酸的化学性质:(实验 观察现象 完成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 稀硫酸 + 某些金属 → 盐 + H2↑(板书)
Zn+H2SO4==ZnSO4+H2
3. 硫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板书)
4. 硫酸 + 碱 → 盐 + 水 (板书)
5. 硫酸 + 某些盐 → 新酸 + 新盐 (板书)
问题:通过对盐酸与硫酸的化学性质的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吗?
归纳:(三)酸的共性: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红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 酸 + 碱 → 盐 + 水
HCl + KOH
HNO3 + Cu(OH)3
3. 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Na2O + H2SO4
CuO + HNO3
MgO + HCl
4.酸 + 某些金属 盐 + H2↑
常指盐酸和稀硫酸
Fe + H2SO4
Mg + HCl
Na + H2SO4
5. 酸 + 某些盐 新酸 + 新盐
HCl + CaCO3
H2SO4 + BaCl2
四、小结:
酸的共性及之所以有共性的原因----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不同的酸性质完全相同吗?为什么?
五、作业布置:《科学作业本》必做题:P6T1 –T11,选做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酸中的氢离子而不是酸根离子?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上节课为基础,与上节课有很强的相关性。由于稀硫酸的化学性质与稀盐酸非常相似,相关的现象也是如此,所以采用比较法是落实本节课教学的较好的办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对酸的共性的归纳及为什么有着共性的解释。不足之处主要是对于盐的概念渗透尚不够,练习的效果还有待于提高。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 酸有哪些共性?为什么酸会有这些共性?
2. 针对酸的每一个共性写出一条有代表性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的反应的现象
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推测出酸主要有哪些用途?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2 图1—16 说出酸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二、引入新课:
问题: 酸能电离出相同的氢离子外,还会有不同的酸根离子,那么不同的酸又会有哪些不同的性质?
三、进行新课:
(四)、酸的个性
读图:P13 图1—17 工业三强酸:盐酸、硝酸、硫酸
出示:工业盐酸、浓盐酸、稀盐酸
教学程序:实验操作----现象描述----原因解释-----归纳板书。
(1) 盐酸:
观察及实验:
1. 观察不同盐酸的颜色和状态
2. 查阅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了解盐酸的主要成分、溶质的质量分数、密度、腐蚀性等等
3. 打开试剂瓶,了解浓盐酸和稀盐酸的挥发性、气味。
4.
稀硝酸
思考:要检验一未知溶液是稀盐酸,应如何检验,应用到哪些试剂?
学生思考,表达,交流,教师点评。
小结:(一)盐酸:HCl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溶质为HCl),它的主要性质有:
1. 强烈的腐蚀性 2. 浓盐酸有挥发性,形成酸雾
3. 浓盐酸的质量分数37—38%,密度为1.19克/厘米3
4. 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味气味的液体
5.
(板书----
出示:浓硫酸、稀硫酸
(二)硫酸:H2SO4
1. 浓硫酸的特性:
观察:浓硫酸的挥发性和黏度
介绍:浓硫酸的密度、浓硫酸的吸水性、腐蚀性等。
问题: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操作时不慎沾皮肤或衣服上,该如何处理呢?(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这一性质有何用途呢?(干燥剂)
学生回答后,加以板书----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
实验: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或玻璃棒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思考: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注入水里?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吗?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浓硫酸的脱水性(板书)
思考: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阅读:P14第三、四段
思考: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如何检验?(板书---用氯化钡溶液)
讲授:浓硫酸不能与锌等金属反应产生氢气,浓硫酸可以在加热的情况下与铜反应。
小结:(二)硫酸
1. 浓硫酸的特色:(板书)无色油状、粘稠的液体
有很强的腐蚀性,有吸水性——作干燥剂
有脱水性、氧化性
2.
(板书---)
(三)硝酸(HNO3)
问题:为什么要把硝酸装在棕色的瓶子里?
讲授:浓硝酸的强烈腐蚀性、挥发性、氧化性、(不稳定性)。不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
问题:你还知道有哪些酸,它们有哪些特性呢?
四、小结:
1、酸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原因
2、酸之间的区别方法----根据酸根的特点。
五、作业布置:必做题:小结酸的共性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选做题:如何区别稀硫酸、稀盐酸、和稀硝酸。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优点是相关实验直观又富有吸引力,在提高学生观察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现象的记忆,这种记忆为原因的解释做了较好的铺垫。主要不足是:整节课的时间安排有点紧,内容较多,特别是对硝酸的介绍几乎没有时间,过于仓促。建议:在操作和讲授中挤出时间,给学生多一份从容。
观察颜色
2—3毫升
放置一会儿或微热
取出铁钉,用水冲洗干净
分析成分
稀盐酸
2—3毫升
观察铁钉表面的变化
稀盐酸
微热,观察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
生锈的铁钉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NaOH溶液
稀硫酸
蒸馏水
蓝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
观察颜色变化
观察颜色变化
红色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红色石蕊试纸
Fe2O3, Fe,
H2O, HCl
1. 稀硫酸与指示剂反应(板书)
1. 酸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色
AgNO3溶液
观察现象
观察现象
稀盐酸
检验
不溶于稀硝酸
用于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不溶于稀硝酸
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