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恒星—太阳(太阳和月球(教案))[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最近的恒星—太阳(太阳和月球(教案))[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1-26 17:3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3 太阳和月球
【设计意图】:本节教材侧重介绍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情况,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学生形成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寻找答案,获得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联系人类探索宇宙以及我们自身生活的影响实际,突出了新课程的教育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了解太阳的大小、温度和太阳活动。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了解月球的大小、状况和环形山。4、知道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对月球的探索 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太阳活动类型、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了解月面上的环形山
难点:了解太阳活动和月球上的一些物理现象
【教学准备】辅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我们学习了地球,地球仪,那么,在宇宙中,和地球最亲密的两个朋友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太阳神。 学生回答:太阳:给予我光和热;月球:照亮我们的夜晚。 将太阳和月球比喻成邻居,激发学生探索“邻居”的兴趣
课件展示,讲述:古代后羿射日的故事补充说明:太阳的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提问:太阳到底有多大?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与地球进行比较。提问:后羿的箭能射到太阳吗?说明:所以我们观察到的太阳才会这么小,一个人步行这么远的距离大概需要三千多年 学生回答生答:不能,日地的距离是1.5亿千米。学生计算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 对太阳有个初步的数字化的认识。运用课件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太阳离地球的距离。非常形象和直观。
讲述:(课件展示)加拿大的停电事件和手机的通讯质量问题以及发生在上个月的日本通讯卫星事件。设疑问:这些事件都和太阳的活动有关?展示:太空航天站拍摄到的太阳照片,观察并思考:请描述你对太阳的新感受? 学生认真思考学生描述对太阳图象的感受。 联系最热门的事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太阳的兴趣。
讲述:要了解太阳活动,首先来了解太阳的结构,我们今天主要来学习太阳的大气层的结构。介绍大气层的组成。提问:我们所观察到的太阳是大气层的哪一部分?展示:上个月太阳黑子数目的一段录象。提问:太阳黑子发生哪一部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图象,以及文字,谈谈对太阳黑子的了解。练习:第20周为几几年 1755+19×11=1964年
1987年 第几周 1987=1755+11*X X=22
总结:黑子的形成是由于太阳的表面温度较低而显的较暗的气体斑块。 生答:光球层学生思考,得出太阳黑子的特征,以及活动周期是大约11年。 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的充实形象直观的图象加以说明。
展示:耀斑的图片讲述:在太阳的表面常常有些突然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耀斑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的氢弹爆炸的能量,因此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提问:你知道这些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哪些影响呢? 学生认真思考,观察。学生阅读课本,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通过学习太阳活动重新回到发生的事件中,这样学生可以找到一种学习的成就感。
提问:你所知道的太阳活动还有哪些呢?讲述:发生在极地的极光现象就是太阳风的影响而产生的。 生答: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联系实际,完善对太阳活动的认识。
教师归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生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上的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除此之外,太阳活动增强时,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对皮肤造成损伤。 学生随着老师的讲述,认真思考,归纳 总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所学的内容知识进行归纳和升华。
[板书设计] §3—3太阳和月球
一、太阳:太阳是一颗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
1、 太阳概况
2、 太阳的结构(里——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 太阳活动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后反思]
太阳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很抽象,很多知识必须要讲授给学生,而且理解起来比较晦涩,课前专门叫学生进行太阳知识的搜寻并制作长作业,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教学效果要好一些。在太阳活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地球受其影响的事件,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在漆黑的夜晚,因为有了月亮,我们才可以使晚上富有诗意。所以,月亮往往成了诗人笔下的美好事物,也有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好传说。列举古代文人对月亮的描述。提问:有谁能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展示:各种月亮的情形,并且配以对应的古诗句。 学生和老师一起朗诵月亮的古诗。 从古代诗人对月球的描述入手,激发学生去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
提问:那么既然你们都知道月球,请问,你知道月球知识到底有多少呢?总结:月球使地球的天然卫星,自身不会发光。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自己所知道的各种有关月球的知识。 让学生说出有关月球的知识,和大家进行交流,然后更有目的的进行月球知识的教学。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入另一个环节:数字化的月球,看看这些数字它代表月球有关的含义计算:一架飞机每小时能飞1000千米,那么,从地球飞到月球需要多少小时呢?合多少天?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其中包括月球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以及人类登月时间。 通过刚才对月球的初步认识,现在设计数字来提升学生对月球的认识,系统的描述月球。
讲述:了解月球的数据之后,下面我们来近距离的观察月球,假设你到达了月球的表面,请将你所见到的月球表面情形画下来,然后我们来对它进行展示。注意的内容:包括形状,明暗以及山脉。指导学生,并且展示学生的作品。课件展示:太空中拍摄到的月球照片提问:月球上的明暗地方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地形?教师总结明暗部分的地势。比较地球和月球的图象,两者有哪些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月球的表面情形。学生回答:月球上布满了环形山,明亮部分是高山。暗的部分是平原和低地。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得出,月球上没有空气,液态水和生命。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这样为后面的知识传授做好铺垫,形成鲜明的比较过程。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月球的表面特征。
讲述:既然这样,下面我们就到月球上面去探索,课件展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描述在月球上面的情形。提问:这些和地球有哪些区别和不同?你可以运用刚才的知识进行解释吗?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学生回答各种和地球不同的情形。学生利用月球的特征尝试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 用第一人称来描述月球的情形更加亲切,找出特殊的地方之后,让学生自己来尝试解释,可以更好的落实学生掌握的月球知识。
讲述:介绍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联系杨利伟事件,从一则报道中,引出了这么一个话题,中国是否有必要发展登月技术? 学生讨论,并且进行辩论, 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发展航天事业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困难和如何发展的合理性。
小结:请讲述你所学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作业:作业本 学生总结 让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3—3太阳和月球
二、月球
1、月球概况
2、月面景观
环行山——陨石撞击月面而形成的
明亮部分:山脉、高原
阴暗部分:平原或低地
3、 月球上没有空气、水、生命
4、登月技术
【教后反思】
在对数字化的月球方面知识传授中,没有先让学生阅读课本而直接进行教学,显的唐突,在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引导,而是放在那里,显得上课的智慧不够。在月球特征的教学中,联系实际方面例子少了一些,因此缺乏说服力。
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黑子
耀斑
日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