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月相[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4-12 08:39:00

文档简介

月 相
1、 教学目标
1、 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2、 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2、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
3、 教学难点
探究和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4、 教学方式
探究式学习
5、 教学过程
引入:根据古代诗词关于月亮的描述“月有阴晴圆缺”引出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形状是怎样的。
导出月相的概念: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
1、 问题:为什么一个月中我们每天所看到的月球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建立假设:可能是由于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变化引起的。
实验模拟:用一半涂黑的球模拟月相的形成。(边实验边完成课本103页图3~29)
结论: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2、 讲解:不同的月相分别对应农历中的哪一天?(新月、上弦月、满月、
下弦月)
在这一天中是什么时候看到月球的?
3、 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
4、
月相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 日、地、月位置关系 视觉形状
新月(朔)
上弦月
满月(望)
下弦月
4、思考:月球始终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原因是什么?
5、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