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年级下人教版8.1 简单的排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三年级下人教版8.1 简单的排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1-22 18: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 简单的排列
教材第101页第1题及相关内容。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过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的排列规律的过程。
难点:培养学生全面地、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师:森林学校的数学课上,猴博士出了这样一道题:用数字1、3能写几个两位数?刚把问题说完,小动物们就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3和31。
接着猴博士又加上两个数字0和5,问:“用0、1、3、5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小猪站起来说能写4个,小熊说能写8个,小狗说能写9个。那么到底能写几个呢?这类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稍复杂的排列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101页例1。
师: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根据巡视情况指出:有的同学重复写了,有的同学漏写了,有的是有序排列,有的是无序排列。
师:怎样排列才能做到不重不漏呢?课件展示方法。
方法一:
  


1
0
1
3
1
5
十位上是1,可以摆出10,13,15


3
0
3
1
3
5
十位上是3,可以摆出30,31,35


5
0
5
1
5
3
十位上是5,可以摆出50,51,53
方法二:选0、1可以组成10;选0、3可以组成30;选0、5可以组成50;选1、3可以组成13和31;选1、5可以组成15和51;选3、5可以组成35和53。
师: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上面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生:方法一最好。
2.归纳总结。
在给数字排列时,只要做到有顺序地排列,就可以保证不重不漏。
1.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写出排列过程,集体订正。
2.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
师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同步练习册同步习题。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个数字排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时,先通过复习回顾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结合教材例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再让学生通过动手,用数字卡片摆一摆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有条理,有顺序地思考问题。体会有序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