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总复习.[上下学期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生命科学总复习.[上下学期通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4-01 15: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9张PPT。生 命 科 学 复 习一.解读中考说明
(一).不考的内容:
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1. 说出什么是细胞生长与分化。
2. 用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来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3. 尝试编制自己的检索表。
4. 例举生物分类的单位。
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
主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
1.了解若干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2.例举人体的主要感官和主要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
3.例举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主题4.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1.描述芽的发育。
2.说出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例举动物发育过程的多样性。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
1.例举青春期疾病(如青春期肺结合,青春期高血压等)。
2.认识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3.了解自然环境的人口承载量(二) 知识点分布情况:
生命科学中共有知识条目72条. 其中考试要求a占53条, b占13条 , c占6条.
考试要求为c的知识点如下:
1.用细胞的结构模型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2.应用生态系统的概念解释生产 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问题.
3.根据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概括生物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4.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5.结合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树立平衡膳食的观点
6.结合吸烟 酗酒 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性,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考试要求为b的知识点如下:
1. 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生物
2. 会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绘制简单的生物图
3. 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 学显微镜水平).
4. 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细胞的分裂及其意义.
5. 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和系统.
6. 会使用简单的检索表
7. 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环境的生物,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8. 结合某一具体生态系统,概述其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
9. 通过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概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10. 说明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11.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2. 说明人口过度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
13. 结合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生物的层次生物及分类主题1: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态系统的层次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特征:
①有应激性:对刺激有反应 ;
②有生长现象:能生长、长大 ;
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要排泄 ;
④有严整结构:由细胞组成;
⑤能生殖和发育:能繁殖后代 ;
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后代种类一样,但总有差异 ;
⑦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会变化,进化
非生物不具有以上特征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动物靠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
(靠吃其它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有体毛,胎生:哺乳类
无体毛,卵生 有羽毛:鸟类
皮肤干燥:爬行类
无羽毛
既可水生又可陆生:两栖类
皮肤湿润:
水生:鱼类
脊椎动物体现了 “逐级分类”的分类特征植物分类有种子无种子种子有包被有茎和叶无茎和叶无根苔藓蕨类种子无包被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有根藻类从以下课件中你发现了什么?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显微镜)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植物体细胞分化按一定的次序组合行使一定的功能显微镜使用1、(取镜) 安放
2、对光
低倍物镜
光圈 通光孔
左眼观察,右眼睁开
调节反光镜
(强平面镜、弱凹面镜)
3、放片
4、调焦
粗(细)准焦螺旋向前转
镜筒下降
5、观察
记下:目镜和物镜倍数
移动:物象和载玻片
方向相反讨论
1、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
怎样调节?
(要使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最大的的光圈对准
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2、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看显微镜的
什么结构?为什么?
(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下降。这时应看显
微镜的镜筒,避免物镜碰到载玻片。)
3、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边,若要移动到中间,
载玻片该往哪边移?
(左边)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应该是:擦 滴 取 展 盖 染 吸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
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
水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的影响?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吸引染液的方法是什么 动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的结构思考:他们有什么异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有没有有 有 有有有有大型液泡没有大型液泡二、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保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含有遗传物质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壁保护支持细胞液泡内有细胞液叶绿体含有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特有1、高大的树木为何能”顶天立地“?与细胞中哪个
结构有关?这是因为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思考:2、植物的叶为什么通常是绿色的?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里面含有叶绿素。
3、吃葡萄感到又酸又甜的味道,这些物质主
要来自植物细胞的哪个结构?
液泡(含细胞液)4、夏天吃西瓜时,会流出西瓜汁,西瓜汁主要是
( )
A、细胞质 B、细胞液 C、液泡 D、叶绿体
5、为了鉴别空难死者的身份,需要进行遗传物质的
检验下列选项中,携带遗传物质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DB三、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细胞的分裂:“一分为二”意义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2、细胞的生长3、细胞的分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 功能的细胞增加个体数量增加细胞数量增大个体体积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人体的器官有哪些?(比比看谁写得多!你能说出这些器官的功能吗?)
心脏、血管、肺、喉、气管、支气管、脑、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脏、胰腺、皮肤、肾脏、输尿管、膀胱、睾丸、输卵管、卵巢、输卵管、子宫、脾脏、甲状腺、眼、鼻、耳、舌、口等等
生物体生物 种群 生物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分析上述概念的区别及关系在一定区域内,
生物个体
……}群落非生物因素(无机环境)}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知识点……种群总和池塘生态系统图解Ⅰ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Ⅱ生产者Ⅲ消费者Ⅳ分解者陆地生态系统1、这些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上述环境中怎样的昆虫更有利于生存?为什么? 3、如果蛇的数量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怎样变化?由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2、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哪条食物链能量损失最少? 4、图中哪种生物中的能量最少?哪种生物中的DDT农药的含量最高?为什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反复循环 维持生态平衡全球生物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伴随,相辅相承,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打球时只涉及运动系统吗?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动画)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唾液腺……)(心脏、血管)(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骨(动画)、骨联结、骨骼肌)(男:睾丸、输精管、前列腺)(女: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肾脏、输尿管、膀胱)(脑、脊髓、神经)(垂体、甲状腺、胰岛、性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有三对,腮腺、舌下腺、颌下腺。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可产生盐酸、
粘液、胃蛋白酶。胰脏: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
质、碘粉和脂肪的酶。肠腺:位于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
液呈碱性。肝脏: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储于胆囊。
胆汁呈碱性,无消化酶,有乳化脂
肪的作用。酶的发现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喂食鹰的实验思考:该实验的
巧妙之处在哪里?酶的特性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专一性酶需要适宜的条件:温度pH* 酶跟一般催化剂不同的是:
A、易变性: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因素破坏。
B、专一性。
C、反应条件温和。
D、催化效率高设计实验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作业:想一想:在家里能用哪些材料用具来做研究酶的实验?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强碱强酸高温

1、消化道中没有消化作用的是哪一段?
2、消化管中哪几段具有消化作用?
3、消化食物的主要部分是哪一段?问题?食道口腔:淀粉, 胃:蛋白质,小肠:小肠:淀粉、蛋白质、脂肪营养物质的吸收水、无机盐、酒精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消化产物水、无机盐、维生素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哪里?收缩收缩放松放松向上向外向下向内增大增大减小减小进入离开收缩变得扁平放松恢复拱形C、肺泡里的气体交换一个肺泡毛细血管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血液氧气二氧化碳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体循环开始)左心房主动脉肺静脉肺动脉毛细血管上腔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右心房右心室各级静脉各级动脉下腔静脉血液循环途径左心室(肺循环开始)(体循环止)(肺循环止)因为当心脏收缩时,血液会同时从左、右心室射出,因此两条途径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又在心脏汇合为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8.下表是某高中男生血液检验报告的部分数据。
请分析回答:(1)该生的血液检验报告中,数据偏高的项目是 。
(2)该生血糖浓度为3.6mmol/L,这时人体可能出现的即时生理调节反应是 。
(3)若该生的父亲是A型血,则其母亲血型不可能为 。
(4)当人体急性发炎时,嗜中性白细胞数目将 ,这种白细胞具有
的功能。
(5)人的红细胞能运输氧气,红细胞自身所需的能量主要是利用 通过 呼吸所产生的。答案:(1)白细胞数和嗜中性白细胞比例
(2)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加速分解
(3)AB型
(4)大增(增加) 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的能力
(5)葡萄糖 无氧食物消化系统食物残渣营养物质循环系统营养物组织细胞内 环 境外外气体呼吸系统O2O2代谢终产物H2O泌尿系统皮肤CO2这些植物怎么了?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酶新陈代谢的概念酶水分代谢水分的吸收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利用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概念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场所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意义几种常见矿质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N: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缺N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P:促使幼苗得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缺P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K:使茎杆健壮,并促使淀粉的形成。 缺K时,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B:对植物的开花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缺B时,只开花、不结果(“花而不实”)。
Mg:主要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成分。 缺乏时不能合成叶绿素分子,故植物叶片会出现缺绿的症状(首先是老叶)。
Fe:合成叶绿素分子过程中的一种酶的辅基,没有Fe,这种酶就没有活性,故缺Fe也会使植物产生缺绿症(首先是幼叶)。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2、4小时后,去掉铝箔纸,将叶片摘下。
3、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仔细观察叶片和酒精的颜色变化。
4、到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掉叶片上的碘液,观察叶片两半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酒精水淀粉检查1、在上述演示实验中:  ①将天蜀葵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答:                  。  ②将叶片的一部分用叶夹夹住,这种方法在   在实验中叫做:   答:                  。  ③叶片为什么要用酒精脱色?   答:                  。  ④向叶片滴加碘洒,是为了验证:   答:                  。                      ⑤加碘酒后未遮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这部分叶   片中有什么形成?   答:                  。将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掉对照实验酒精能溶解色素,色素会干扰观察检验淀粉的存在淀粉  请想一想,这组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光合作用合成淀粉需要光和叶绿体。  绿色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能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现象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水……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在ABC三个钟罩内各放入一只活老鼠,A、C内放一盆绿色植物,将C遮光。三个装置均放到阳光下。  数十小时后,三只老鼠死了两只,剩一只还活着!想一想,死的为什么死了?活的为什么还活着?  想一想,这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制造氧气。   普利斯特利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做三份实验呢?ABC思考: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植物光合作用时会产生氧气吗? 步骤:
1.取金鱼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2.用短颈漏斗倒置在水藻上。
3.取一支注满水的试管
套在漏斗柄上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实验前,先把植株放在黑暗处2~3天,将原有的淀粉消耗完或运走,从而避免对后的实验产生干扰。1、利用如图设计实验。想一想:
(1)这项探究有几个变量,主要的变量是什么?变量如光线、温度、植物的生长情况等。
主要变量:二氧化碳气体。(2)如何防止植物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塑料袋扎紧,用胶带密封,不使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利用生石灰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3)需要对照实验吗?为什么?不需要对照实验。A与B本身可以看作对照实验。 B作为A的对照(4)对于图中提供的实验装置,你有什么改进的建议:(5)并与你的探究的结果,并与同学交流和讨论。实验中有两个变量,必须对水这个变量进行控制.利用碳酸氢钾溶液代替清水,可以不断逸出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探究现象A中的叶片B中的叶片结论:未变成蓝色变成了蓝色 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绿叶才能在光
下制造淀粉。  想一想,为什么本组实验的叶片加碘后不变蓝色?钟罩内放入一小杯氢氧化钠溶液  想一想,为什么本组实验的叶片加碘后变蓝色?两组实验对比说明什么问题?钟罩内放入一小杯清水作为对照  钟罩内放入一小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没有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叶片中没有产生淀粉。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根据上面做的几个实验,你能总结出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原料,产物、场所和条件是什么吗?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阳 光场所:叶 绿 体产物:氧气、有机物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意义(1)1光合作用的意义(2)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肉食动物体
内有机物中
贮存的能量植物体内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意义(3) 在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在水中的
二氧化碳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意义小结二氧化碳、水(实验验证) 光(实验验证) 叶绿体(实验验证):淀粉(实验验证)+ 氧气(实验验证) 1、晴朗的白天在绿树成荫的公园中,人会感到特别  地舒服。其原因是:
  答:                  。                       。
2、“万物生长靠太阳”的植物学原理是:
  答:                  。                       。                       。                       。                       。 绿色的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 并释放出氧气。任何生物都需要有机物和能量。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必条件,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任何生物都会因为没有有机物和能量而无法生存。证明植物在呼吸1、按图所示,把吸干外表的豆芽装入塑料袋中,夹住橡皮管,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吸豆芽上的水时,要轻,一面压坏豆芽。塑料袋密封性越好实验结果越明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2、观察塑料袋内壁发生的现象。把夹子移去,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打开塑料袋用温度计测量豆芽温度的变化。温度计温度上升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会放出热量.塑料袋内壁出现了水珠,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能产生水.3、另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观察火焰的变化。塑料瓶可以改用大的广口瓶。点燃的蜡烛可以放进瓶内较深处。实验改进:实验材料也可以改用较嫩的植物小枝条(如:小蜡树),效果也相当明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比较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有无呼吸作用?【例题1】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A.日温15℃、夜温26℃
B.日温26℃、夜温15℃
C.昼夜恒温26℃
D.昼夜恒温15℃
作物产量=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例题2】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 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作用是:
A.促进有氧呼吸 B.抑制有氧呼吸
C.促进光合作用 D.抑制无氧呼吸证明了氧是由 释放出来的,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隔绝空气好

菌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光照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例题3】恩吉尔曼的实验例4: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在1m深的水层中,生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比,占优势的是 作用。
光合【例5】 示意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段时间后,U形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pH变化分别是 ( )
A.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 C.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思路巧点拨:由题意可做如下分析:(1)U形管中液柱的变化可从压强变化的角度去分析。(2)pH的变化可从酸碱性变化角度分析。(3)在光的作用下,水草回进行光合作用并引起压强和pH的变化。
按这条思路分析答案就有了。
解题快车道:C。
(1)由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并产生等体积O2,使酸性减弱,pH升高。(2)在刚的作用下气体体积受热膨胀,在容器体积不变情况下,压强增大,使有色液柱左低右高。【例6】 下表表示夏季某湖泊随水深不同,水温和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收集这些数据是为了研究一些问题。下列问题中,不能属于该研究的是( )A.鱼有时游到湖面甚至将嘴伸出湖面进行呼吸的理由是什么
B.水温和溶解氧与阳光能射入湖水的深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C.浮游植物主要在近水面处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D.湖泊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吗新陈代谢概念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返回糖类代谢:糖类的消化吸收 血糖的来源 血糖的去向 消化吸收 肝糖原的分解 蛋白质和脂肪的转化氧化分解(有氧、无氧) 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氨基酸的来源 氨基酸的去向 消化吸收 体内蛋白质的分解转氨基作用形成 合成组织蛋白质和酶等 转变成新的氨基酸氧化分解(脱氨基作用) 转变成糖类和脂肪 脂质的代谢:脂肪的消化吸收 脂肪的来源 脂肪的去向 消化吸收 蛋白质和糖类的转化氧化分解(有氧、无氧) 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贮存 被转化成糖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及特点:1、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思考: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使家畜育肥,
说明 。2、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思考:发胖容易减肥难的原因是
。3、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是相互制约的思考:三大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内需要能量时,氧化分解供能的顺序是
。4、人类代谢过程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 )
①一切营养物质都要经过消化,才能吸收
②营养物质都要经过内环境,才能被身体各细胞获得
③蛋白质不能都由糖和脂肪转化而来,因此每天都需要补充
④营养物质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⑤细胞内合成代谢永远大于分解代谢,否则无法生活
⑥代谢产物排出途径只有排尿
⑦三大有机物的代谢产物都是水、二氧化碳和尿素
A.①②⑦ B.②③ C.③④ D.④⑤⑥ B 你参加过比赛活动吗?请你回忆一下当时的心情及身体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了哪些系统?说明了什么? 小结:人体各器官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协同工作,相互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参加考试时,你的身体跟平时有什么不同吗?主题3:生命活动的调节2.植物的感应性现象分析单侧光胚芽切去尖端达尔文向光性实验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 ABA-B控制的变量是什么?实验结论是什么?锡箔锡箔直立生长弯向光源达尔文猜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 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
针对达尔文的实验及结果,你产生怎样猜想?假设:胚芽尖端是否真的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物质?
CDA-C 、A-D组的控制的变量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达尔文设置这两组实验,他的假设是什么?琼脂弯曲生长不生长
不弯曲温特实验证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 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温特实验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鉴定,它是吲哚乙酸。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
?
3.体温受脑控制二、体温的调节下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
四种器官的速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休息及运动时,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
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
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
不利于食物消化吸收
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
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B)动植物的生殖方式人类的生殖人体的发育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主题4:生命的延续和进化植物的发育遗传物质生殖的种类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变形虫的分裂生殖返回水螅的出芽生殖芽体母体返回返回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受精作用卵细胞精子合子返回卵式生殖是高等植物和多数动物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的意义:后代具备两个亲体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因此对于生物的进化是很有意义的。(一)无性生殖:
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二)有性生殖:母
体1.分裂生殖:2.孢子生殖:3.出芽生殖:4.营养生殖:草履虫、变形虫根 霉、青 霉水 螅、酵母菌草莓、蓟、秋海棠两性生
殖细胞合
子 新
个体无有母体直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发育成新个体快慢弱强雌蕊花萼花瓣雄蕊子房结果和结论: 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其中的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内有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所以,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花的主要结构雄蕊雌蕊花药子房柱头花丝花柱里面有(花粉 ) 里面有(胚珠) 雌
蕊子房壁胚珠珠孔胚囊珠被受精卵受精极核子叶胚芽胚轴胚根胚胚乳种皮种
子果
皮果
实返回种子萌发的条件开花 传粉 受精 结实?胚胎的营养 总结: 睾丸卵巢精子卵细胞受精在输卵管受精卵胚胎分化胎儿胎盘母体子宫二氧化碳
等废物氧和养料分裂分化胚胎(移到子宫)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在身体外形上的变化主题5:人、健康和环境对于“禽流感”这个词我们耳熟能详,针对禽流感这一主题,你有哪些问题?1、什么是禽流感?2、传染病的产生原因、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能阐明如何预防禽流感。3、辨别病毒性传染病和细菌性传染病等概念4、回忆免疫学相关知识,抗原、抗体、免疫应答、T细胞、B细胞、抗原呈递
人类的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消化道传染病:
  痢疾、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等。
  3.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
  4.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癣等。
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
如果你是当地的一名官员,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材料 1:问题: 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材料2: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今后鹿的命运会如何? 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3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材料3: 来自生物栖息地被破坏、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外来物种侵入、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包括草场过度放牧,野生动物被滥捕乱采,偷猎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大气、水体和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等等。 中国生物多样性
面临的主要威胁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意义2.我国特有的动植物:3.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定的保护区域。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
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保护动植物资源做些什么? 讨论做到“四点关注”。1、关注三基---改革不忘继承2、关注中考试题---为中考保驾护航 3、关注实验复习----体现科学探究4、关注热点----使自然科学走向生
活、面向实际。关注热点------使自然科学走向生活、面向实际。(1)关注自身、生活(2)关注探究(3)关注题目的改装和嫁接 (5)设计适度开放性试题 (4)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 (6)关注社会热点、前沿科技等热点知识 常考常新 复习提示 多多反思谢谢指导!探 究 专 题书院中学 郑伟 有一天,琴纳在一次门诊中的意外发现一位少女患病症状是天花,但是少女说:“我这不是天花, 是奶牛常患的痘疮,几十年来,在我们奶牛场所有挤奶的姑娘中,没有一个患天花的。” 琴纳就想挤牛奶的姑娘为什么能幸免于天花之难?是不是因为她们染上了牛痘呢?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呢?在此后近20年琴纳在经过细心的观察之后,就开始了在动物身上接种牛痘,并发现动物就能抵御天花的感染。1796年5月17日琴纳利用一个小男孩接种牛痘,过了一段时间后给接种了牛痘的男孩再接种天花,半个月过去了小男孩安然无恙,事实终于向世界宣告,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试验成功了,被称为“死神的帮凶”的天花从此被人类征服了。 探究一般可分为五个步骤:(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实验检验(5)作出解释、交流和评价探究能力重点为: ①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和提出假设能力 ②控制变量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③信息资料的处理、应用和表达能力 ④方案评价能力 例:如图,在吸滤瓶内的湿润泥沙中生长着健壮的小麦三叶期幼苗。从上边导管通入二氧化碳,通一会儿后,将气球紧包在吸滤瓶的侧管口,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使气球膨胀起来,然后用弹簧夹住上面的橡皮导管。将吸滤瓶放在强光下晒5-6小时后,准备好集气装置,插入橡皮导管,松开弹簧夹,气球自然回缩,将气体排入集气瓶中。再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发现火焰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更旺,该实验能回答了下列哪一个问题 ( )
A、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否同时进行
B、光合作用是否需要阳光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否是二氧化碳和水
D、光合作用是否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认识问题例:某人做了这么一个实验:①制备培养基,等量分装在试管中,并进行灭菌。②将平菇菌种经无菌操作等量接种到培养基中。③把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两个培养箱中,一个为对照组,另一个培养箱的中央放入磁铁,并按不同直径的圆周放入3圈实验组培养基(见图)。④每日做观察记录,其中包括测量菌丝的长度,观察菌丝色泽等等。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 )
A、磁场对培养基的影响有哪些
B、培养基对平茹生长有什么影响
C、磁场对平菇生长有什么影响
D、利于平菇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提出问题例:有个科学探究小组在探究冰熔化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新发现,根据课本上的数据显示,酒精的沸点是78℃,而实验中使用的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是—10℃∽100 ℃,经过调查他们确认所使用的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所使用的温度计的量程超过了酒精的沸点?请根据所学到的知识作出假设。 提出假设能力(1)假设——(2)建立假设所依据的知识——控制变量实验:如果我们假设影响事物本质或规律的因素有N个,在研究过程中控制其中的N-1个,确定其中的1个为研究对象,改变其数量,通过比较,发现是否影响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而明确该因素与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线性、非线形或无关性 例:如图,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取叶边缘呈白色的种),预选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将叶片左边用黑纸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4小时,再取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的不同部位取下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再加碘溶液
(1)将植株放在黑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
(2)A、B、C三个圆片能变蓝色的是_______ _________。
(3)比较A、B,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B、C,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A、C,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进一步证明此生理过程需要水,采用的主要措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变量实验方案的设计例:蛋黄派的包装为充气式,袋内气体鼓鼓的,
某同学认为这种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
时间的保鲜、保质。这是什么气体呢?甲同学
猜想为N2,乙同学猜想为CO2⑴请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乙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用注射器抽取气体,再将气体充入盛有澄清石灰水(或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观察石灰是否变浑浊(或变红)⑵乙同学如果正确,现象是什么。石灰水变浑浊(或紫色石蕊变红)⑶你认为充气包装时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无毒 ②不与食物反应 ③价廉易获得图像信息 例: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有着
各种联系,包括种群之间或种群内
部。如图表示鹞鹰对不同鸽群进行
攻击时成功的概率。
(1)根据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独鸽子比在鸽群中的鸽子被抓住概率小
B、鹞鹰攻击较大的鸽群时更容易成功
C、鹞鹰只攻击单独的鸽子
D、攻击成功的概率与鸽群数量成反比
(2)某科考队员在野外调查时,发现鸽子一般是成群结队,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看到了上图后恍然大悟,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______________ 。
例: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株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经过一小时测得CO2和葡萄糖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数据信息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这株植物放出C02量的多少,应选择_______两组数据。 (2) 通过分析表格,试解释新疆吐鲁番西瓜比衢州甜的原因。_____实验现象信息 例: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对校园环境中各处细菌数量进行调查:
样品采取:取三支标有①②③号码的洁净的试管,①号放在教 室,②③号放在校园草坪上,经过1小时后密封取回。
细菌培养:将①②号放在200C的环境中,③号放在250C的环境中,培养几小时。
检验;往三支试管中滴入亚甲基蓝,结果发现①号试管最先褪色,③号试管其次。
根据上面调查结果回答: (1)在_________环境中细菌含量较多。
(2)③和②试管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A、公共场所细菌含量较多
B、细菌的繁殖与温度有关
C、多进行户外活动有利于健康,因为户外没有细菌
D、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食物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例:下图是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得一瓶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下面是几位同学对该气体的猜测:小红认为该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应是H2;小芬认为该气体瓶口向上放置,应是CO2 , 小军认为既能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又向上放置,
应该是O2。
⑴你支持哪位同学的观点?
⑵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你选择的观点正确。
(简述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小军;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对于问题的评价对于设计的评价 例:物体在流体(液化和气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流体阻力。这种阻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同学猜想:流体阻力可能与运动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用弹簧秤拉一艘底面光滑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1;
2、用弹簧秤拉一艘底面粗糙的船模型在水中运动,记下弹簧秤的读数F2;
3、比较F1 和F2的大小,就能得出物体受到的流体阻力是否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请你对小刚同学的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
对研究方案的评价 例: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准备了测量食用油的密度。他选取的实验器材有:量筒、天平、烧杯。他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法: 方法一、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
3、再将烧杯中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方法二、1、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食用油 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和剩余下的食用油的总质量m2
4、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 你认为上面两种方法中,你认为较好的方法是: _____请你写出密度的计算公式_____ 对于研究结论的评价 例:芳芳自制指示剂的实验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1)上述几种花、叶或果实的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 (2)针对石蕊的中间色和碱性环境中颜色不易区分,芳芳提出“石蕊可以退休了,可用紫卷心菜提取物替代”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其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3)芳芳想用自制的指示剂较准确地测定某土壤的酸碱度,你认为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请说出理由;若不行,请给出你实验方案。 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课后探究问题:动物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李明家里养了很多金鱼,对养金鱼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平时对金鱼的观察,李明同学认为可以金鱼缸中水的含氧量与金鱼寿命有密切关系。请你与李明同学一起来探究。 (1)提出问题: 动物(金鱼)寿命与哪些因素有关? (2)你的假设- 金鱼的寿命与金鱼缸中水的含氧量有关 (3)实验设计: ①取3个金鱼缸(编上1、2、3号),加入等量水,各养入5条个体状态相似的等龄金鱼本实验中的主要变量是 。 ②请你设计出如何使3个金鱼缸的水中的含氧量各不相同


③培养观察,记录所有金鱼存活时间。 (4)结果分析:比较各缸金鱼存活时间的差异,分析含氧量与寿命的关系。知道了这个实验结果对李明养金鱼有什么帮助? 李明可以根据实验结果提供给金鱼合适的氧气条件,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