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2 21:04:12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一课时1889~1927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被捕。28日慷慨就义。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时代背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互相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交流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语。
自学提示生字籍 屉 怖 瞅 魔
胖 刑 哼 峻 残
匪 窝 啃 舅词语军阀 僻静 恐怖 绞刑
宪兵 肥胖 苦刑
舅老爷 娱乐场 押下去词语理解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轻易:本课指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门来。 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沉着: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1.标注自然段。
2.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的哪些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自读要求作业 1.熟读课文。
2.会写14个生字。
3.填空。
《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_______,写于______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文章写的是________的事,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记叙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十六年前的回忆 第二课时被捕前 ●“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李大钊被捕之前局势非常危急表现在哪些地方?
●从第7自然段父亲的话中的两个问句可以体会到什么?
●烧掉文件书籍、张作霖要派人搜查、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 ● 1947年,承接第一节,引起下文的回忆。 ●父亲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安全和生命更重要,体现了一个革命者的坚决无私和大无畏精神。 1947年坚决无私大无畏被捕时 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
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你从
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8自然段写到“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敌人还没进屋就先放枪,而且是纷乱的喊叫,可以看出敌人是虚张声势。而“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的“不慌不忙”与敌人的来势汹汹形成了鲜明对比。虚张声势鲜明对比 来的人“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他们每人拿着一把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仅仅是父亲和“我”两个人,敌人却如此兴师动众,也是鲜明的对比。鲜明的对比 那些便衣、侦探的态度也和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方是“粗暴的吼声”“满脸横肉”“冷笑着”。而第17自然段里写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因为他明白,对他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这也是鲜明的对比。鲜明对比 通过对比,体会到李大钊作为
革命者的镇定从容和大无畏精神。被捕后 ●“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父亲是什么样子的?他说明了什么?
●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说明了什么?
●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一方面说明李大钊对亲人被捕早已预料,更重要的说明了他对革命事业的爱,超过了对亲人的爱,正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使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种力量就是“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这种力量支持着李大钊同志跟敌人斗争,使他表现的无比坚强、沉着。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头发”——李大钊经受敌人的残酷折磨。 “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父亲对敌人的无所畏惧和对亲人的爱。 无所畏惧爱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安定”——不动摇。文中表现出李大钊不为私情所动摇。“沉着“——从容镇定、不慌不忙,文中表现出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无所畏惧、镇定自若。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 ●“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 ●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  ●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向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愿革命到底。 ●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请在文中找出和下列句子相对应的句子:c: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去买东西,直到夜
里还不见回来。a: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b: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
到火炉里去。(开头段)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结尾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前后照应首尾照应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前后照应的好处: 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深刻。 ●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 ●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
●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顽强斗争、坚贞不屈作业1.把自己的感想写在小本本上。
2.查找其他革命烈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