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的春节》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2 21: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六下
6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3.学习按一定顺序,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 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领悟传统文人画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为了突出北京的春节而采用的语言风格,学习他按一定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素材】
1.搜集关于老舍的资料。
2.搜集关于春节的谚语,歌谣,对联等。
3.搜集关于各地过得春节风俗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谣导入,激发气氛。 
1.播放《小孩小孩你别馋》。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同学们,你们对春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将学生带入到春节的热闹气氛中,让学生回忆起心中最美,最深的片段。)21·cn·jy·com
2.现在,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进老北京的四合院、大街小巷,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中国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3.老师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课件出示)
2.教师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然后范读课文。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感觉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教师指导重点生字和词语。(课件出示)
(1)指名读。(课件出示)
(2)教师正音,指导书写。
(4)生齐读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1.认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不懂得词语或句子划下来。
先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通过读课文,了解了哪些原来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课件出示)
例如:腊月:农历的十二月。
初旬:一个月分成三旬,上旬、中旬、下旬。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的十天。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例如:空竹:了解空竹的种类,玩法,声音等方面的知识。
逛天桥: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北京的天桥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的天桥有河流也有人行桥,所以叫做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此卖艺,有很多北京的小吃,说书艺人以及买卖各种玩具,用具等东西的地方。21教育网
2.速读课文。体会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课件出示)
学生对哪些最感兴趣?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提示按时间顺序来完成表格)
(1)学生自己绘制表格,老师在旁边对特别学生可以适当的指导。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表格项目:时间 风俗习惯 (表格略)  21cnjy.com
(2)汇报交流。  
①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同学边听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一起讨论。
②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课件出示)
四、小组合作,研读段落。
同学们将课文读顺后,老师给个小组分派具体要求:
第一、二自然段:由两个小组进行仔细研读,并总结腊八的风俗习惯。看哪个小组总结更好,老师板书。(课件出示)www.21-cn-jy.com
第三自然段:指名一位平时调皮的同学读,读出孩子们过年最感兴趣的欢庆气氛与心情。
第四日然段:指名一位老成的同学读出大人的责任感。
第五自然段:由两个小组仔细研读,总结小年的具体风俗习惯,老师和同学们判断哪个小组总结的更好,老师板书。(课件出示)2·1·c·n·j·y
第六自然段:指名一位声音洪亮的同学读出人们过年之前的忙碌情景。
第七自然段:由两个小组仔细研读,总结除夕的风俗习惯,老师和同学们判断哪个小组总结的更好,老师板书。(课件出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八、九、十自然段:由两个小组仔细研读大年初一的风俗习惯,老师和同学们判断哪个小组总结的更好,老师板书。(课件出示)21·世纪*教育网
第十一、十二自然段:由两个小组仔细研读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老师和同学们判断哪个小组总结的更好,老师板书。(课件出示)www-2-1-cnjy-com
第十三自然段:全班齐读,年末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四、好词好句,全班品鉴。
研读的小组将本小组研读的自然段中的好词好句划出来,请全班同学品鉴。(课件出示)
五、当堂作业,反馈检测。
同学们将品鉴的好词好句,进行摘录并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回顾大意。
1.检查读音,指名读。(课件出示)
2.教师听写字词。
3.指名回答课文写的主要内容。
二、熟读赛读,体会“年味”。
1.教师谈话过渡: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今天来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来体会他笔下“北京的春节”。
2.教师范读优美句子。
3.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4.教师指名读。
5.学生分小组比赛读。
6.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让学生找出文中具体描述春节风俗的语句,说说体会。
7.学生集体交流。
8.师生共同品味重点句。(课件出示)
9.教师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三、时间顺序,读写结合。
1.学习老舍先生的写作顺序,先来说一说,你的家乡是如何过春节的。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
3.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春联5副。
3.课下读老舍的散文。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
开始 结束
节日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主要活动 腊八粥 爆竹烟火 酒肉香味 悠闲娱乐
气氛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教学反思
示例:本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活化,具有浓浓得北京味。对北方的同学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对南方同学理解就稍显困难。所以我让班里的同学都写写自己家乡的风俗以及独特的风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当然,本课一篇优美的散文,但由于时间限制,我对不同地方的同学的春节习俗没有更好的展示,以后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