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部编版版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教学目
导入新课
在正面战场,中国军人英勇献身,用血肉之躯筑成抵御外来侵略的长城,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一、平型关大捷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开进,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日军乱做一团,死伤惨重,八路军冲杀下去,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林彪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地雷战
麻雀战
夜袭战
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简述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抗战路线不同,依靠 的武装力量不同,战场区域不同,抗战的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会战,打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基本是游击战和运动战。
联系: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在战略防御阶段,如果没有国民党正面战场 的积极抗战,就不会有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相持阶段的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若没有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和牵制日军,正面战场的抗战就不会坚持到底,战略反攻也不会很快到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三.百团大战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百团大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
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B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3、 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聂荣臻 B、徐向前 C、彭德怀 D、邓小平
4、抗战老兵张步峰曾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血战卢沟桥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C
D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
材料二: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是发生于哪一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战役发生于哪一年?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 什么历史意义?
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李宗仁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940年 彭德怀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敌后战场的抗战
平型关大捷
概况:1937年9月 林彪
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概况:晋察冀、晋绥、晋冀鲁、山东、苏南等
政策:实行减租减息
百团大战
发动者:彭德怀
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及日伪据点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时间:1940年 地点:华北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史实及历史意义。
2、掌握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的史实。
3、体会中国军民坚强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学习重点: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学习难点: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自主学习:
(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大小字图文结合,在课本上勾划,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
知识点一:平型关大捷
1、找出平型关大捷爆发的时间、部队、指挥者、结果。
2、找出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知识点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找出敌后战场建立了哪些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的总后方是在哪里?
找出人民游击战争的战术有哪些?
找出为了巩固敌后战场,争取抗战胜利中共制定了哪些政策和措施?
知识点三:百团大战
1、找出百团大战发动的目的、时间、指挥者、地点和主要目标。
2、找出百团大战的结果和历史意义。
二、合作探究:
1、讨论:简述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2、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
课堂检测:
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 徐州会战 D. 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绘的是1940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 )21cnjy.com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3、 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聂荣臻 B、徐向前 C、彭德怀 D、邓小平
4、抗战老兵张步峰曾回忆说:“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割了多少次电线,拔了多少根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轨,在公路上挖了多少个大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血战卢沟桥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5、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21·cn·jy·com
材料二: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是发生于哪一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战役发生于哪一年?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 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1、区别:抗战路线不同,依靠 的武装力量不同,战场区域不同,抗战的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会战,打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基本是游击战和运动战。联系: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互相依存。在战略防御阶段,如果没有国民党正面战场 的积极抗战,就不会有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的迅速发展,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相持阶段的到来,在战略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的胜利,若没有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和牵制日军,正面战场的抗战就不会坚持到底,战略反攻也不会很快到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 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检测题答案:
A 2、B 3、C 4、D
5、(1)台儿庄战役 1938年 李宗仁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21教育网
(2)1940年 彭德怀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