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溶解度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 溶解度复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1-23 15:3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__ 《溶解度》_____ __________
主备人
课 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饱和溶液、溶解度概念及溶解度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基本概念。初步形成辨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和使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基本技能。了解浓溶液、稀溶液及其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有关溶液饱和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建立起提出问题-初步探究-获取知识-实践运用的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重点
认识饱和溶液、溶解度概念及溶解度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基本概念
难点
溶解度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浓溶液、稀溶液及其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导 学 过 程
考点梳理,要点识记
知识点一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⒈概念: 在 下,向 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当溶质 ___ 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⒉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a.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b.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⒋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浓溶液 是饱和溶液
②稀溶液 是不饱和溶液,如20℃时,100g中溶解0.17gCa(OH)2就不能再溶解了,溶液中的溶质含量很少,是稀溶液,但却是饱和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种溶质(同一溶剂中)的 溶液要比它的 溶液浓(填饱和或不饱和)
知识点三 溶解度
⒈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 ②标准:100g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 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含义:
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2)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_____、______的性质(种类)?②______。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_____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_;?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_______。
(3)溶解度曲线
例: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t3℃时A的溶解度为 。
P点的的含义: 。
N点为t3℃时A的 溶液,可通过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④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⑤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⑥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
⑦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
⑧除去A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
⒉气体的溶解度
⑴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_____)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______)
分析: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自动喷出原因是
喝了汽水会打嗝原因是
典型例题精析
【例1】20℃时,食盐的溶解是36g,它的含义是( )
A. 20℃时,136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B. 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食盐
C. 20℃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D. 20℃时,100g饱和食盐水中含有36g食盐
【总结】固体溶解度四要素(1)定温;(2)定溶剂100g;(3)饱和状态;(4)单位是“g”.
【例2】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C、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
【例3】图7-5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X溶液   B.Y溶液    C.Z溶液    D.X、Y溶液
【例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例5】 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20℃时,______(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右图2中M点表示______; (3)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
作业:《学在荆州》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一、复习基础知识
二、例题
三、本节小结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比较多,所以同学们要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抓住概念的关键,应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