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利用[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利用[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4-29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利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土壤是由矿物质、腐殖质、水和空气等不同物质混合构成的,土壤中还有大量生物。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土壤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会使土壤水分、空气和养分状况产生很大差异。
3.了解土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土壤形成过程中腐殖质积累越多,土壤越肥沃。
4.了解土壤有多种多样的用途,土壤与地球上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土壤的组成
教学难点: 土壤的组成
教学过程:
覆盖在陆地表面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重要条件,它人类及地区上的生物息息相关。那么,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哪些条件呢?
提出问题,引入课题:①土壤中有空气吗?(放入水中)
②土壤中有水吗?(加热试管中的土)③土壤中有有机物吗?④土壤中有无机盐吗?
一、土壤的组成
实验1:观察土壤,土壤中有什么?
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 实验结果
土壤中有生物吗? 取一土壤的典型样品,仔细观察,并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寻找土壤中有无生物 发现有蚯蚓等生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小生物
土壤中有空气吗? 取相同形状、体积的土壤和铁块,分别放置于两只完全相同的大烧杯中,分别标记为A、B;向A、B中注水,直到水面恰好将土壤块和铁块全部浸没为止 A烧杯中注入的水比B烧杯中注水量多
土壤中有水吗? 取少量土壤,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试管壁有水珠生成,试管口有雾状水蒸汽
土壤中有有机物吗? 将一定质量的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待土壤冷却时,再用天平称量 土壤能燃烧,冷却后称量,发现土壤质量减少
土壤中有无机盐吗? 将燃烧后的土壤放到烧杯中,加足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然后让它慢慢沉淀下来;提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后蒸发 土壤中有不溶于水的无机盐;蒸发后的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
结 论 土壤中有土壤生物、空气、水、有机物、不溶于的无机盐、可溶于水的无机盐、……
观察记录:
微小生物 蚯蚓、蜗牛、多足纲动物(西瓜虫)、苔藓、菌类等
固体物质 矿物质、腐殖质、岩石风化铝硅酸盐、氧化钙等
液体物质 水
气体物质 空气
在土壤固体颗粒物之间有许多的空隙,是水和空气存在的地方。土壤中的各种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比例。通常在土壤中,固体物质和空隙的体积各占一半。在土壤的固体物质中,矿物质的质量占95%左右,其余的是腐殖质。
图示:
结论:土壤是有矿物质、腐殖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其中,腐殖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土壤中的矿物质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它们就是土壤中的颗粒物。将土壤分为三种
砂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砂土
粘粒较多的土壤称为粘土
砂粒、粘粒比例适中的土壤称为壤土。
多媒体
活动:三类土壤颗粒组成的比较
小资料:土壤的质地
风化因素主要有自然外力(风力、水流外力、水形成冰产生的外力)、热胀冷缩、植物和动物的作用等。
思考:岩石是怎样变成土壤的?
①风的作用:风将砂粒刮起来,碰撞岩石,久之,岩石被慢慢地磨损,有了裂缝,最后破裂成小碎块。
②流水的作用:流水能促使大块岩石裂成小块。
③冷热交替的作用:炎热的太阳会使岩石变得很烫,此时若气温下降,岩石会爆裂。
事例:修栈道。
④冰能裂石:雨水积聚到岩石的缝隙里,如果气温降低到0℃以下,水就结冰,体积增大,从而使岩石块。缝隙加大,最终裂成小碎
⑤生物的作用:种类繁多植物和动物等生物的作用下,岩石也会碎裂成石块等。
二、漫长的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形成示意图:P100
从岩石到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及其复杂的过程。即存在岩石从大到小的过程和有机物在岩石颗粒俭的积累过程。
1、风化:自然外力--风力、水流外力、水形成冰产生的外力;
热胀冷缩--骤热骤降使岩石爆裂
植物和动物的作用
2、植物和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是土壤腐殖质和有机物的重要来源。
3、
矿物制由岩石分化形成,腐殖质是由死亡的生物残体分解转化而成。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主要标志是:腐殖质等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土壤越肥沃,表层蚯蚓的数量就越多。
课堂讨论1:
“滴水穿石”是不是有风化的含义?地震、火山活动、植物生长有没有风化的意义呢?……
课堂讨论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情景在现代是很难见到了。目前,有许多人出于种种目的,肆意破坏土壤,请列举破坏土壤资源的事例。并请提出两条保护土壤的措施。
思考:P102.2土壤颗粒的团粒结构。
三、土壤的多种利用
土壤的形成目前还在正常进行,土壤形成的速度极其缓慢--注意保护耕地。
P101
小资料:我国的耕地——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