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1-23 18:20:20

文档简介

课题2原子的结构(1)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认识原子的方法。
3.知道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特点,前18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
4.知道典型原子(稀有气体、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原子的构成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构成原子粒子之间的关系,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认识。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相关内容。
1.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粒子吗?如果能分的话,它会分成什么?
2.原子是居于原子中心的 与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每个质子带 ,每个电子带 ,中子 。
3.原子为何不显电性?
4.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
5.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 ,离核越远,电子能量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次之为 ,依次类推为 ,离核最远的也叫 。其电子数不超过 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不超2个)。
6.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化学性质 ,这种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合作探究】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能否再分呢?
2.分析P53表3-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
(2)在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有何关系?
(3)不同原子之间的有哪些区别?
3.观察下表,质子、电子、中子在电性与电量上有何区别?
粒子
电性
电量
质子
带正电
1个单位正电荷
电子
带负电
1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
中性
不带电荷
(1)质子、电子、中子在电性和电量上有何关系?
(2)原子核电性与电量决定因素?
(3)为什么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如何?
(2)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运动离核远近的依据?
(3)原子中,离核最近是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为?离核最远的是最外层,最外层上电子数不超过几个?(如果只有一个电子层呢?)
2.请指出下面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3.请观察下列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P54图3-12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1)稀有气体、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何规律?
(2)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指的是?
●诊断练习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3.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结果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氦核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
B.相对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金原子核带负电荷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填序号)
①电子 ②质子 ③中子 ④原子核 ⑤原子 ⑥分子
5.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请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上述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空气成分的是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4)会在电压下定向移动的微粒 ,(5)质量最小的是 , (6)在同一分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6.直到19世纪末,人们还认为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后来,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精密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条件。能有力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能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
●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
4.②④ 。
5.(1) 分子、原子 ,(2) 分子,(3) 原子 ,(4) 质子、电子 ,(5)电子, (6) 质子和电子。
6.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现代原子能的利用(或原子弹爆炸、核裂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1)当堂达标题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 D.质子数
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4.反质子、正电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分别与质子、电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欧洲的科研机构曾宣称已制造出了反氢原子,那么,根据你的理解,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两个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5.美国铱星公司(已破产)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原本准备发射的卫星数目恰好与铱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相等,下列关于铱原子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B.铱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中子数为77
D.卫星通讯需要依靠铱原子
二、填空与简答
6.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里。
氧化汞 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
分解为氧 和汞 ,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而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氧 的内部中心有1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 ,核外有8个 作高速运动。实验证明: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但 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不带电, 带1个单位负电荷。整个氧 不显电性。
拓展与提升
7.近代著名化学家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有人对其观点作了如下修正,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能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探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曾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有不同的看法。他反问道:“如果物质是由单个的粒子组成的,那么把这些粒子聚合在一起的是什么?”你能对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作出回答了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A 4 B 5 A
二、填空与简答
6. 分子 , 分子 原子 原子 , 原子 , 原子 分子 。 原子 原子核 , 电子 。 质子 , 中子 , 电子 。 原子 。
拓展与提升
7 D
8.把这些微粒聚合在一起一定有力的作用,这些力在化学里有很多种,如: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可以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获得结论)
只要答对一点即可。
课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
课型
新授
编者
电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一种模型化认识原子的方法。
3.知道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特点,前18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含义。
4.知道典型原子(稀有气体、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
过程与
方法
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

初步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教学难点
构成原子粒子之间的关系,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认识。
教学用品
仪器
……
药品
……
其它
课件,模型。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播放: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原子还能否再分?
学生欣赏视频,产生解决问题的念头,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原子结构的学习欲望。




自学课本,完成相关内容。
1.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的粒子吗?如果能分的话,它会分成什么?
2.原子是居于原子中心的 与
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每个质子带 ,每个电子带 ,中子 。
3.原子为何不显电性?
4.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
等于 。
5.科学研究表明,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 ,离核越远,电子能量 。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 ,次之为 ,依次类推为 ,离核最远的也叫 。其电子数不超过 个(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不超2个)。
6.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化学性质 ,这种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学生阅读、勾划,完成相关内容,并组织学生自查、互查。
引导学生自学,形成初步感知。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能否再分呢?
知识点1:原子的构成
问题1原子能否再分呢?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电子
问题2分析P53表3-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原子
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0
1

6
6
6

8
8
8

11
12
11

17
18
17
(1)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吗?
(2)在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有何关系?
(3)不同原子之间的有哪些区别?
问题3观察下表,质子、电子、中子在电性与电量上有何区别?
粒子
电性
电量
质子
带正电
1个单位正电荷
电子
带负电
1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
中性
不带电荷
(1)质子、电子、中子在电性和电量上有何关系?
(2)原子核电性与电量决定因素?
(3)为什么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知识点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视频播放:核外电子分层排布flash动画(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问题1(1)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如何?
(2)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运动离核远近的依据?
(3)原子中,离核最近是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为?离核最远的是最外层,最外层上电子数不超过几个?(如果只有一个电子层呢?)
问题2请指出下面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
问题3观察下列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P54图3-12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1)稀有气体、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何规律?
(2)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指的是?
观看原子爆炸的视频,可见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粒子,还可以再分。
指导学生观察P53图3-9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并结合教材阅读归纳出原子的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观察表格,分析、交流、归纳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小结:(1)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氢原子不含中子。
(2)在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与中子之间不一定相等。
(3)不同原子之间,质子数、电子数不相同。
明白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性质,是学习好原子结构的钥匙。
学生认真观察表格,小组合作、交流自己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弄清三种粒子的基本性质。
小结:(1)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与电子之间,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的电性与电量由质子决定。
(3)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几个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组间交流,形成初步认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小结:
(1)在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小的多,只有原子体积人几千亿分之一。
(2)多电子的原子中,离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能量高。
(3)原子中,离核最近为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为三、四、五、六、七层。电子层最多为七层。
离核最远的叫最外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电子层不超过2个)。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更为了简明、方便的表示原子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采用宏观模型表示原子的构成,我们引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
结合问题,引导细读教材P55第一段。然后,小组讨论,展示交流。
小结:
(1)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氦为2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这种结构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都趋于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
(2)原子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的结构(只有一个电子层时,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被指为相对稳定结构。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2.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 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③带负电荷 ④不显电性 ⑤不能再分 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 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3.卢瑟福在测定原子构成时做了如下实验:取一极薄的金箔,用一高速运动的氦核射击,结果发现大多数氦核通过了金箔,极少数氦核发生偏转或被弹回。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A.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结合排列
B.相对于金原子而言,金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D.金原子质量与氦核质量相当
4.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 ②④ 。(填序号)
①电子 ②质子 ③中子 ④原子核 ⑤原子 ⑥分子
5.我们已经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请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上述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空气成分的是 分子、原子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分子,(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原子 ,(4)会在电压下定向移动的微粒 质子、电子 ,(5)质量最小的是 电子,(6)在同一分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质子和电子。
6.直到19世纪末,人们还认为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后来,生产技术的发展为精密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条件。能有力地证明原子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能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现代原子能的利用(或原子弹爆炸、核裂变) 。




书面作业:P58 2(1)(2) , 3
课外作业: 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