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2.掌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黄金搭档广告
想一想
“钙”、“锌”
指的是什么?
一、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A
1
0
1
氢原子B
1
1
2
氢元素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怪现象”?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碳原子A
6
6
12
碳原子B
6
7
13
碳元素
你能总结出元素的定义吗??
一、元素
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
元素的概念
质子数都是6的原子
总称为
碳元素
质子数都是8的原子
总称为
氧元素
观察:不同种类的原子的特点
一、元素
质子
数
中子数
钠
11
12
镁
12
12
问题:区分钠元素和镁元素关键看什么?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
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
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
(1)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硫中含有硫和氧两个元素。
(3)氧化汞是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
判断正误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
原子
概念
区别
使用范围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想一想
水由什么组成?而水分子由什么构成?
组
成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物质由元素来组成;
构
成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来构成
氧化汞
水
HgO
CO2
二氧化碳
1、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6、氧化汞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2、氧化汞是由一个汞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4、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组成
H2O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物质
元素
分子
原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
破
裂
构
成
组
成
构
成
宏观概念
微观概念
构
成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
三、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讨论: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反生了变化?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O2)
(SO2)
点燃
课本P59讨论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O2)
二氧化锰
三、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是否改变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O2)
(SO2)
点燃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H2O)(O2)
二氧化锰
微观上看: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分子的种类改变;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宏观上看:
元素的种类不变;
物质的种类改变
即:
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注意:不是体积分数
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
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生物细胞中的元素
生物细胞中各元素含量前三位是:
氧>碳>氢
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总结:
物质
分子
原子
离子
构
成
元素
组
成
物质组成的多样性课题
课题
元素(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2)掌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改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及联系。
教学难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的联系。
教学用品
仪器
药品
其它
学案、课件等
环节
教
学
问
题
活
动
设
计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情景创设】现在
初三年级的笑笑同学最近腿老抽筋而且上体育课时膝盖痛,都跑不动。针对笑笑的情况医生确诊她是缺“钙”,请你为笑笑建议缺“钙”吃什么好呢?讨论回答:
思考:请思考:几种食品名称中的“钙”、“锌”
指的是什么?(分子,原子,还是……?)
激活课堂,引入主体交流讨论,学生的意见不完全一致,有说分子的,有说原子的,还有说元素的。其中的“钙”、“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元素。那么什么是元素呢?
自主学习
问题1:什么是元素?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会不会发生变化?问题2:目前发现的元素有多少种?按质量分数计算,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是那些?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什么?好按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问题3:元素的种类和化学性质分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问题4:元素和原子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学生阅读圈划。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探究与交流探究与交流
知识点1:元素的概念【复习旧知】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设问)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投影)介绍几种原子。原子名称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101氢原子112碳原子6612碳原子6713问题1
上述每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填空】两类原子的
相同,
、
不同。质子数为1的一类氢原子宏观上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碳原子宏观上称为
。问题2
什么是元素?
问题3
元素的种类是由什么决定的?【例题1】(2016 齐齐哈尔)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知识点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过度】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们再来看元素有哪些特点。问题1
元素有哪些特点?它与原子有哪些区别?
问题2
怎样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它与用原子描述物质的构成有哪些区别?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 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①水是由1个氧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例题2】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2个氢原子
B.一个氢分子
C.氢元素
D.2个氢元素【归纳】分子、原子、元素、物质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点3
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是否变化【知识回顾】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在化学反应中那些微粒发生了变化?哪些微粒没有变化?
问题 根据P59页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题3】(2016 宜昌)宜昌“富硒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知识点4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物质的种类很多,但是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这一百多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差别很大。阅读课本60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问题2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居前四位的元素?问题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59页内容,并结合学案表格,所列的2组原子,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小组展示。
【方法指导】(1)两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质子数为1的一类氢原子宏观上称为氢元素;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宏观上称为碳原子。(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归纳】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答案】B根据提出的问题及学案上的表格,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展示。教师点播。【方法指导】由元素的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而原子是一个微观的粒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方法指导】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素组成,元素是从宏观上描述物质的组成,而原子是从微观上描述物质的构成。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错误。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②错误。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两种元素组成。③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C学生回顾知识,回答问题。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成为新分子或构成物质。
在化学变化中变化的是分子,原子不变。根据提出的问题及学案上的表格,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展示。【方法指导】由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只是分子分解成了原子,而原子不会再分解,只是重新组合而已;所以,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原子的原子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答案】C根据教材图3-17和
“资料卡片—生物细胞中的元素”,以及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展示、归纳之【方法指导】(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2)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梳理整合
元素原子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区别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适用范围应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原子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粒子
诊断练习
1.(2016 湘西州)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3.“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0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4.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5.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1)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3)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教材P65页习题1
教后反思课题1
元素(1)
当堂达标题
选择题
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这里钠、钾、钙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4.下列对元素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的一类原子
C.中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
D.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一类原子
5.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哪些粒子数密切相关(
)
A.质子数、中子数
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6.我国“化学”一词最早出于《化学鉴原》(1871年)。该书把一种元素翻译为“矽(xi)”。在地壳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现代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锡
B.硒
C.氧
D.硅
7.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能分成原子
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有元素的原子,其原子核内含有21个质子,31个种子,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1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液氧
B.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
D.二氧化锰
9.下列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B.白糖溶于水得到糖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较大
D.你经过肯德基门口时,会闻到阵阵烤翅膀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②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③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④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元素组成;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与简答
11.二氧化碳(CO2)是由
和
组成的,共有
种元素。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共有
种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12.过氧化氢(H2O2)是由
和
组成的,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
和2个氧
。
三.拓展与提升
13.从元素、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选择合适的概念填空: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数,决定同一元素中不同原子的是
数。
(2)氧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分子、原子核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氦气是由氦
直接构成的。
(4)在原子中
不带电,1个
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B
6、D
7、B
8、A
9、A
10、A
11、碳元素、氧元素、2、碳原子、氧原子、2、3
12、氢元素、氧元素、原子、原子
13、(1)质子、中子
(2)分子
(3)原子
(4)中子
电子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2.掌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
●学习重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及联系。
●【自主学习】
1.元素是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
,元素也不会
。
2.现在发现的元素有
种,按质量分数计算,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生物细胞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
。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其次是
。
3.
决定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密切相关。
【合作探究】
(一)元素的概念
【分析思考】观察、比较下表中两种碳原子和两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
1
0
1
氢原子
1
1
2
碳原子
6
6
12
碳原子
6
7
13
归纳:1.两类原子的
相同,
、
不同。质子数为1的一类氢原子宏观上称为
;质子数为6的一类碳原子宏观上称为
。
2.元素的概念:元素是
。
3.元素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
【例题1】(2016 齐齐哈尔)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区别
_______种类,_________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__________种类,__________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____________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______________
实例
水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一个水分子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
联系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原子是体现元素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题2】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
A.2个氢原子
B.一个氢分子
C.氢元素
D.2个氢元素
(三)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是否改变
【小组讨论】根据P59页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1、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即在化学变化中,改变的是
,不变的是
。
2、结论:化学反应前后,
改变,
、
不变。
【例题3】(2016 宜昌)宜昌“富硒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小结:
(1)微观:氧气是由_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2)宏观:氧气是由______组成的,铁是由___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组成的。
分
子
元素
物
质
原
子
离
子
【应用】水是由
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
1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诊断练习
1.(2016 湘西州)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
A.氧
B.硅
C.铝
D.铁
3.“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0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4.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和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不同是(
)
A.
核内质子数目
B.
核内中子数目
C.
核外电子数目
D.
相对原子质量
5.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
学习感悟
参考答案
【例题】1、B
2、C
3、C
诊断练习
1、D
2、C
3、B
4、A
5、(1)错;应为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或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错;应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3)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