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一夜的工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2.体会课文透露出对周总理崇敬爱戴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用词确切,说话得体,记叙真实生动感人。
3.学会生字、新词,体会课后第三题三个重点句的意思,用“简单、简朴”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具体分析,进而感受到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感受到周总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
【教学素材】
1.查找周总理夜里工作的图片。
2.搜集周总理一天的工作资料。
3.制作PPT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1课时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文学评论家、诗人何其芳同志写的文章,题目叫一齐说(教师揭题)。(课件出示课题、图片)
这篇文章是何其芳民志亲自陪周总理审阅稿子,亲眼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那么,他这“一夜的工作”是怎样的?我们还得来读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问题。(课件出示)
分别找出描写周总理工作多、认真、时间长、生活简朴、事物简单的句子,写写自己的体会,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2.学生批注、讨论。
3.交流:(课件出示)
工作多: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的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认真: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时间长: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简朴: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简单: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每一句话让学生谈感受,带感情朗读。
4.这是怎样的一夜啊?这一叠厚厚的文件,摆在总理的面前,重大的问题,棘手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总理去思考,需要总理决定。如果你就是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你会对总理说些什么?
学生畅谈。
5.当作者亲眼目睹这一切后,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想到了什么呢?自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一说从中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最后两段)
学生谈感受。
这两段应该怎样读?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出示)朗读这两段话时,情感应(亲切、激动),语调应(越来越低沉、越来越高昂)。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把这些发自内心、振奋人心的话语烙在我们的心坎上吧!谁想骄傲、感动地告诉全世界,我们有这样的一位好总理!
指名读。
三、拓展延伸
1.同学们,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生病的那最后一段日子吧。
(课件出示)“周总理生命最后一段日程”进一步感受周总理工作的繁忙与劳苦,激发学生的敬佩、爱戴之情。
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至27
日(此时总理已身患重病)
下午3
时:
起床
下午4
时
:
与尼雷尔会谈(五楼)
晚7
时:
陪餐
晚10
时:
政治局会议
晨2
时半
:
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7
时:
办公
中午12
时:
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的王后
下午2
时
:
休息
四、交流收获
总理这样的工作,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个晚上都是这样工作的,总理真是由于这样积劳成疾,犯了肝癌,于1976年9月9日这一天与世长辞了,终年才70多岁,记得有一个著名作家说过:世界上休息得最少、最少的,就是我们的总理,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下一代深深地赞颂。同学们你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想要说些什么吗?请你们谈谈说出来吧!(音乐声中,学生根据提示抒情。)(播放音乐)
五、布置作业(课件出示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2.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读了本课,你想对总理说什么?写在小作文本上。
板书设计
任务重
工作劳苦 时间长
13.一夜的工作 很认真
陈设
生活简朴
食物
【教学反思】《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劳苦”和“简朴”的语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旁边做好批注,然后与作者的“扮演者”谈感受,使学生在谈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读者”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再激情朗诵,学生们发自内心的震撼把课堂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