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滨孙漂流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3 20:5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
教材分析:
《鲁滨孙漂流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新课程标准,作为一篇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即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突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www-2-1-cnjy-com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而且课文是原著的缩写,所以要对《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进行充分的阅读。把握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2-1-c-n-j-y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早已读过《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对书的内容有所了解并很感兴趣。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天性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读的过程中写下自己的见解,使学生能做课堂真正的主人。21*cnjy*com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了解鲁滨孙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以及他是怎么克服困难的,从中受到启发。【来源:21cnj*y.co*m】
(3)摘录《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精彩句段,写一写心得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大胆地发表自己读文后的收获,通过学生提出质疑、集体的交流,反馈中了解故事梗概,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出处:21教育名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激发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的浓厚兴趣。【版权所有:21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摘录精彩片段,理解具有启迪意义的语句。
(2)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教学准备:简单课件,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书本中的插图,仔细观察图上的这个人,说说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导出《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板书课题。
3、让学生交流资料:作者和作品的简介。
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1、朗读课文中的词组。
2、梗慨这部分讲了一件什么事?
3、引发质疑;同学们能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心中的疑问吗?
4、筛选问题。
(1)鲁滨孙漂流到荒岛上遇到什么的困难?(2)他是怎样克服困难的?(3)从鲁滨孙在岛上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反映他怎样的品质?(4)鲁滨孙漂流到怎样的荒岛?21教育网
三、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阅读梗概,填表格,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展示交流,研读理解。
1、投影出示表格,学生汇报表格所填内容。
2、对比看看,说说发现到鲁滨孙的什么特点?
3、学习了梗概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引导点拨,拓展思路
1、点拨鲁滨孙在遇到没有房子住的困难时是怎样解决,找出有关句子,就句子质疑、点拨、体会。
2、体会鲁滨孙遇到其他困难时是怎样解决?说说你的体会。
六、自主阅读精彩片段,在内容的旁边写下你的批注,哪些句段精彩?它的精彩表现在哪?
七、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见解 。
八、引导点拨,拓展思路。
1、鲁滨孙面对忧郁、寂寞的生活,他到底采用什么办法把它解除?
2、读好处和坏处部分,领会用词的准确,就句子质疑、点拨、体会情感。
3、练习感情朗读,在读中悟。
九、总结归纳,学习写法。
十、知识延伸。
1、鲁滨孙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
2、看“关于制罐子”的精彩片段,教师讲原著的一些情节,引导学生课外读原著。
3、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十一 、检测提升
十二、作业布置
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可以准备向别人提出问题,或摘录有意思的句子,也可以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或者写一写读书体会,为班级读书会作好准备。21cnjy.com
2、推荐阅读《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3、假如鲁滨孙回到英国,他的经历引起轰动,各大媒体争相采访,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了解些什么?请把你的采访过程写下来。 www.21-cn-jy.com
附板书设计:
16*《鲁宾孙漂流记》
笛福
梗概
住所 食物 安全 孤独
(毫不畏惧 聪明能干 机智勇敢)
精彩片段
生活状况:忧郁 寂寞 工作吃力 缺少东西
理性思考:幸与不幸 对照好坏 知足安命 聊以自慰
(积极乐观)
教后反思: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21·cn·jy·com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本课是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再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小组合作交流,老师适当的点拨,从而理解重点部分第二至八自然段,知道鲁滨孙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最后,交谈一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在学习精彩片段部分,老师放手让学生边读边作批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1·c·n·j·y
  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熟悉鲁滨孙战胜各种困难的经历。因此,应让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部分,练习讲述鲁滨孙荒岛生存的故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
  另外,《鲁滨孙漂流记》属于历险小说类。记叙探险、历险的故事,以“险”扣人心弦,情节跌宕曲折,向来拥有众多的读者。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奇”与“险”相结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魅力。我充分利用课外语文资源,学完课文后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向学生推荐《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等,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