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运动和力综合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运动和力综合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7-17 14: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运动和力综合复习
(一)知识结构图:
1. 力:(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单位:牛(N)
(3)作用效果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测量
(6)力的表示方法
2. 力的种类:
(1)重力
(2)摩擦力:
4. 二力平衡:平衡态→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应用
5.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
6.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科学量与其单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 速度——米/秒 (B) 力——千克 (C) 力——牛 (D) 路程——米
2.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为………………………………… ( )
(A)4牛 (B)40牛 (C)400牛 (D)4000 牛
3.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13.一
4.托起下面几个物体时,所用的力哪个最接近1牛( )
(A)一颗黄豆 (B)一个大鸡蛋 (C)一瓶汽水 (D)一辆自行车
5.在下列计算质量为5吨的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G=mg=5×9.8N/kg=49N (B)G=mg=5kg×9.8N/kg=49N
(C)G=mg=5kg×9.8=49N (D)G=mg=5kg×9.8N =49N
6.F1和F2的大小如图所示,在比较F1和F2的大小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B)F1=F2,因为F1和F2长度相等
(C)不能比较,因为图中没有表明一个单位长度表示多大的力
(D)以上说法均不对
7.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雷雨天看到的闪电 B.“神州6号”飞船飞向太空 C.桃花开了 D.植物生长
8. 自今年5月1日起,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正式实施。下列各项交通规则中,不是为了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是( )
A. 转弯时,机动车应减速慢行 B. 车辆快速行驶时前后要保持车距
C. 车辆要靠道路的右侧行驶 D. 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系上安全带
9.用皮带带动的机器,工人师傅在机器的转轴处加些润滑油,而在皮带上打一些皮带蜡,这两种做法……………………………………………………… ( )
A.前者是为了增大摩擦,后者是为了减小摩擦 B.两者都是为了增大摩擦
C.前者是为了减小摩擦,后者是为了增大摩擦 D.两者都是为了减小摩擦
10 一人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N,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100N…………B. 200N C. 300N………….D. 600N
11 为了适应环境,许多的动物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后,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结构。下列事例中具有减小摩擦作用的是
A. 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 B. 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
C. 蜈蚣腹部有许多足 D. 啄木鸟有尖尖的喙
12.如图所示,电线下吊着一盏灯,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互相平衡的一对力是 ( ).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灯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
D.电灯的重力和电灯对地球的吸引力\
13.在研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实验中,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让 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滑下,分别进入毛巾、木板和玻璃铺着的水平面,可以观察到的现 象是( )
(A)小车在三种物体表面上通过的距离相等
(B)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速度由小逐渐变大
(C)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小车在玻璃上通过的距离最长,在毛巾上通过的距离最短
14.在上题的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滑下,这样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使小车在不同的物体表面开始运动时,速度大小相等
(B)使小车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小车滑到斜面底进入各种物体表面时,速度达到最大
(D)防止小车因速度过大,从三种物体的表面冲出,摔坏小车
15.两架完全相同的直升机,甲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乙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甲所受的举力较大 B.乙所受的举力较大
C.甲、乙所受的举力一样大 D.无法判断哪个受的举力大
16 某人用力推放置在水平地面的一只箱子,但箱子没有动,这是因为 ( )
A. 推力小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 B. 箱子惯性太大了.
C. 箱子受地球引力大于推力. D. 推力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相互平衡.
17 小明将一石块抛向空中,石块在空中做抛物线运动,上升时速度越来越小,下降时速度越来越大,最终落向地面,若不计空气的阻力,石块离开手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力是( )
A. 小明的推力 B. 石块重力 C. 空气的浮力 D. 以上三个力的
18.小林的爸爸与小林的质量之比为5:1,小林与爸爸进行手拉手拔河比赛,小林用20牛的力拉爸爸,没有拉动,由此可知爸爸对小林的拉力为……………………………( )
(A)大于20牛 (B)等于20牛 (C)小于20牛 (D)4牛
19 一块竖直悬挂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块磁铁,磁铁静止不动,则( )
A. 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磁铁对黑板的是一对平衡力
B. 黑板对磁铁的吸引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磁铁对黑板的吸引力与磁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磁铁的重力与黑板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0.在一个水平放置的弹簧秤两端各加5牛的水平拉力时,则此时的弹簧秤的读数为( )。
A.0 B.2.5牛 C.5牛 D.1 0牛
21.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填空题
1.古典小说里有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说这句话或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在刮大风之后,又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一般的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2.冬天,马路表面上结了一层冰,为了防止走路和行车打滑,可以在冰面上撒一层沙子,这是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从而__________了摩擦.
3 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这是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狂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4、如右图观察到的现象,可知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速度
突然 (填“变大”或“变小”)时,
乘客由于 而向前倾倒。
5一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图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图示,你认为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是____________。
6. 站在滑板上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拉住绳子的两端,如下图所示。其中甲同学用力拉绳,乙同学向甲同学靠近,甲同学也向乙同学靠近。这现象主要表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人在一般情况下步行前进时,若鞋底与地面间没有打滑,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选填:“前”或“后”)。仔细观察发现鞋底的表面制成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采用 的方法增大摩擦。
8.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不受阻力,让这个物体持续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作用,物体将会_______运动;过一段时间撤去这个力,物体将会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减速”或“加速”)
9.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
(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________;
(2)两物体都做______________运动。
10.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在20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牛,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是__________牛。若该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这时摩擦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1.如图所示,用20牛的水平力将重8牛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墙壁受到的压力是 牛,若物体沿着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方向是 。
12. 载有货物的气球总重为1500N,在空中竖直匀速下降时,所受浮力是1400N,则气球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若使它竖直匀速上升,则应从气球上至少向外抛出________N的货物。(设气球在上升和下降时所受的空气浮力和阻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13. 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验获得成功,载人舱在将要着陆之前,由于空气阻力作用有一段匀速下落过程。若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k为比例常数),载人舱的质量为m,则此过程中载人舱的速度应为_____________。
14. 放在水平地面上重100牛顿的小车受到15牛顿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匀速运动。当拉力增大到18牛顿时,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_______牛顿,方向___________。
三、作图题
1. 某同学用500N的力,将一质量为3kg的铅球推出,如下图所示,为铅球运动轨迹,画出铅球在A位置所受重力的图示。
2. 如下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受到20N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支持力。
3. 请在下图中画出长在枝条上的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 从下面所示的三幅图中,请你总结出一条它们共同包含的物理知识。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你分析图中三幅图片,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_____运动。
(2)比较图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丙和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4. 使一小球以相同速度先后沿不同的水平面开始滚动:
(1)在泥土路面上,小球滚动一段距离;
(2)在水泥路面上,小球滚动较长的距离;
(3)在冰面上,小球滚动更长的距离。
根据以上叙述,你将得出什么样的推论?(写出一条即可)
推论:
5. 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某司机的反应距离(司机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和制动距离(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速度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km/h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40 7 7 8 11
50 9 9 13 17
60 11 11 20 26
80 15 15 34 40
100 19 19 54 66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2)汽车制动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分析结果,写一句交通警示牌上的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_____________。
6. 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1.2m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飞船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请写出这一过程中包含的两条力学知识。
第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 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
(1)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1) 小华作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8、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公路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某司机的反应距离(司机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和制动距离(汽车从开始制动到完全停止行驶的距离)
速度/km·h-1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40 7 7 8 11
50 9 9 13 17
60 11 11 20 26
80 15 15 34 40
100 19 19 54 66
(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
(1) 汽车制动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 根据分析结果,写一句交通警示语(要求简明扼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用同一小车从同样的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材料不同的平面上开始运动时有相同的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是因为小车受到阻力不同,越光滑的表面,受阻力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走得越__________(填“远”或“近”),车的运动越接近__________运动。(3)从这个实验可推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任何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变化关系,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弹簧长度(cm) 2 3 4 5 6 7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n(3)你觉得造成上表中第7、8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些同学把用若干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不
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
同,而各组间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次之,第三组最小。
表一
实验序号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1 6.0 10
2 9.0 15
3 12 20
表二
实验序号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4 3.0 10
5 4.5 15
6 6.0 20
表三
实验序号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7 3.0 20
8 4.5 30
9 6.0 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是: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相同;②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及观察到的现象,
可初步得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填“越显著”、“越不显著”或“相同”)。
五.计算题
1.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1000N的浮力竖直上升,若在所载重物中,再加入10kg的物体,这气球就能匀速竖直下降,设气球匀速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浮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取g=10N/kg,求:
(1)气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
(2)气球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要求画出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是甬台高速公路上某处的交通标志牌,若汽车行驶的速度如右图,从标志牌到达宁波,匀速行驶的汽车需多少小时
3.如图,A B=15 m,BC=1Om,BD=60m,一歹徒在A处作案后,跑到B处时,被C处的警察发现,歹徒以 6m/s的速度向D处逃跑,警察迅速追击歹徒,最后在D处将歹徒抓获,警察从发现到抓住歹徒用时__________秒,警察追歹徒的速度是__________ m/s。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 C 4. D 5. B 6. A
7. C 8. A 9. C 10. D 11. C 12. D
13. A 14. D 15. D 16. D 17. B 18. D
二、多项选择题:
19. ABCD 20. ABD 21. AC 22. AD 23 ACD
三、填空题
1. 形变 运动状态 2. 重力 支持力 书 地球 桌子 3.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4. 力 5. 130N 6. 10 0 7. 形状 运动状态 8. 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10.
分析:在着陆前的匀速下落过程中,载人舱受平衡力作用,重力等于阻力,


11. 方向
1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3. 100N 100N
14. 静 前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5. 加速 匀速
16. 3 水平向右
四、实验探究题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1)匀速直线 (2)压力越大 (3)接触面越粗糙
(4)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 推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 (1)汽车的行驶速度 (2)汽车具有惯性 (3)雨雪路滑,减速慢行
6. 第一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二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五、作图题
1. 解:G=mg=3kg×9.8N/kg=29.4N
2. 3.
4. 5.
6. 7.
六、计算说明题
1. 解:

答:不能用此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
2. 解:
汽球上升时受到的重力为950N,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阻力为50N。
3. 因为这时整个车身以后轮为支点,由于车身受到地面的阻碍,向前冲的惯性要使车身往前翻也翻不过去,所以,刹住后轮不会使车子翻倒。
【励志故事】
永远的99分
李博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许多玉雕作品都被作为国宝级礼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尊贵的外宾。入行45年了,他说自己的工作是完善玉石,去除玉石的瑕疵。他在雕琢着玉石,玉石也同时在雕琢着他自己。
1958年,李博生到玉雕厂工作,第一次进厂,他看到的是好几位玉雕师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打磨玉石的场面。他因此知道了做玉雕不光是雕刻那么简单,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做到最好。琢玉三年,他出师了,好几位高级工围着他的一件作品作评判。他充满自信,看见评委们也是频频点头。分数打出来了,评委们却只给了他99分。他很不服气,说你们为什么要扣掉一分,明明可以打100分的。一位老工人评委对他说,扣掉你1分,你还有前进的余地,要是给100分,你就走到头了,你还有发展吗?
李博生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满足自己,而是执著地走更艰辛的探索、创作之路,为一件作品,常常呕心沥血,甚至累得生病住院。30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入了顶级玉雕大师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