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运动和力 本章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运动和力 本章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8-03 14: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 章 复 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介绍各种形式的运动和能,使学生对物质的运动形式有一个初步的、较为全面的了解。
  (2)深入探究机械运动,包括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机械运动的分类、机械运动的快慢描述等。
  (3)学习力的有关知识。
  (4)掌握力和运动的关系。
  2、情感目标: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力和摩擦力的学习。
  (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二力平衡。
  (3)简单的机械运动。
教学设计:
  1、 本章知识结构:
  2、基础知识:
  (1)运动有机械运动、光运动、生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形式。
  (2)能有机械能、化学能、化学能、电能、光能等形式。
  (3)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4)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同一运动判断的情况也不同。
  (5)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6)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V=S/T,单位:米/秒、千米/时。两个单位的关系为:1米/秒=3.6千米/时。
  (7)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单位是牛顿。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的是弹簧秤。
  (8)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可以完整而直观的描述出力的三要素。
  (9)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
  (10)摩擦力的作用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11)增加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方法。
减小摩擦的方法:用滚动代替滑动;在接触面上加润滑剂;减小压力。
  (1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性质。无论固体、气体、液体都有惯性,无论物体静止还时运动都有惯性。
  (13)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4)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