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
史村中学 王艳宾
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
学生:对照课本上的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指导学生看书: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1.显微镜的构造
兴奋,跃跃欲试。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2.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倾听,引起注意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提出疑问,明确
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
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物体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三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②动植物玻片标本;
③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
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练习 思考,回答。看书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
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