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一章基本概念及练习[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册第一章基本概念及练习[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8-01-05 23: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册 第一章基本概念
1.时间的常用单位有 、 、 。实验室常用 来测量时间。单位换算:1时= 分= 秒
2.练习.课间操每天从9点10分开始,到9点30分结束,共20分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9点10分、9点30分指的是时刻,20分钟是时间间隔
B.9点10分、9点3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20分钟是时刻
3.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测量的过程是一个将 与公认的
进行比较的过程。
4.列举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的名称:(至少写六件)
5.长度的单位有 、 、 、 等。
单位换算:1千米= 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106微米=109纳米
6. 固体体积常用单位: (m3) (dm3) (cm3)
体积的单位
液体体积常用单位: (L) (mL)
单位换算:1立方米= 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立方米= 升 1升= 毫升 1毫升= 立方厘米
7练习、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米=1.8×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C.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 D.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把下面填好后找找规律,你发现什么 (最好用科学计数法)
1千米 = 米 1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1千米2= 米2 1米 2= 分米2= 厘米2= 毫米2
1千米3= 米 1米3= 分米3= 厘米3= 毫米3
8.练习:单位换算: 1米= 厘米 1米3= 厘米3         2.5米= 厘米 500分米3= 米3 2.4×102米= 厘米  1千克= 克 6.3吨= 千克 700克= 千克 10升= 厘米3 0.5厘米= 毫米 2 ×105厘米3= 米3
9.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一般用 和 。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和 。测量前,量筒必须 在桌面上。大多数液体在静止时,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如果是水银液面是凸形).读数时,视线要与 .
10练习.准确量取45毫升自来水,除了滴管外所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是(  )
  A.50毫升  B.10毫升   C.100毫升  D.200毫升
11.温度表示物体的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标准状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温度计的测量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 制成的。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 表示。一个温度是-5℃,读作 。
12.温度计的使用注意点:1.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 的温度.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 .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 .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 .
13.练习、下面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请在横线上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 、 、 、 、 、 。
14.质量表示 ,质量的单位有: 、 、 、 等。单位换算:1吨= 千克   1千克= 克= 毫克。物体的质量是由 决定的。它不随着物体的形状,温度,空间位置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实验室里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水结冰后它的质量 ;体积 ;(填:变大;变小;不变)
15.天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要注意它的 。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步骤为:①托盘天平的调节:先将托盘天平放在   上;再将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  ;然后调节 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这时横梁平衡。②质量的测量:将待测物轻放于已调好的天平的 盘内;估计待测的质量,将适量的砝码用 夹取放在 盘内;先放_______砝码, 再加_______砝码, 最后移______.,直到_________恢复平衡;③计 算将 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 所对刻度值相加,即是被测物体的质量;④实验整理。用 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并使 回零。
16、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前,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右图所示情况,
他应 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中所示情况,他应 。
17.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D.取出最小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18.某同学要称取50克水,操作方法曾经做过以下几步:
(1)称量一只100ml的烧杯质量为m (2)加水到天平平衡
(3)调节天平平衡 (4)再在右盘加50克砝码 (5)拿下烧杯整理天平
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1)(2)(3)(4)(5) B (3)(2)(1)(4)(5)
C (3)(1)(4)(2)(5) D (1)(5)(3)(2)(4)
19、偏大偏小
(1)、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难确定
(2)、一架天平的砝码已磨损,若用这架天平测物体质量,测量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 )
A、偏小 B、相同 C、偏大 D、无法判断
(3)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 )
A、更大 B、更小 C、一样大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0、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 )
A.分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无法确定。
21、甲、乙两位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直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是23.06厘米,乙的记录是23.063厘米。你认为符合测量要求的是( )
A、甲 B、乙 C、都符合 D、都不符合
22、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配合,先后4次测量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3厘米,1.78厘米,1.71厘米,1.78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多少?………( ) A.1.78厘米 B.1.765厘米 C.1.77厘米 D.1.75厘米
23、刻度尺的准确程度由( )决定……………………………………………………( )
A.最小刻度 B.准确值 C.估计值 D.量程
24、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25、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
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
26、小明去校医务室测量身高,医生给他写了个数据:身高1.59,但没有写单位。这个数据后面的单位是( )
A.摄氏度 B.千克 C.秒 D.米
27.如图7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8、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16所示. 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 _____下面一竖(cd)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答: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 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实验中先调节好天平,然后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内,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 克。
30、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将被称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若天平平衡时,左盘放有100克和20克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是4克,则物体的质量为
A.124克 B.122克 C.118克 D.116克
31、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一般温度计时,可用体温计来测沸水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容器底部接触。
C.应把温度计从水中取出来读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2、一个用后未甩的温度计上的示数38℃,如果用它去测两个体温分别为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时,温度计上的读数分别应为 和 。
参考答案
1.小时、分、秒 、.秒表、60、3600 2、A 3.刻度尺、待测量、标准量 4.略
5.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微米、纳米、1000、10、100、1000
6、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103、106 103 103、1
7、C 8.100、106 100、0.5、2.4×104、1000、6300、0.7、10000、5、0.2
9.量筒、量杯、量程、最小刻度、水平、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10、A
11.冷热程度、37℃、0℃、100℃、热胀冷缩、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
12、量程、充分接触、取出读数、相平 13.BACEDF 14.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5. 量程①水平桌面;0刻度;螺母、中央红线②左、镊子、右、大、 小、游码、横梁
③右、游码;④镊子,游码。16、螺母向左、向左移动游码 17.D 18.C 19.B、C、A
20.D 21.A 22.D 23.A 24.C 25、D 26、D 27.1.85 26
28. 小于、用刻度尺来测量、等于、有时不能凭感觉来做出判断 29.178.8
30.D 31.D 32. 38℃39℃
图16
a
b
c
d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