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24 09: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补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分封制
难点:西周分封制
三、导学过程
【情景导入】
教师展示一份家谱,了解这个家族的来龙去脉,让学生认识到家庭传承发展的关系,继而延伸到历史上的世袭制,由此导入新课本:你知道世袭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授课内容】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重点)
1、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历史地位。
2、世袭制概念的理解
以族谱为例作比,喻指家庭传承。通过p18材料研读,回答“天下为家”的“家”,指代帝王把国家政权时代据为己有,把国家当做一家的私产。
3、夏朝的社会状况
夏朝建立的国家机构、历法、二里头遗址
引导学生识读课文图片《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铜鼎》、《镶嵌绿松石的铜牌》,讲解图片信息,了解下朝的文明发展进程,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
4、夏桀的残暴统治
用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桀的暴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了解桀的残暴统治必然引起民众反抗的史实,认识王朝衰落的原因。
(二)商汤灭夏
1、商汤灭夏及商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
2、商朝的统治
(1)商朝强大的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明确汤“任用贤才、关心人民、发展经济”是强大的原因,再进一步比较夏桀暴政,更进一步认识朝代兴替原因。
(2)盘庚迁殷
引导学生识读《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人是商朝与夏朝的相比,经济得到了更快发展,国家已经强大起来。
(三)武王伐纣
1、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认识纣王的残暴统治,指导学生比较纣王与夏桀的共同之处,认识武王伐纣是纣王残暴统治的结果,明确夏商的灭亡是统治者残暴统治的结果,是人心所向。
2、武王伐纣
(1)商朝强大的原因
巩固学生对朝代兴衰更替基本原因的了解
(2)商朝灭亡:牧野之战
时间、地点
(四)西周的分封制(重点与难点)
(1)分封制的内容与作用
出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出示史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Wifeishi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天下》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这段引文的意思是什么?与“家天下”有何关系?
根据示意图说出封者和被封者的关系
结合示意图和《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封图》,依据史料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读图、读史料、填写表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用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并且要求学生明确两点:一是分封制建立起来了周王与地方诸侯之间相对紧密的关系,确立了周王朝金字塔式的社会等级制度。二是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最后让学生认识到西周的分封制反映出当时的中国,无论在疆域规模上,还是在统治管理上,都达到了很高得水平。
(2)西周的衰亡
国人暴动与幽王腐败统治,再次与夏商灭亡比较明确夏商的灭亡是统治者残暴统治的结果,是人心所向,巩固学生对朝代兴衰更替基本原因的了解。
(五)小结
1、用历史歌谣帮助学生记忆本课内容:
2、引导学生制作一张夏商周兴亡的表格
用表格帮助学生认识到朝代更替,以及朝代更替的共同原因,明白朝代更替是人心所向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
反思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