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备课习题3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备课习题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25 21: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习题
一、选择题
1. 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  )
A. 中生代 B. 新生代 C. 太古代 D. 元古代
2. 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
A. 直立行走 B. 下肢增长
C. 骨盆变短增宽 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3. 下列哪项人体的基本特征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  )
A. 后肢增长 B. 骨盆变短增宽
C. 产生了语言 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
4. 下列与古人类能够使用火的意义无关的是(  )
A. 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 B. 改善了身体的营养
C. 促进了脑的发展 D. 直立行走前肢被解放出来
5. 到目前为止,从人类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断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非洲 B. 欧洲 C. 亚洲 D. 美洲
6. 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是(  )
A. 石器 B. 铁器 C. 铜器 D. 骨器
7. 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是(  )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8. 下列哪一项不能成为古人类化石(  )
A. 古人类的骨骼 B. 古人类用过的石器
C. 古人类的肌肉 D. 古人类的足迹
9. 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环境不包括(  )
A. 造山运动 B. 出现冰川期
C. 森林的稀疏 D. 恐龙灭绝
10. 下列动物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A. 黑叶猴 B. 猩猩 C. 狒狒 D. 金丝猴
11. 下列能力中,“东非人”不具有的能力包括(  )
A. 使用工具 B. 制造工具
C. 使用火来烧考食物 D. 使用电脑
12.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北京猿人 B. 黑猩猩和大猩猩
C. 森林古猿 D. “东非人”
1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B. 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C. 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
D. 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14. 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相比,下列不属于智人独有的特征是(  )
A. 人工取火 B. 会制造工具
C. 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的大小 D. 能完全直立行走
15.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与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 使用工具 B. 产生了语言
C. 直立行走 D. 用火烤制食物
16. 客观事实是提出观点的依据,下列关于北京猿人的叙述,属于客观事实的是(  )
A.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50~20万年前
B. 其他地区50~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
C. 北京猿人起源于非洲
D. 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
二、填空题
17. 四足行走的古猿身体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如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等,逐渐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18. 大猩猩、黑猩猩主要分布在非洲,长臂猿、猩猩主要分布在亚洲 ______ .(判断对错)
19. 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 ______ .
三、简答题
20. 如图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从图中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 ______ ;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 ______ ,再到 ______ ,直到制造并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 ______ ;从 ______ 到懂得御寒、遮羞以至今天着装的美化作用,无不体现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______ .
(3)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使用 ______ ,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______ 的发展.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习题
【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A
6. A 7. A 8. C 9. D 10. B
11. D 12. C 13. B 14. B 15. C
16. D
17. 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18. √
19. ×
20. 体形;使用工具;是否着衣;直立行走;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复杂的现代工具;赤身裸体;直立行走;工具;大脑
【解析】
1.
解: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新生代开始时,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部分绝灭,繁盛的裸子植物迅速衰退,为哺乳动物大发展和被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所取代.因此,新生代称为哺乳动物时代或被子植物时代.哺乳动物的进一步演化,适应于各种生态环境,分化为许多门类.到第三纪后期出现了最高等动物--原始人类.
故选B.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近几年经常考到的知识点,掌握好人类的进化历程才是关键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掌握.
2.
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中人与类人猿分界的标准,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
3.
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后肢增长,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骨盆变短增宽,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和猿类分界的重要标志.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4.
解: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使食物易于吸收,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与D无关.
故选:D
早期的人类用火烤制食物来吃,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
5.
解:发现于非洲的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相关知识,思考解答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一般.
6.
解: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
故选A.
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
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7.
解: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即人类的起源.最早出现在非洲大陆南部,是最早的人科动物.此后,原始人类逐渐从猿类分离出来.
能人,约150万到250万年,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东岸出现.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猿人.是最早的人属动物.旧石器时代开始;后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能人最终为被新品种的人类(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与后代直立人曾共存过一段时间.
直立人,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约80万年前,直立人来到现在的西班牙地区,成为最早的欧洲人,即现代入.约20万年前,欧亚非的直立人逐渐消失,被第一次非洲的新品种人类:智人取代.
智人,直立人之后未被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淘汰取代,而是一直存活下来并独自发展进化,最后演化成为现代人.
故选:A
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 人.据此解答.
熟知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掌握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以及不同阶段中人的特点.
8.
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他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亿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生物进化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A古人类的骨骼比较硬,容易形成古人类化石.
B.古人类用过的石器,是古人的遗物,也能形成古人类的化石.
C.古人类的肌肉,容易被微生物分解,不能形成古人类的化石.
D.古人类的足迹,是古人类的生活痕迹,可以形成古人类的化石.
故选:C
人类的起源(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4)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知识点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
9.
解: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出现冰川期导致森林减少,使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
关键是理解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0.
解:黑叶猴、狒狒、金丝猴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不是类人猿;猩猩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是类人猿.
故选:B.
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做这题的关键是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
11.
解:A、东非人能使用工具,A正确.
B、东非人能制造工具,B正确.
C、东非人能使用火来烧考食物,C正确.
D、东非人不能使用电脑,D错误.
故选:D
东非人是南方古猿的一个种曾经用过的名称,是L.利基为1959年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一个头骨建立的.近来大多数古人类学家已同意废弃这一属名,认为这个头骨是南方古猿的一个种──包氏种.
古猿能制造工具盒使用工具,但不能使用电脑.
12.
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C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据此答题.
关键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3.
解:A、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A正确.
B、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B错误.
C、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其中南方古猿,约600万年前,现代公认的最早的人类祖先,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C正确.
D、不同种族的人拥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其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因此他们应属于同一个物种.一般地说,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D正确.
故选:B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明确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14.
解:A、人工取火,属于智人独有的特征,故正确;
B、会制造工具,是能人、直立人、智人共有的特征,故不正确;
C、现代人的平均脑容量在1400毫升左右,早期智人脑量较大,男女平均为1400毫升,故正确;
D、能完全直立行走,是智人独有的特征,故正确.
故选B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5.
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故选:C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16.
解:A、其他地区50~20万年前,没有北京猿人生活,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
B、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的直立人,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
C、北京猿人、亚洲直立人起源于非洲,是推测,不属于客观事实;
D、北京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属于客观事实;
故选:D.
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关键点:了解客观事实和推测的区别.
17.
解:在地上生活的过程中,古猿没有尖牙利齿进行攻击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它们只能尽量发挥前肢的作用,利用树枝和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要用后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的工具.经过漫长的时期,它们的前肢越来越灵活,躯干和头也逐步适应直立的姿势,如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这样.四肢行走的古猿逐渐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故答案为: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为“S”形.
此题考查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了解过程即可解题.
掌握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8.
解:大猩猩:主要分布于非洲的喀麦隆、加蓬、几内亚、刚果、扎伊尔、乌干达等地.
黑猩猩:黑猩猩分布于赤道非洲刚果河以北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分布较广泛,从东非的坦桑尼亚一直到西非的塞内加尔都能见到.
长臂猿:长臂猿在世界上共有10种,它们的体形大小和毛色各有不同,集中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的大陆及岛屿上的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
猩猩:有两个亚种,分别分布于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
故答案为:√
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分析解答.
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多了解类人猿的分布情况.
19.
解:在非洲发现了古人类化石.这是事实,而非洲以外的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这就是人的一种推测了,应属于观点.
故答案为:×.
经过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应属于事实;推测得出的结论,应属于观点.
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判断,应根据是否已经被确认来判断.
20.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从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三个方面发生了变化:
①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
②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一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
③衣着上由 赤身裸体发展到 懂得御寒、遮羞.脑量逐渐增大,终于萌发了意识,产生了语言.
(2)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
(3)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大脑的发展.
故答案为:
(1)体形;使用工具;是否着衣;直立行走;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复杂的现代工具;赤身裸体
(2)直立行走
(3)工具
(4)大脑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做此题要求我们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明确人与类人猿的关系,了解人和类人猿的区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