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紫藤萝瀑布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积累“迸溅、繁密、伶仃、忍俊不禁、蜂围蝶阵、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掌握生动的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文章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体会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把握生活。
教学重点:
1、诵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及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体悟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教学难点:
通过想像,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画面;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法学法:1、诵读法:2、自读点拨法:做卡片、摘抄优美语句。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要求
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难解字词。
2、划分文章层次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3、揣摩文章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主旨。
一、导入新课
紫藤萝亦称紫藤,朱藤,藤萝,豆科,羽状复叶,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种子供食用。
紫藤萝
是瀑布吗?
不是的,因为,它是很多很多的紫藤萝花组成的,因为像瀑布一样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所以文章叫《紫藤萝瀑布》。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宗璞,我国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系。我们学过的文章有童话《花的话》。
本文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预习,疏通文字,生字、生词
2、用笔勾出你认为最为精美的词语、句子。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感悟文章主旨。
(文中从欣赏紫藤萝写到回忆紫藤萝,再思索到人生)
4、举例说出文章主要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给红色的字注音
迸溅 bèng jiàn 瀑布 pù 伶仃 líng dīng 沉淀 diàn 依傍 bàng
伫立 zhù 盘虬卧龙 qiú 绽开 zhàn 忍俊不禁 jīn 酒酿 niàng
穗 suì
解释下列词语
1、迸溅: 向四外溅开
2、稀落:稀少
3、繁密:多而密
4、伶仃:孤独
5、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6、仙露琼浆:比喻美酒
7、 盘虬卧龙:比喻盘旋曲折的样子。
文中的精美语句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
3、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4、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文章的层次结构和主旨
一、看花(1——6) 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紫藤萝瀑布 二、忆花(7——9) 美好,即“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
三、悟花(10——11) 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表达方式
描写 例
抒情 例
比喻 例
修 拟人 例
辞 对比 例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字词和文章的结构,能够通过一些句子感悟出作者的情感,并归纳出文章的主旨。下一课时,我们将具体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和进一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生命的感悟。
第二课时
学习要求
1、分析本文写作方法,体会写景的妙处。
2、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多种修辞方法的 表达作用。
3、掌握托物言志(喻理)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四、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看花”部分(1-6)思考下列问题。
1、文章第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作用是什么?
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花引人止步,眩人眼目的美丽,也引出下文。
2、按顺序说说描写的对象。
文字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3、从描绘的形象、颜色、神态的角度体会作者写景的方法和好处。
语言赏析
1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花喻为“瀑”,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2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用”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使静态的花色跃动起来。表现出花的生趣盎然。
3 花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花的勃勃生机和浪漫情趣。
4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了花的童稚和生机。
5 香气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把无形的香味变成有形的颜色,具体表现花香带给作者的飘渺轻柔的感受。
阅读“忆花”部分(7-9),讨论以下问题
1、本部分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对比方法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7、赏花的感受
8、忆花的劫难
9、颂花的生机
3、讨论并感悟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
赏花——焦虑和悲痛 精神的宁静 和生的喜悦
忆花——遗憾和惋惜
颂花——振奋向前
阅读“悟花”部分(10-11)回答问题
1、体会本段内容所表露的感情。
文章在这段点明了主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个体生命是有止境的,人类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陷在个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要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呼吸。
2、结尾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结尾句深化了主旨,又照应了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耐人寻味。
本文写作方法——托物言志(象征)
托物言志的文章就是将深刻的思想寄寓在具体的浅显的常见的物中。因为它具体,可使读者感知,因为它浅显,最易为读者了解。如:本文明写紫藤萝的生机勃勃,实为歌颂生命。
写托物言志的文章首先要选准物,显示物与理之间的联系。如本课作者抓住紫藤萝的盛开这么一件小事,将它和十年动乱那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联系起来,从而使小题材具有了深刻而广阔的社会意义,抒发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长河迂回曲折而终将前进的感慨。
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试搜集几种说法(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文),与同学交流一下。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板桥 )
梅花——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陆游)
五、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小结
本节课我们详细的分析了《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通过那:积极含蓄的主题,婉转有致的感情,精美的景物描写,简洁精炼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宗璞写景散文的风格。 我们应着重领会课文中通过精细的描写、含蓄的抒情、新颖的想象而感悟的人生哲理。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景物描写中的运用。
文章的层次结构
花瀑 形象上
看花(1-6) 花穗 颜色上
花朵 神态上
颂花的生机
紫藤萝瀑布 忆花(7-9) 忆花的劫难 对 比
赏花的感受
悟花(10-11)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观察你喜爱的一种花,进行联想,写一段话。
例:秋来了,玉簪花开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生活向下比,工作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吧。(选自宗璞《领取生活》)
六、作业
1、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2、熟读课文,感悟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
板书设计
花瀑 形象上
看花(1-6) 花穗 颜色上
花朵 神态上
颂花的生机
紫藤萝瀑布 忆花(7-9) 忆花的劫难 对 比
赏花的感受
悟花(10-11)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课后反思
17 紫藤萝瀑布?教 学 设 计
题 目
紫藤萝瀑布?
总课时
?2节
学 校
?
教 者
年 级
八年?
学 科
?语文
设计来源
教学时间
教
材
分
析
?本课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第五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这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较好地体现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
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
教
学
目
标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踊跃举手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3、 欣赏能力。
心理目标 1、 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克服胆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2、 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成就感、认同感。3、 带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
德育目标 情感渗透:领会本文在优美的语言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我们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
重
?
点
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1、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2、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3、揣摩语句、理清文章层次结构,也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4、揣摩作者的感情又是理解文章主旨前提。5、学生没有作者的经历,较难理解文中的感情。?
难
点
?了解文章抒发作者何种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即本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利用工用工具书,把预习提示上的生字词或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 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1、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 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1.?情景导入
5分钟
?
?? (放瀑布录像)望着眼前的瀑布,我不禁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有关瀑布的著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好一幅飞流直下的景象,好一派一泻千里的气势。自然界的瀑布真是气势恢宏。今天我们将要欣赏另外一种瀑布,那就是花的瀑布。(放紫藤萝录像)(紫藤萝和瀑布对照图)你看,盛开的紫藤萝真是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真像一条瀑布。难怪作者说是紫藤萝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由当代女作家宗璞写的优美的散文《紫藤萝瀑布》。
?学生会将两者进行比较,感受紫藤萝瀑布作者这一精妙的比喻,由此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朗读欲望和不断探究的欲望。?
△这样设计重在渲染气氛,创设有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
3正音正字
5分钟
??? ?看大屏幕
迸溅?? 沉淀?? 绽开?? 伫立? 忍俊不禁
依傍?? 枯槐?? 伶仃?? 酒酿? 盘虬卧龙
精选了十个词语,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字形。
◇多媒体资源
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利用课件能有效节省时间。
2 整体感知15分钟
⑴由同学推荐两位朗读能力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读课文。
⑵大屏幕出示听朗读时需思考的三个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抓住紫藤萝的特征来描写的?
②课文哪一节侧重抒发了作者的情怀?
③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心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着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的。带着问题听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4品读课文
15分钟
由开头结尾引出紫藤萝,着重分析2-6节。
??? 作者情不自禁的停住脚步到不觉加快脚步,这都和什么有关?从这一问题出发,引出紫藤萝。是怎样的一种紫藤萝,使作者停住脚步又加快脚步呢?由此来分析 2-6节。
??? 作者抓住了紫藤萝的什么特征描写的,又是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在课文2-6节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这一问题意在让学生学会自己看课文自己得出答案。培养学生通过诵读,品读课文的能力。
2-6节的总结:作者紧紧抓住紫藤萝的“盛”展开描写,写了它的颜色,形状,情态。我们也要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写景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还要注意——合理安排描写顺序。从花瀑到花穗到花朵,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描写景物有条不紊。要使文章生动,景物栩栩如生,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能够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这一段总结性的文字在学生充分品读课文2-6节的基础上,为学生做了适时的总结,让他们知道了如何状物抒情。
△这样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思维发展、提高认知能力。
课堂小结
5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训练学生的规纳总结能力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5分钟
复习前课内容
△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
15分钟
② 分析第8节
紫藤萝是不是时时刻刻都给作者这样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感觉。作者还看见过与眼前的紫藤萝截然不同的情形,那是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请一位同学读第8节 。同学们边听边圈划出表现那时紫藤萝不幸遭遇的词语。
由2-6节直接分析第8节,是为了通过紫藤萝花今日之繁盛与昔日之稀落对比,更好的让学生了解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明白是今天的社会让紫藤萝重获新生。
这是学生最渴望知道,又较难以准确把握的地方。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倾心于此,他们才会积极思维,热情参与,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才能达到高效率。
③ 分析第7节和第10 节
花瀑由眼前缓缓流入作者的心底。这时让学生和作者在心灵上一起感受花瀑的精神内涵。思考作者感情的变化,看看作者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这是本文的难点。此时,化难为易是最好的方法。
让学生圈划出表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结合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由此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
请学生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请他们用简洁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内容加以概括和归纳,以便使学生及时理解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培养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
④ 总结课文并将关键词语出示在大屏幕上,加深学生的印象。
??? 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的过程,经历了怎样一段心路的历程呢??? 疑惑 痛楚——宁静 喜悦——沉重遗憾——振作 鼓舞。
??? 作者由花瀑—花穗—花朵进行了精细的描写,由此含蓄的抒发了情怀,从而感悟了人生的哲理。这一写法,就是状物抒情的写法。
5拓展延伸。
15分钟
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精细,想象新颖,我们要学生学习作者善于观察,善于想象,善于描绘的这种本领。大屏幕上出示:野花,昙花,莲花,梨花,罗汉松,白杨这六种植物。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最熟悉最有体会的一种花草。教师事先准备了这六种花草的图片,以便在学生打不开思路时以启发学生。
这一问题的提出希望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使课堂上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本练习意在训练学生,抓住两物的相似点,运用比喻,展开联想,并由外表深入到本质,由物及人,以物喻理,挖掘其中的深刻含义,由此感悟生命的哲理。
10分钟
6作业? 打在大屏幕上
1? 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两个拟人句,并模仿各造一个。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并背诵第10节.
第1 题让学生进一步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比喻句与拟人句,模仿各造一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第2题要求学生品读课文,背诵揭示本文主旨的一节,进一步感悟文章的哲理。
作业的布置要紧扣本课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堂小结
5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通过实践的检测,本课的学习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教学设计很好的得到了体现。也让我深信,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方法,能更加优化教学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进程。
附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 宗璞
停住???????? 顿悟????????? 加快
??????????????????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一板书能和多媒体课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它能够体现上课的流程,并着重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紫藤萝瀑布练习题
1.写出下列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伫立( )?宗璞( ?)?依傍( )? 伶仃( )( )?条幅( ?) 酒酿( )迸溅( ?)?忍俊不禁( )盘虬卧龙(? )?仙露琼浆( ) 挑逗( ) 花苞( )嚷嚷( )
2、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茏罩(? ) 仙露琼桨(? )?紫藤箩(? )终及( ?)蜂围碟阵(? )?忍浚不禁( ?)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注视 ?眺望 ?凝望 (1)我只是伫立(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繁盛 ?繁密 ?茂盛 (2)我浸在这( )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①香气似乎是淡紫色,梦幻一般轻轻( )着我。 ②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 ),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③颜色便上浅下浓,好像那紫色( )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A.笼罩?移动?堆积?B.围绕?流动?堆积 C.笼罩?流动?沉淀? D.围绕?移动?沉淀 4、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伫立(zhù) 迸裂(bìnɡ) 笼罩(lǒnɡ) 绽开(dìnɡ)
B.沉淀(diàn) 花苞(bāo) 酒酿(liànɡ) 藤萝(luó)
C.树梢(shāo) 遗憾(hàn) 繁密(fán) 辉煌(huánɡ)
D.揣摩(chuài)花穗(suì) 稀落(xī) 拆掉(chè)
5、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语段阅读;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过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俊不禁(无法控制自己) B、花红已谢(凋零)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 D、 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龙)
2、下列对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表达了作者失落惆怅的情绪。
B、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告诉我们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打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地信念。
C、“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全文埋下了悬念和伏笔。
D、“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写出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
3、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和茂盛的一项是( )
A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因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 文章中多次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实际上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生机勃勃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5、“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焦虑、悲痛”指的是( )
A 失去小弟的悲伤 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
C 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 D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坎坷
6、下列修辞手法不同一项是( )
A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D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感悟。
B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紫藤萝花,同时,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
C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的悲痛欲绝的感情。
D作者对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停地生长”既表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长河无止境的意蕴。
8、下列表达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9、对“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不只是看到,也在心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
B.紫藤萝瀑布不只是让我大饱眼福,也让我干渴的心田得到了滋润。
C.紫藤萝瀑布的美丽让我赏心悦目,它那顽强不息,流动不止的生命力更引发了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D.紫藤萝花就像美丽的瀑布一样长流不息。
(二)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 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②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 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③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④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⑤每一 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 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⑥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选出依次甜如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 片 条 朵 穗 B 树 条 束 朵 C片 树 穗 朵 D树 棵 串 束
3、仔细阅读第①段,找出文中与“瀑布“相契合的动词。
4、如果把文章题目改为“盛开的紫藤萝”好不好?为什么?
5、选出下列句子表现手法和作用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D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6、选出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对紫藤萝的具体描绘是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
B、选文着重从形状、色彩、香气三方面描绘了盛开的紫藤萝,从赏花可以怡情悦性的角度抒写了“我”的感受。
C、作者观赏紫藤萝花,引起了关于“生死”“疾病痛楚”的思考,并流露出淡淡的哀伤。
D、作者从身边的紫藤萝花入手,状物抒情,阐发哲理,表露了一种开朗、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7、细读课文第三段,面对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作者的心情会怎样的,下列诗句哪一句最能传神的表现出来?(?) A、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翁宏)?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C、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D、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