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八年级历史川教版下册教学课件: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春八年级历史川教版下册教学课件: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24 16:2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历史八年级下册( cJ )
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第7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导入新课实物展出:粮票、布票一新课探究探究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背 景:从人民公社体制弊端、自然灾害方面分析。2.经 过:从群众自发———中央肯定
从地区试点———推广全国3.影 响:(1)根本上克服了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
(2)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想一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小小电影院一新课探究邓小平与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席台上  1978年,邓小平提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奠定了对外开放的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更是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第一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习仲勋
1913.10.15~2002.5.24
广东省委第一书记
陕西富平县淡村人广东深圳广东珠海广东汕头福建厦门珠海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汕头经济特区广东省福建省深圳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特”在哪里?毗邻港澳、重要侨乡不损害国家的主权前提下,实行更加开放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与外资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十年中国看深圳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今日深圳珠海拱北海关★特区试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经验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的成功,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经济特区创办的影响课堂小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农村经济滞后,农民为解决
温饱问题
2.经过:从小岗村开始到全国推广
3.影响:彻底改变了我国农产品长期
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1.发扬敢为人先的开荒牛精神
2.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试
验区
3.创造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奇迹深圳特区的发展深圳、珠海、厦门、汕头随堂训练1.“经济特区”的含义是(   )。
 A.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地区
 B.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C.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特殊地区
 D.国家实行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贫困落后的地区A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
A.毛泽东
B.江泽民
C.邓小平
D.华国锋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