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01 知识管理
中和反应
定 义:酸与碱作用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的反应。
表 达 式 :酸+碱―→盐+水。
实 质:酸中的H+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H的变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当滴入的盐酸量少时,溶液中____________有剩余,溶液呈________,pH________7;当滴入的盐酸恰好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溶液呈________,pH________7;当滴入的盐酸过量时,溶液中________有剩余,溶液呈________,pH________7。
应 用:(1)用于医药卫生,若胃酸过多导致胃部不适,可服用________性药物,来中和多余的胃酸。(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农业上常用________来改良酸性土壤。
(3)处理工业废水,如污水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________进行中和处理。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若溶液的酸碱性太强或者太弱,都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来调节溶液的pH。
注 意:(1)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Ca(OH)2===CaCO3↓+H2O。
02 基础题
1.(2017·广东)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
A.食盐水(pH≈7) B.牙膏 (pH≈9)
C.肥皂(pH≈10) D.米醋(pH≈3)
2.下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 pH, 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
A.洁厕灵和消毒液 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
C.消毒液和肥皂水 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
3.(2017·西宁)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B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4.学习了中和反应的知识,若想使某种pH=0的溶液变成pH=8的溶液,应加入下列何种物质才能实现( )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pH=0的溶液
5.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它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_____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3)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之一是胃舒平[其主要成分为Al(OH)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它与胃酸作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中档题
7.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HCl
8.(2017·内江)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集体创作了一个小魔术:“变色玫瑰”——用滤纸编制的白玫瑰喷洒无色液体乙后变红,继续喷洒该液体后又变为白色。组员揭秘:喷洒无色液体乙前,白玫瑰先用某无色液体甲处理过;喷洒的无色液体乙是由两种液体混合而成的;组成甲、乙两种液体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液体乙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甲中的溶剂是________。
(3)玫瑰花由红色变为白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实验突破
10.(2016·德州)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液体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有剩余。
小明同学却判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
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盐酸过量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下列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知识管理
1.盐 水 H++OH-===H2O 氢氧化钠 碱性 > 中性 = 盐酸 酸性 (1)< 碱 (2)熟石灰 (3)熟石灰
基础题
1.D 2.A 3.D 4.B 5.(1)减小 (2)放热 (3)NaCl 6.(1)A 红 (2)D (3)Al(OH)3+3HCl===AlCl3+3H2O
中档题
7.A 8.C 9.(1)滴加了酚酞的盐酸 (2)水 (3)NaOH+HCl===NaCl+H2O
实验突破
10.(1)①滴加酚酞试液后,观察到溶液为无色,所以不可能存在氢氧化钠,否则溶液呈碱性,会变为红色 ②有气泡冒出 无气泡冒出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