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习题精选
一、中考真题
1.(2017云南)抗战期间,通过自身努力,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垄断,成功发明“联合制碱法”的我国著名化学家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邓稼先 D.袁隆平
答案:B
2.(2016福建福州)张謇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儒商的典范。他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办的企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湖北织布局 D.大生纱厂
答案:D
3.(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以宣传君主立宪为主旨的是( )
A.《申报》 B.《民报》
C.《南风报》 D.《万国公报》
答案:D
4.(2017山东德州)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图1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2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3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图4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
答案:C
二、精选试题
1.在中国古代,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有一位状元,竟然“舍本逐末”,投身于工商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他是( )
A.严复 B.荣宗敬
C.侯德榜 D.张謇
答案:D
2.“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答案:C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党发动内战 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
答案:A
4.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一特点(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B.沿海地区发展快于内地
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
D.资金少,规模小
答案:A
5.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之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大 D.近代报纸非常普及
解析: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对近代民族工业贡献很大。故选C项。
答案:C
6.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答案:B
7.图1、图2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1861年改革
答案:C
8.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曾颁布法令:“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材料体现了( )
A.互助的思想 B.博爱的思想
C.自由的思想 D.平等的思想
答案:D
9.1935年,上海的一位管家给在外地的男主人打电话。下列通话内容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先生,少爷参加会试中举人了!”
B.“先生,大小姐想从账房支钱购买物资,支援台儿庄抗日前线。”
C.“先生,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少爷说要跟张记者进台采访。”
D.“先生,照相馆和商务印书馆的老板都找过您。”
答案:D
10.他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竺可桢 D.李四光
答案:B
11. 有人为颂扬右图人物的伟大成就,赋诗如下:“世博金奖侯德榜,曾为华夏争荣光; 冠军铭史册,千分记录铸铿锵。”你知道他是什么冠军吗( )?
A.造船 B.桥梁
C.铁路 D.制碱
答案:D
12.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19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的观点
答案:D
13.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C.大生纱厂的兴衰
D.黄埔军校的创建
答案:B
14.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 )
A.王强在阅读《申报》时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
B.李萍乘坐火车,沿着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
C.戊戌变法期间,刘海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D.《辛丑条约》签订后,孟静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答案:B
15.《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16.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问题。
(1)图1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图2反映的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3)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哪些变化?
参考答案:(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其他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
(2)推翻了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呼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
17.中国近代涌现了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思想表达了赤诚的爱国之心。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先锋】
(1)请写出这两张邮票中科学家的名字,并介绍他们的主要贡献。
【思想先哲】
(2)请写出图3著作的作者和图4著作的翻译者,以及他们在这两本书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
【音乐先驱】
(3)2017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编排了历史剧《抗日风云》。小刚和小强同学应邀分别扮演了剧中人民音乐家聂耳和冼星海。请帮助他们把下面的剧本补充完整。
情景一:小刚奋笔疾书,谱就了 。?
情景二:小强面对黄河,谱写了时代最强音—— 。?
【以史为鉴】
(4)这些近代的科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参考答案:(1)图1:詹天佑,主持设计和施工了京张铁路。图2:侯德榜,写成《制碱》一书,发明“侯氏制碱法”。
(2)图3:《海国图志》的作者是魏源,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图4:《天演论》是严复的译著,他在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
(3)《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4)积极进取,刻苦钻研,热爱祖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