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1-24 18:46:09

文档简介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饱和溶液,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和区别;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
3.通过学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判断方法,认识结晶现象和结晶的方法,从而实现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学习重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与不包含溶液的转化关系
习学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教学过程:
饱和溶液
【自主探究】
(一)概念
1.实验9-5:阅读P32,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结论:
2.实验9-6
提出问题:硝酸钾能否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溶解?
猜想假设:硝酸钾 (能或不能)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溶解。
收集证据:
(1)、在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
再加入5g硝酸钾
……
结论:
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
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结论:
(3)、为什么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中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温度对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概念:
在一定 下,一定量的溶剂中, 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 的饱和溶液, 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 的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二要素: 、 。
2.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3. 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结晶包括 结晶和 结晶。
【能力提升】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一定温度下,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则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是 ;若没有剩余的食盐固体,则向溶液中 , 如果 ,说明原溶液 如果 ,说明原溶液
⑵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物质吗?
探究:
①向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直到 为止,使之形成 溶液,
②再向其中加入高锰酸钾,搅拌。现象: 。
这说明 。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1)升高温度(上面实验已做)
(2)改变溶剂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状态

向之前所得液体的小烧杯中再加入10ml水并充分搅拌
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_________ ____________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随堂练习:
1.在某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某温度下,将5g氯化钠放入10g水中,得到 13.6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无法判断
3.某温度下,从100 mL饱和食盐水中取出1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变稀 B.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仍为饱和溶液 D.以上均不对
4.某温度下,将 3 g A物质放入7 g水中,得到 10 g溶液,该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 D.无法确定
5.25℃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6.要将某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用 ;若将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用 。
A.加入硝酸钾 B.加水 C.恒温蒸发水 D.冷却(降低温度) E.加热(升高温度)
7.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倒出部分溶液 B.升高温度
C.再加入适量硝酸钾 D.加入少量水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随堂练习答案:
1.C 2.A 3.C 4.D 5.C 6.CE ACD 7.C
课题2溶解度(1)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 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 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 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 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4.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5.降温结晶是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常用方法.现取硝酸钾和氯化钠混合物160g,放入100ml水中,加热到80℃,固体全部溶解.请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0℃时,溶液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80℃时,溶液中硝酸钾不饱和,氯化钠饱和  
C.降温到20℃时,析出的固体一定是硝酸钾和氯化钠
的混合物 
 D.降温到20℃时,一定析出硝酸钾,可能析出氯化钠
6. 右图中的四个圆分别表示浓溶液、稀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通过对阴影B、D的分析,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2)???????????。
7.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可与两种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法。
8.一木块漂浮于50 ℃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如图A)。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 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改变的方式是??????????? (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课题2 溶解度(1)课时训练答案
1.A 2.C 3.B 4.B 5.D 6.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7.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 8略
?
九年级化学(下)教案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饱和溶液,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和区别;初步培养活动与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画出实验简图)→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3.通过学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判断方法,认识结晶现象和结晶的方法,从而实现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与不包含溶液的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二、【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一杯白糖水,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要想让杯子里的水变得更甜,我应该怎么做?是否向杯子里加的白糖越多,水就会越甜?
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利用学生身边或抑制的问题来引入新课。
我的方案
实验与探究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1.阅读教科书P33,观察【实验9—5】:
小组讨论,提出假设: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确定方案
(画出实验简图)。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15mL水,搅拌
现象
5g氯化钠溶解
有部分不溶
氯化钠全部溶解
结论
20mL水能溶解5g氯化钠
20mL水不能溶解10g氯化钠
10g氯化钠需要35mL水才能溶解
【结论】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观察【实验9—6】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5g硝酸钾全部溶解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10g硝酸钾不能全部溶解
……
一定温度下,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
【结论】硝酸钾不能无限制溶解
3.思考: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继续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
没有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了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硝酸钾又溶解完了
冷却
出现硝酸钾晶体
改变温度,硝酸钾溶解能力改变了
归纳:(1)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三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溶质不再溶解。
【思考与讨论】
请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你有那些方法判断溶液受否饱和?
1.阅读教科书P34—35,思考:什么叫结晶?结晶方法有哪些?
2.总结:
(1)温度改变后,过多的溶质以晶体形式从溶液中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2)结晶包括
降温结晶——适用条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
蒸发结晶——适用条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
【思考与讨论】阅读教科书P35,请在小组内交流与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你们有哪些转化的方法?
小结:
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通过增加溶质、降低温度、减少溶剂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知识模块二:结晶
知识模块三: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通过设计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对比实验,得出在一定条件下,溶液的是否可以达到饱和,饱和溶液受那些条件的影响?
我的方案
随堂达标检测
一、当堂检测
1.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A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2.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B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多
B.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不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饱和溶液
C.当温度、压强、溶质质量不变时,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5.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蒸发结晶;另一种是降温结晶。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教学反思
课件29张PPT。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溶液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的具有 性、 性的混合物。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在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蔗糖溶质知识回顾溶剂稳定A均一【小明的故事】 喝糖水小明放学回家,感觉很渴,想要泡一杯糖水喝。
(妈妈给小明泡了一杯,小明喝了一口后,感觉不甜,就又加了几勺白糖,用勺子搅拌,杯底还有一些糖剩余。小明想把糖都溶解了,但是无论小明怎么搅拌,杯底的糖还是剩下这么多,小明感觉到非常疑惑!)同学们,生活中你们有碰到过这种现象吗?
白糖能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杯水中呢?情境引入
探秘饱和溶液:
一种溶质在一定量的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实验2】 氯化钠全部溶解氯化钠部分溶解氯化钠全部溶解硝酸钾部分溶解硝酸钾全部溶解硝酸钾全部溶解再加5g硝酸钾,充分搅拌。
(得溶液 ⑥)
冷却待用要使剩余固体溶解,有什么
方法??向烧杯中再加入10mL的水,充分搅拌。
(得溶液 ④ )
加热
(得溶液⑤)
新知探究【实验1】
【交流与讨论】
1、溶质 (“能”或“不能”)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要使未溶解的固体继续溶解,可用的方法有 。
活动二:分析提炼,形成概念。
1、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看出:
要说明物质在溶剂中是否还能继续溶解,需要设定
的条件是 和 。
不能增加溶剂、升温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里2、像溶液② 、③,物质在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即已达到饱和状态。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量溶剂 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如何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呢?不能继续溶解还能继续溶解一定温度下【提出新问题】如何判断一瓶溶液是否饱和?
【设计与实验】
(1)取溶液④继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
现象: 。
结论:溶液④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继续加入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
现象: 。
结论:该溶液是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小结】 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的方法:其他条件不变,继续加入少量该溶质,若不能再溶解,则原溶液是 ,若还能再溶解该溶质,则原溶液是 。
固体溶解不饱和有固体不溶解饱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巩固练习】分析实验1、实验2所得的溶液①~ ⑥中,哪些是饱和溶液?哪些是不饱和溶液?请你与同组同学讨论后回答。
【实验1】【实验2】 氯化钠全部溶解氯化钠部分溶解硝酸钾部分溶解硝酸钾全部溶解硝酸钾全部溶解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不能确定【提出新问题】 饱和溶液能否溶解其他溶质?
【设计与实验】 取少量氯化钠饱和溶液,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现象: 。
由此说明,其他条件不变,饱和溶液 (能或不能)溶解其他溶质。 溶液变紫红色能【小结】说某溶液是饱和溶液,除要说明温度外,还要说明是哪种溶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温增加溶剂升温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交流与讨论】
1、请结合实验1、实验2以及生活经验,你认为要使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哪些?
将这些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又有哪些?【注意】 对于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欲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要采用“降温”的方法。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试举出三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 ;②?????????????????????????????????????????????? ;③?????????????????????????????????????????????? 。蒸发水加入硝酸钾固体降温巩固练习4、结晶:
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这个过程叫结晶。 (1)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
适用物质:KNO3晶体结晶的方法:海水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粗盐母液氯化钠多种化工产品海水晒盐(1)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适用物质:KNO3晶体
(2)恒温蒸发溶剂(蒸发结晶)
适用物质:NaCl晶体 生活实例:海水晒盐
结晶的方法:1、下列有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在一定量的溶液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B.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C. 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 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
溶液倒出一些B一定温度Ca(OH)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巩固练习2、能证明一杯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
A. 降低温度到0℃,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 蒸发10g水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 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硝酸钾晶体溶解
D. 恒温下,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加入的硝酸钾晶
体的量不减少D3、室温时,对100 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


A、甲为饱和溶液,乙为不饱和溶液
B、甲为不饱和溶液,乙为饱和溶液
C、均为不饱和溶液
D、均为饱和溶液A5、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有两种方法:
例如,从饱和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用?____________法;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采用用?____________法。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结晶6、室温下,将一杯饱和的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少量晶体析出。下列情况不可能成立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减少
B、溶液的质量减少
C、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满


归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不饱和溶液(概念: )饱和溶液(概念: )增加溶质或降低温度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注意: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溶剂里”,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1.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
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
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
下列判断正确的(????)?
A、加水前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
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A达标测评2.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剂C 3.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恒温蒸发溶剂
B.减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4.小红同学为证明某硝酸钾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设计了以下方案.一定能达到目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溶液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给溶液加热,直至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D.给溶液降温,直至有硝酸钾晶休析出C 5.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C6、A、B、C、D四个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溶剂,向四个烧杯加入某溶质,且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温度相同),充分溶解,(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各问(填序号)
(1)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
(2)_____________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
(3)_____________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ABCD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