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0《端午粽》(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0《端午粽》(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1-24 21:17:55

文档简介

10、《端午粽》学案
【学习目标】
1.会认“端、粽”等13个生字、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重点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新知预习】
我会读。
端午 粽子 节日 大米 中间 猪肉 据说 纪念
二、查找资料,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课堂探究】
探究1: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
【达标练习】
把音节补充完整。
du z z m ji
端 粽 总 米 间
u i ī ù àn
肉 带 知 据 念
二、想一想,填一填。
1.粽子是用( ) 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 ) 糯米,中间有一颗( )枣。
2.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 ( )。
三、重点段落品析。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我会填。
十分好吃 十分( ) 十分( )
2.请你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参考答案
【新知预习】

二、采艾蒿叶、挂香囊、赛龙舟等。
【课堂探究】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达标练习】
一、ān ōng ǒng ǐ ān rò dà zh j ni
二、青青的 白白的 红红的 屈原
三、好看 美丽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
10《端午粽》当堂达标题
我是拼写小能手。
zhú yè rèn zhēn zhōng w ǔ
( ) ( ) ( )
jié rì y ù mǐ fēn kāi
( ) ( ) ( )
二、比一比,组词。
??午( ) 米( ) 真( ) 叶( )
??牛( ) 木( ) 直( ) 业( )
请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颗 ②片 ③股 ④只 ⑤个 ⑥ 位
一( )清香 一( )粽子 一( )小鸟
一( )红枣 一( )竹叶 一( )诗人
圈一圈。
过端午
端午节,艳阳照,
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
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舟,
纪念屈原永记牢。
请圈出人们过端午节都有那些习俗呢?
参考答案
一、竹叶 认真 终于 节日 玉米 分开
二、中午 小牛 大米 木头 真心 笔直 叶子 作业
三、③ ⑤ ④ ① ② ⑥
四、插艾蒿 挂丝线 戴香包 吃粽子 划龙舟
10.端午粽 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条理清晰,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课文语言比较形象,比如对粽子样子、味道的描写中,分别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来形容箬竹叶、糯米、枣。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重点,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好长句子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会认“端、粽”等13个生字、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重点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图片,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二.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四、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六、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在黑板贴出:写有生字的粽子卡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
3.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
(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
(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预设:中秋节、重阳节、春节……
(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
(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
5.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
(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
(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
七、布置作业
1.熟练书写本课的生字宝宝。
2.给爸爸妈妈讲解如何包粽子。
课件20张PPT。10 端午粽赛龙舟挂香包插艾篙同学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什么味的粽子?吃粽子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 箬竹叶、糯米、红枣、线。资料宝袋屈原,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课文详解2、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赛龙舟、挂香包等。·1、端午节为什么吃粽子?? 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读一读,认一认端午节 粽子 总是 糯米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去 知道 据说 纪念读一读,认一认
ABB:美滋滋 乐呵呵 金灿灿
立字旁:端 站
米字旁:粽 粒 籽课文详解二、课文讲解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2、哪个自然段写了粽子的做法和色香味? 3、哪个自然段写了粽子的种类?4、哪个自然段写了端午节的由来?课文详解二、课文讲解1、文章有几个自然段? 4个自然段。2、哪个自然段写了粽子的做法和色香味? 第2自然段3.哪个自然段写了粽子的种类?4、哪个自然段写了端午节的由来?第4自然段第3自然段10.端午粽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粘又甜。想一想,说一说外婆的粽子是怎么做的 ?闻起来怎么样?味道如何呢?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想一想,说一说外婆会包哪几种粽子?
外婆为什么要我们带一小篮粽子回去?
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吃粽子?
你还知道端午节的哪些习俗?读一读 ,写一写节米真分午叶豆wǔ jié yè mǐ zhēn fēn d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