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6-23 13: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背景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我校今年开始实施新课程,而我作为课改一线教师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
1、使用教材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七年级《科学》第一册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建立生物的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理念。
(2)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理由,植物向光理由。
技能目标:探究蝎子藏身理由,练习使用温度计。
信息目标: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点:
重点:探究蝎子藏身理由,各种生物的适应性。
4、教学难点:
难点:温度计正确使用及准确测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5、教学准备:
①课件;②提前1周,学生在家中做豆芽向光性生长实验,教室里两位学生负责在教室不同朝向的窗户向阳光摆放植物,观察生长情况;③学生收集生物适应性特征的相关资料;④实验器材(每组):台灯、烧杯2只、干沙子、湿泥土、温度计6只;⑤探究报告单。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展示一组生物适应性图片。
师: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甲:枯叶蝶长得象枯叶。
生乙:白鳍豚四肢退化成鳍,毛退化体形象鱼,适于水中生活。
生丙:各种生物的形成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
师:同学从中获取很多具体信息,我们发现生物的生存总是要适应环境,虽然方式、方法不一样,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展示课题)
2、展示交流,获得亲身体验
师:课前布置同学做植物向光性实验,请同学展示成果,并让报观察到的的现象。(培养细致观察能力,体验成功乐趣)
生:原来向上生长的豆芽移放在窗台上不再向上生长,而开始向窗外弯曲生长。
展示图:植物的向光性
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有较典型的向光性?(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
生:向日葵等。
展示图:根向水生长图
师: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生:根向多水一边生长。
归纳:植物的这些生长现象是对光、水、肥等环境因素变化的适应。
3、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展示图:蝎子的图
设疑:你见过沙漠动物蝎子吗?它有怎样行为?
生:白天藏在数厘米深沙子里,夜里出来活动。
师:针对蝎子的这种行为,你会产生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白天,沙漠动物蝎子为什么把自己藏在数厘米之深的沙里?
4、针对问题,引导猜测
师:针对问题,你有哪些猜测?
生1:可能与温度有关。
生2:可能与捕食有关。
生3:可能为了躲避敌害。
师:好,可能有许多因素导致蝎子产生这种行为,你认为可能谁是主要因素?
生:温度。
归纳:白天沙漠中沙子表面温度高,蝎子藏身可能为了躲避高温。
5、设计实验,完善方案
师:针对猜测,我们如何设计方案?
学生讨论、发言
生甲:捉来蝎子,放在沙中,观察它的行为。
生乙:蝎子有毒,只要模拟沙漠情形实验即可。
生丙:用白炽灯加热干细沙一段时间,然后分别测不同深度温度。
生丁:用白炽灯加热烧杯中干细沙和湿泥土,过一段时间分别测表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温度。
经过学生交流,不断补充,方案得到完善。(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师:我们模拟沙漠情形,只要测沙子温度即可,为什么还要测湿泥土温度?谁是对照组?
生:为了对比,湿泥土是对照组。
师:测沙子表面温度后,还为什么要测沙子不同深度的温度呢?
生:也是为了对照。
归纳:科学实验设计需设置对照组,控制变量。
6、动手实验、收集事实证据
六人一组实验,用白炽灯给沙土加热,开始记时,由组长分工好各人任务,并将数据记录在探究报告单中。
师:同学们要注意互相观察同伴的操作是否正确,温度计是否正确使用并给予纠正。(培养合作能力,运用操作能力)
7、展示交流,分析数据作出解释
展示学生测量结果,要求学生分析数据作出解释。(培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生:相同同条件下,沙子升温比湿泥土快,沙子表面温度比深处温度高,且越深,温度越高。
师:其实科学实验是为了提高准确度,避免测量结果出现偶然性,往往要做多次重复实验,课堂上由于时间关系,不再做重复实验,教师展示兴趣小组同学课前做的一组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一致。
师:你知道蝎子藏身的理由了吗?
生:原来沙漠动物蝎子这种藏身行为是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设疑:沙漠中的冷血动物蜥蜴又有怎样的行为呢?
请观看录像并仔细观察。(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师:蜥蜴为什么会有这种有趣的行为呢?
生:是为了调节热平衡、适应温度变化等。
8、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设疑:动物还有哪些巧妙的方法将自己藏在环境中呢?
展示图:青蛙、变色龙、竹节虫的图。
讨论:图中三种动物所具有的特征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后发言:利于捕食,躲避敌害等。
展示保护色:动物具有与环境相似色彩以躲避敌害而适应环境。
展示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形或色斑与其它生物或周围环境非常相似的状态。
师:动物世界中,昆虫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昆虫类动物在长期生存斗争中,如何“伪装”自己以适应环境呢?看一段昆虫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激发兴趣获取生物适应性典型特征知识)
师:植物向光性、保护色、拟态等都是生物生长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后逐渐形成的特征,具有适应性、典型性,而生物的适应特征是否仅有这些呢?请选择一种你身边熟悉的或你上网查找的生物,描述它是如何适应环境的?(从身边生物出发,知道生物适应的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生1:白鳍豚为了适应水中生活,体形变成梭形,四肢退化成鳍状,毛退化。
生2:臭鼬为了逃避敌害,放出臭屁……
生3:乌贼为了逃避敌害,释放墨汁……
……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富有个性的交流,把课堂推向另一个高潮)
9、教师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从生长现象、行为、体色、体形等多方面探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具有典型特征,其实通过资料交流,我们知道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是生物能适应多样的环境导致生物的多样性,使自然界充满了无限生机。
10、学以致用,实践创新
知识应用:18世纪后期以前,绝大多数的英国胡椒蛾都是浅灰色的,但18世纪后期,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们建起了一座座工厂、生产布料以及其它产品。工厂产生的黑烟慢慢的将附近的树干都熏黑了,到大约1850年,大多数的胡椒蛾都变成了黑色。
讨论:1、你能解释胡椒蛾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2、从1950年开始,严厉的禁止污染法律使得英国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预测一下,这对树和蛾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分析与反思
这节课表面上看似是单纯的生物知识传授,而作为新教材,教师必须有新理念,它实际上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根本意图是帮助学生建立“生物生存总是要适应环境的,虽然它们的方式、方法不一样”的理念,植物的向光性、保护色、拟态等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典型特征。探究蝎子在沙子藏身的理由及各种生物的适应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通过以下活动达到教学目标:(1)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创设情景,激趣引入。(2)课前布置学生做植物向光性实验,课堂上展示并汇报成果,培养细致观察能力,体验成功乐趣。(3)探究蝎子藏身的理由,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证据,作出解释,得出结论。(4)观看冷血动物蜥蜴行为的录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5)观察青蛙、变色龙、竹节虫三幅画,讨论它们所具有的特征,对它们生存有何好处?培养学生合作讨论交流能力。(6)观看昆虫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动画。激发兴趣,让学生获取生物适应性典型特征。(7)交流:选择身边生物描述适应性特征。(8)知识应用:讨论交流分析,使知识学以致用。
学生在这堂课中精彩表现让人赞叹:思维敏捷,发言积极,语言表达流畅,兴趣高涨。首先,我已充分体会到学生已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只是学生探索活动的引路人、促进者。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七年级学生应以兴趣培养为主,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学习成功和乐趣。第三,教师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科学教学设计
课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学校: 龙 港 十 中
姓名: 郑 玉 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