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人类的家园 同步练习题
A组
1.读图,若圆心O表示地球北极,飞机由A地直线航行飞到B地,其航向(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南
C.先向东南后向西南
D.先向西南后向东南
2.比例尺缩小一半,图幅大小不变,则该图表示实际长度和实际范围分别将
A.扩大2倍,扩大8倍
B.缩小2倍,缩小4倍
C.缩小4倍,缩小8倍
D.扩大2倍,扩大4倍
3.读图回答
(1)在右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是
A.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
C.根据方向标判断
D.三种方法都可以
(2)乙在甲的_____方向
(3)丙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填经纬度)
4.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5.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地震,同学们应懂得更多的防震抗灾知识,从而保护自己,救护他人。下列措施中不宜采
取的是
A.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
B.在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
C.在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
D.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
6.“神舟九号”飞船于2012年4月9号运抵酒泉(39.44°N,98.31°E)卫星发射中心,于2012年6月16日发射,于6月18日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此次飞行任务由3名航天员完成。结合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卫星发射基地“酒泉”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B.乙地
A.甲地
D.丁地
C.丙地
(2)“酒泉”所处的半球是
B.东半球北半球
A.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7.读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分布在
板块学说认为这两个地带都是__________地震带
(2)日本处在哪个火山地震带内?该火山地震带是在哪些板块的接触地带?
8.我国是泥石流分布最广的地区,其成因:地貌原因是_________地质原因是山体断裂发育,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气候原因是_________根据泥石流形成的人为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9.如图是某同学所画的实验中学的平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__式,1:5000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五金花园在学校______方,你是根据____________定向法来判断的。
(3)图中未标出的地图三要素之一是_________
(4)若行政楼到田径场的图上距离是3cm,则实际________距离是______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村所在的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
(2)标出A地最高的山峰,海拔_________
(3)甲村和乙村之间要修一条公路,是经过A处还是经过B处施工容易?为什么?
(4)因经济发展需要,在该地修建一水库,请画出大坝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11.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是地球正视图,图中有7条经线将半个地球平分成6等份,读图后回答:
①A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方向;
②B点既在南半球,又在__________半球。
(2)确定图乙中A点在地球上的位置。
12.如图是浙江省中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各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A
B
C
D
(2)C处顶部和底部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
(3)F、G所在的山坡中_____要缓一些
(4)此图表示的整个地区的地貌属于_______
(5)E处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
(6)这幅图表示的实际面积大约是________
13.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在真空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时,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霞和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将三个金属球在20m高处由静止释放,测得金属球落地时间如下表:
(1)他们选用金属球而不选用棉花球或纸团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A.便于实验操作
B.便于实验观察
C.相对空气阻力较小,使运动更接近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更具科学性
(2)他们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则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A.铁片和羽毛同时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
14.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h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最低点1340m)和罗家峪沟流城(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
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
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自1823年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是
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分析说明造成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