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的计算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方程的计算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4-16 18: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一般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设未知量  
(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并把相关的已知 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4)列出比例式  
(5)求出未知量  
(6)简明地写出答案  
可概括为:解、设、方、关、已未知、比例、求解、答仔细.  (2)物质纯度2.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  
(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  
(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  
(5)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3.常用换算计算式:  (1)气体密度(g/L)(2)物质纯度 由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可知:
(1)如果要使2份质量的氢气完全燃烧,至少需要 份质量的氧气,并生成 份质量的水。
(2)如果要使2克的氢气完全燃烧,至少需要 克的氧气,并生成 克的水。
(3)如果要得到36千克的水,至少需要 氢气和 氧气反应生成。1、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求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即 份质量的氢气与 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并生成 份质量的水。基础训练例1:36克的碳完全燃烧,能生成多少克的二氧化碳?练习1:电解72克的水,能得到多少克氢气和氧气?练习2:现需要48克的氧气,全部用氯酸钾来制取,需要多少克的氯酸钾?例2:50克17%的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能得到多少升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练习3:多少克含80%碳酸氢铵的化肥(杂质不参加反应)完全分解能得到9克的水? 例3:已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共15.5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0.7克,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剩余固体的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练习5:实验室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某同学实验前称得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42.5 g,加入1g MnO2,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41.9 g。计算:(1)反应中放出氧气的质量。(2)实验中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例4:已知炭和氧气都为20克,点燃碳充分反应后,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练习6:已知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为20克,点燃后生成了18克水,求原混合物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各为多少克?练习7.将A、B两种物质各20g进行反应,生成8gC和18gD。已知A已全部参加反应。则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例5:把15.5克氯酸甲和3.20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发现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为13.9克,求: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2)剩余固体中有那些物质,质量各为多少克?
3.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R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2.现有氢气和氧气共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g水,则反应前氧气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g       
C.6.4g       D.9.2g6、在2A+3B=C+4D的反应中,已知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C,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试求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48     D.925.在化学反应A + 2B==C + D中,20gA与10gB刚好完全反应生成12.25gC和若干gD。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2,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40 B.80 C.60 D.1007.在2A+3B=C+4D的反应中,已知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C,若A物质的式量为136,试求D物质的式量是多少?8.已知反应:2A+B=3C+D,且A和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5∶2,如果反应后生成C和D的质量共2.1g,则消耗反应物A的质量为多少克?3.质量相同的硫和磷,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别是a g和b g,则a与b的关系是     [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过量计算: 1.4g 氢气和16g 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 )
A.12g B.16g C.18g D.20g 2.3g碳与10g氧气充分反应后,能生成二氧化___g。2.下图中,“○”表示某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下列反应中,能用该图表示反应实质的是( )1.在某化学反应 2XY + Y2 == 2Z中,Z物质的化学式符合( )
A.XY2 B.X2Y C.X2Y2 D.X3Y2A.H2 + Cl2 == 2HCl B.N2 + 3H2 ==2NH3
C.2CO + O2 == 2CO2 D.2H2 + O2 == 2H2O1.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即在雷雨过后,植物生长得更好。下面一段短文就是叙述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过程:① 空气中的N2 在放电条件下与O2 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 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不稳定,常温就易与空气中的O2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 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④ 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 上述短文中,对二氧化氮化学性质有描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⑵ 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不能采用下列收集方法收集_______。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⑶ 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A.不变 B.仅升高 C.仅降低 D.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2.如图是测定白磷燃烧后前后质量变化和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盘上锥形瓶口在白磷点燃后为什么要塞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时,若瓶塞未塞紧,待燃烧完毕后再塞紧。天平的指针将会指向__________(填“偏左”、“偏右”、“正中”)。
(4)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的体积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