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二单元 9《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第二单元 9《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1-25 11: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国时期的社会习俗变化》
一、学习目标
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
目标2:总结归纳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背景。(重点)
目标3:知道剪发辫,易风俗;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的史实。(难点)
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二、自主学习
剪发辫,易风俗
1.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掀起了__________,辫子的去留成为了从新除旧的标志。
2.在清朝,官民服饰有别。进人近代后,少数人崇尚新潮,穿西服,但多数人仍以着传统服饰为主。辛亥革命后,_________开始流行,但民众穿长袍装束的仍为多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进人民国后,中国人的着装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还开始身着西装和中山装;女子则流行_______。
改称谓,废跪拜
1. 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上的“_______”、“_______”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民间称“先生”或“某君”。21教育网
2.民国成立后,专门制定了“礼制”,其核心内容是以_______和______代替跪拜等旧式礼节。
禁缠足,倡女权
1.1912年,孙中山饬令各省劝禁缠足。禁令颁布后,各地展开大规模的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背景。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课时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