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 (共25张PPT) +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件 (共25张PPT) +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1-25 20:59:17

文档简介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探究一:有氧呼吸
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___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同时生成_______的过程。
2.反应条件:葡萄糖、多种酶、适宜温度和_________等。
3.主要场所:_________
(1)成分:蛋白质、脂质、有氧呼吸有关的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
(2)结构:________层膜结构,请你说出右图中各序号
的名称;
(3)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
动供能。
4.最常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
5.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程
项目
场所
物质变化
放能情况
是否需氧
第一阶段
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____________,产生少量的_________;
第二阶段
丙酮酸与__________彻底氧化分解成__________和________;
第三阶段
上述两阶段产生的______,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
探究二:无氧呼吸
1.最常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_____
2.过程:
项目
场所
物质变化
放能情况
第一阶段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
第二阶段
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转化成_____________。
3.反应方程式:
【思考】:思考:哪些生物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哪些生物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试举出相关实例。
探究三:细胞呼吸原理及其应用
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以下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场所
产物
放能多少
相同点
a.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本质相同:都是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2.与有氧呼吸相比较,为什么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少?
【思维导图】
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不能发生有氧呼吸( )
(2)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观察线粒体时,可用甲基绿将其染成绿色( )
(3)O2充足时,酵母菌的线粒体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水,释放大量能量( )
(4)用差速离心法法可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然后将其线粒体置于清水中,线粒体会吸水涨破,并且内膜比外膜先涨破( )
(5)甲、乙两锥形瓶中盛有等量的酵母菌及其培养液,甲装置中氧气充足,乙装置中无氧气。若甲、乙装置产生等量的CO2(1mol),它们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 )
2. 下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均能产生ATP和[H]
B.①③④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过程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人体肌肉细胞内可以进行图中所有反应
D.大多数植物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发生①③过程
【本节收获】
【本节疑惑】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内容较多而且抽象,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本节分为两个课时完成。其中,第2课时主要介绍了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等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物质和结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以及ATP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后续学习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作好铺垫,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物质组成、酶以及ATP等相关知识,同时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分析对照实验的能力,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以及与本节学习相关的生活经验,这些对本节课的教学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利用学生的已知,引导学生获取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介绍,帮助学生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2)通过让学生分析课本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
(3)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识记理解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结合展示法和讲述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前几天我在削苹果吃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削伤了,医生建议我用“创可贴”将伤口包扎起来,以防感染。事后,我狠狠地将还没有削好的苹果咬了一口,并将它装在塑料袋中“关押”了起来,等着它自己坏掉。今天,我把这个苹果带到了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怎么样了?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并闻一闻苹果的味道,请其中一名同学发表他的感受。
教师:苹果被扎在塑料袋中为什么会产生酒味呢?医生为什么建议我用“创可贴”包扎伤口,而不是用塑料纸?
这些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细胞呼吸有关。
学生认真听讲,产生好奇心。
在老师组织下,有序地观察和体验被密封在塑料袋中的苹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被咬的部位颜色已经变深,并且我还闻到了酒味。
学生产生疑问,纷纷表达个人的观点。
结合生活中的事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本节新课。
【自主学习】
一、有氧呼吸
二、无氧呼吸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合作交流与展示质疑】
【总结归纳】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细胞呼吸的方式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有氧呼吸师绝大多数生物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多媒体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并展示成果。
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___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___,释放能量,同时生成_______的过程。
2.反应条件:葡萄糖、多种酶、适宜温度和_______等。
3.主要场所:_________
(1)成分:蛋白质、脂质、有氧呼吸有关的酶、______、_____等;
(2)结构:________层膜结构,请你说出右图中各序号的名称;
(3)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供能。
4.最常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____
5.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过程
项目
场所
物质
变化
放能情况
是否需氧
第一阶段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_____,产生少量的_____;
第二阶段
丙酮酸与______彻底氧化分解成_____和______;
第三阶段
上述两阶段产生的______,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
对学生的学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播放微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多媒体展示以下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并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过渡:我们知道,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发生有氧呼吸,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还有哪些生物的细胞可以发生无氧呼吸呢?展示相关图片,过渡到无氧呼吸。
多媒体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并展示成果。
1.最常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_
2.过程:
项目
场所
物质变化
放能情况
第一阶段
与有氧呼吸第一
阶段________
第二阶段
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
化作用下,分解成___
_______,或者转化
成__________。
3.请你书写出无氧呼吸的相关反应方程式。
【思考】:思考:哪些生物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哪些生物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试举出相关实例。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原理是不同的,它们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
展示教材相关图片,组织学生应用细胞呼吸的原理对相关内容进行合理解释。
教师评价、总结。
多媒体展示导学案合作交流部分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推荐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场所
产物
放能多少
相同点
a.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b.都是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3.与有氧呼吸相比较,为什么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少?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点拨。
教师带领学生对本届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构建思维导图。
进行当堂检测,反馈学生本节的学习效果。
布置本节作业。
学生认真听讲,回顾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学生认真观察视频,理解有氧呼吸的相关过程。
学生认真听讲,发表个人观点。
结合相关问题,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并展示学习成果。
其余同学质疑补充。
学生观察图片,尝试对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积极推荐小组代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其余小组同学进行相关的质疑和补充。
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思维导图的构建。
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提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列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通过观看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结合实际生活与生产,学以致用。
以相关问题为载体,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语言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2.条件 3.主要场所:线粒体
4.反应方程式 5.过程
二、无氧呼吸
1.条件 2. 过程
3.反应方程式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重温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原理,通过列表比较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并尝试对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合理解释。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但美中不足的地方是课堂时间的分配和把握还需要更加精准,今后我会在这方面更加注意。
课件25张PPT。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
生活中的应用。1.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___的参与
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等
有机物_____氧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__,
释放能量,同时生成_______的过程。2.反应条件:
葡萄糖、多种酶、适宜温度和______等。氧葡萄糖彻底二氧化碳和水ATP氧气探究一:有氧呼吸3.主要场所:_________
(1)成分:水、蛋白质、脂
质、有氧呼吸有关的酶、____
、_____等;
(2)结构:_____层膜结
构,请你说出右图中各序
号的名称;
(3)功能:是_________
________场所,为细胞的
生命活动供能。线粒体DNARNA双有氧呼吸的主要外膜内膜嵴线粒体
基质4.最常利用的物质:_________5.反应方程式:葡萄糖酶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6.过程:细胞质
基质线粒体
基质线粒体
内膜丙酮酸[H]H2OCO2[H][H]O2H2O少量
能量少量
能量大量
能量不需不需需【课后作业1】:
有氧呼吸与有机物体外燃烧的比较酵母菌乳酸菌1.最常利用的物质:________
2.过程:葡萄糖细胞质
基质细胞质
基质完全相同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少量
能量不释
放能
量探究二:无氧呼吸3.反应方程式:(1)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酶(2)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酶酒精发酵乳酸发酵【课后作业2】:请你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
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无氧呼吸的定义。思考:哪些生物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哪些生物的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试举出相关实例。酵母菌、绝大多数的植物的细胞等;动物细胞、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等;三、细胞呼吸原理及其应用请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对以下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包扎伤口时,需
要选用透气的消
毒纱布或创可贴
等敷料。a日常生活中,人
们为何提倡慢跑
等有氧运动?cb花盆里的土壤板结
后,空气不足,会
影响根系的生长,
需要及时松土透气。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葡萄糖、氧气、
酶、适宜温度等葡萄糖、酶、
适宜温度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CO2和H2O酒精和CO2
或乳酸大量能量少量能量2.与有氧呼吸相比较,为什么无氧呼吸释放的
能量较少?因为无氧呼吸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不彻
底的,在其产物酒精或乳酸中还存留大量
能量。【课后作业】1.有氧呼吸与有机物体外燃烧的比较2.请你参照有氧呼吸的概念,用准确而简练的语言概括无氧呼吸的定义。今天给你上课的老师是( )ABDCC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
粒体的生物不能发生有氧呼吸( )X
O2充足时,酵母菌的线粒体可以将葡萄
糖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水,并释放大量能
量( )
X 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观
察线粒体时,可用甲基绿将其染成绿色( )X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乙两锥形瓶中盛有等量的酵母菌及其培
养液,甲装置中氧气充足,乙装置中无氧气
。若甲、乙装置产生等量(1mol)的CO2 ,则
它们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 ) 用差速离心法法可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中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出来,然后将其线粒体置
于清水中,线粒体会吸水涨破,并且内膜比外
膜先涨破( ) X√ 下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的图解,有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均能产生ATP和[H]
B.①③④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过程只能在线
粒体中进行
C.人体肌肉细胞内可以进行图中所有反应
D.大多数植物的细胞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发生①③过程D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