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教案 2章4节 视觉[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教案 2章4节 视觉[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6-29 17: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教案 2章4节 视觉
天元初中 陈定军
一 教学要求:
1. 能理解视觉是生物获得信息的一条重要途径
2. 能了解各种生物视觉上的特点
3. 能掌握人的眼睛构造特点
4. 能了解人的视觉形成
5. 能了解人类常见的两种视力缺陷及其矫正方法
二 重点
1. 视觉形成的过程
2. 眼睛的构成
三 难点
视力缺陷的成因分析及矫正措施
四 新课引入
1. 回顾前面一节内容,能说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及眼睛构造与凸透镜相似之处。目的是能使学生明确在人的视觉形成过程中眼睛所起的重要作用。
2. 设问:拥有良好的视觉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希望能从学生回答中概括到能得到大量信息的结论。
3. 设问:视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此时讲解配合动画演示进行,动画演示包括眼睛的构造,光线从外界通过眼睛到达视网膜上的经过,让学生有一直观感受。在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 光线从外界通过眼睛到达视网膜上的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 瞳孔的作用特点及晶状体作用特点
3 视网膜的特点
4 阅读课本第35页资料,视网膜上的倒像是如何被人所接受的
5 活动:验证盲点的存在
6 活动:用单眼和双眼观察物体,并讲解感觉为何不一样。
1. 视力缺陷-----设问
2. 你的眼睛健康吗?常见的视力缺陷有哪些?(学生一般能回答近视眼、老花眼等)
3. 如何消除视力缺陷对我们的影响呢?------戴眼镜
4. 近视眼和远视眼所戴的眼镜一样吗?
5. 近视眼和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呢
动画演示: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距离过长,使远处物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动画演示: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戴凹透镜眼镜,利用其对光的发散特点,使所成像相对晶状体往后,使其落在视网膜上。
动画演示:远视眼的成因,是因为晶状体凸度过小,或眼球前后距离过短,使近处物像成在视网膜后方
动画演示:远视眼的矫正方法,戴凸透镜眼镜,利用其对光的会聚特点,使所成像相对晶状体往前,使其落在视网膜上。
六 人类的眼睛能为人类带来大量的信息,那么我们身边的动物呢?阅读课文第39页的视窗资料,并配合动画演示。从这一资料中我们应得到信息
1. 动物的眼睛是和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2. 动物的眼睛是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结果
3. 能了解动物的单眼和复眼的区别
七 盲人和聋哑人的信息接收----阅读课文38页希望能掌握以下几点
1. 盲人可通过声音和触摸方式来接收信息
2. 聋哑人可依靠手势
3. 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思想意识
课外作业布置
cdj7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