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结构
观察左图或耳解剖模型。
想一想,耳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耳的结构简要介绍如下:
听觉的形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见图),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耳的卫生保健 耳的卫生保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掏耳屎,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如有小虫进入耳内,可滴入植物油,使小虫窒息而死,然后用温开水洗耳,使小虫顺水流出。如有植物种子进入耳内,则忌用水冲洗,以兔种子胀大后,增加去除的困难。这种情况应该去医院由医生处理。
2.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见图),以免震破鼓膜。
3.预防中耳炎。如果鼻、咽、喉受感染,其中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咽、喉有炎症时,要用食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以免发生中耳炎。
4.预防外耳道疖。不洁净的水或脓性分泌物进入外耳道,会使病菌侵入耳毛的根部或皮脂腺,导致外耳道疖。预防外耳道疖,主要是不要损伤外耳道,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避免感染。
耳聋
耳聋一般表现为听力下降或丧失。耳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传导性耳聋,这类耳聋是由于外耳道堵塞和中耳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听力下降。另一类是神经性耳聋,这类耳聋是由于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听力下降或丧失。老年性耳聋、药物中毒性(如长期使用较大剂量链霉素引起的)耳聋、某些传染病(如脑膜炎)引起的耳聋、工业生产中高强度噪音引起的耳聋等,都属于神经性耳聋。
耳屎
外耳道的皮肤中有一种变态的汗腺——耵聍腺,它能分泌一种叫耵聍的蜡状物,对外耳道有保护作用。耵聍干燥后成为固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耳屎。耵聍常常由于下颌关节运动而向外掉落。如果耵聍积留在外耳道,凝结成块,阻塞外耳道,就会影响听力,应该设法清除。
晕车、晕船和晕机
有的人在乘车、乘船和乘飞机时,会发生头晕、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反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晕车、晕船、晕机。发生上述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耳内的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而引起的。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即使受到微弱的刺激,也会出现上述反应。可以通过特殊的体育锻炼,如荡秋千、练滚轮等,来克服上述不良反应。但是反应严重的人不宜从事航海、航空等工作.
动物通过感觉器官,能感觉到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刺激,并且作出迅速的反应。
脊椎动物的耳 脊椎动物的耳具有听觉的功能。鱼只有内耳,埋在头骨里。内耳能听到水中物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青蛙在陆地上生活,具有中耳和内耳。中耳外有鼓膜(见图),能将空气中的声波传到内耳。家鸽和家兔的耳和人的一样,也有内耳、中耳和外耳。家鸽没有耳廓。家兔的耳廓长大,能朝声源的方向转动,以便更好地收集声波。
鱼的侧线 鱼类生活在水里,它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器官,叫做侧线。在鱼身体的两侧,有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有感知水流的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的作用。
昆虫的感觉器官
触角 昆虫头部都有一对触角,一般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功能。不同的昆虫,它们的触角形状不一样(见图)。
单眼和复眼 单眼和复眼是昆虫的视觉器官。绝大多数昆虫的头部有2~3个小的单眼和1对大的复眼。单眼只能辨别光线的强弱和光源的方向。复眼由许许多多小眼组成(见图),不仅能感光,而且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听器 有的昆虫,如蝗虫,在前腹部的两侧,一般各有1个椭圆形的薄膜,叫做听器(见图)。这是昆虫的听觉器官,有感觉声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