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25 21:15:20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的定义及其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的关系。
3.记住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差异,并结合生活体验,将地球公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4.观察地球的五带图,知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与五带的关系,明确五带的范围和特点。
【重点难点】
1.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的关系。
2.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一个、小地球仪若干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区一年内有着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观察临沂某学校作息时间表,为什么一年四季下午的上课时间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次
春秋季
夏季
冬季
第五节
14:00—14:45
14:30—15:15
13:30—14:15
第六节
14:55—15:40
15:25—16:10
14:25—15:10
阳光体育大课间
15:40—16:10
16:10—16:40
15:10—15:40
第七节
16:10—16:55
16:40—17:25
15:40—16:25
第八节
17:05—17:50
17:35—18:20
16:35—17:20
【自主学习】
学习一:自己动手演示地球的公转,认真观察并得出结论。
认真以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球公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公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的周期:________;
4.地轴的状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的(倾斜的角度为66.5o),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__。
学习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 观察课本图1.18地球公转示意图,找出图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的纬线。
2.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图,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3.阅读课本13页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分组讨论并填写下表:
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期
北半球昼夜长短
获得太阳光热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学习三:地球上的五带
1.五带是怎么划分的?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________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读教材图1.19地球上的五带,回答:
(1)地球上五带的名称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带与温带的界线、温带和寒带的界线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3)看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哪一带?________。我们的家乡位于哪一带?________ 。
(4)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五带中会有什么样的气候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参照课本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要领:(在演示过程中请学生注意观察)
(1)演示时,保证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2)演示时,确保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转动(逆时针转动)。
(3)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
(4)注意观察直射点(最亮点)的位置。
2.以北半球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知识构建】
旋转中心、方向及周期: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 产生现象: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的变化等
五带
【拓展延伸】
身为宇航员的儿子骄傲地对他父亲说,他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父亲说:“这不稀奇,我已经绕太阳转60圈了,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请回答: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说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2.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为什么?
【优化训练】
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地球围绕着________公转,公转周期是________。
(2)读图乙,该日地球位于图甲所示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数码)位置,图中A地将迎来________(黎明/黄昏)。
(3)读图丙,泉州(24°55′N,118°34′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发现,在正午阳光照射下,树影朝向偏________(北/南);一年中当正午树影最长时,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地球的公转
【自主学习】
学习一:参照课本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1.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4.地轴的状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为66.5o),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学习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春分:3月21日,直射赤道;夏至: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秋分:9月23日,直射赤道;冬至: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
2.略。
3.
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期
北半球昼夜长短
获得太阳光热
春分
赤道
3月21日
昼夜平分
一样多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2日
昼长夜短
北半球多,南半球少
秋分
赤道
9月23日
昼夜平分
一样多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昼短夜长
北半球少,南半球多
学习三:地球上的五带
1.五带是怎么划分的?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读教材图1.19地球上的五带,回答:
(1)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北温带 北温带。
(4)热带 寒带 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终年寒冷
【合作探究】
1.略。
2. (1)夏季 冬季(2)夏季 冬季(3)夏季 冬季
【知识构建】
旋转中心、方向及周期:绕太阳、自西向东、一年
地球公转 产生现象: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五带
【拓展延伸】
1.真的,人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圈。
2.60岁,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一年,60圈刚好60岁。
【优化训练】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自转及晨昏线的相关知识。第(1)题,地球的公转是围绕太阳的运动,周期为一年。第(2)题,图乙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说明是北半球的冬至,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④位置;图中的A地将随地球的自转进入白天,迎来黎明。第(3)题,泉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的树影朝北,当正午树影最长时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泉州为昼最短夜最长。
答案:(1)太阳 一年(2)④ 黎明(3)北 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当堂达标题】
1.地球自转和公转 ( ) A.方向相同,周期不同 B.方向和周期都不同 C.方向不同,周期相同 D.方向和周期都相同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 )
A.一年 B.一月 C.一周 D.一天
3.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 A.昼夜现象 B.昼夜更替 C.四季变化 D.太阳东升西落
4.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5.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6.地球公转到图中a位置的时间是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7.6月22日北京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 ( ) A.? B.? C.? D.
8.如图所示太阳直射的重要纬线和节气是 ( )
A.北回归线 冬至日?????????B.北回归线 夏至日 C.南回归线 冬至日?????????D.南回归线 夏至日 图中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节气,读图回答9~10题。
9.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时为春分日 B.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C.澳大利亚此时为冬季 D.此时临沂昼长夜短 10.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 ( ) A.23.5°????B.30°?????C.66.5°????D.60°
1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请填出ABCD字母代表的节气名称:A? ??,B? ??,C? ??,D? ??。
(2)据图可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阳光直射在赤道上的节气是:? ??(填字母)。
(3)地球运行到A处时,太阳直射在? ??(填“南回归线”或者“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昼长? ??夜长(填写“大于”或者“小于”或者“等于”),北极圈内将出现? ??(填写“极昼”或者“极夜”)现象。
(4)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时,昼夜长短的情况是:昼长? ??夜长(填写“大于”或者“小于”或者“等于”)。
12.读“地球五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五带名称: A________带,B________带。
(2)五带中,无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
(3)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D 6.A 7.B解析:6月22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京昼最长夜短。 8.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极地区为极昼,此时太阳直射北回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9.B解析:由图可知,甲图为北半球的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10.A解析:由甲到乙,太阳直射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太阳直射点移动了23.5°
11.(1)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
(2)自西向东 BD
(3)北回归线 大于 极昼
(4)等于
12.(1)热带 南寒带(2)北温带 南温带(3)北温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的定义及其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理解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的关系。
3.记住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差异,并结合生活体验,将地球公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4.观察地球的五带图,知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与五带的关系,明确五带的范围和特点。5.通过演示和探究,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的关系。
2.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地球仪一个、小地球仪若干
【教学手段】学生观察与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区一年内有着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观察临沂某学校作息时间表,为什么一年四季下午的上课时间不同?
节次
春秋季
夏季
冬季
第五节
14:00—14:45
14:30—15:15
13:30—14:15
第六节
14:55—15:40
15:25—16:10
14:25—15:10
阳光体育大课间
15:40—16:10
16:10—16:40
15:10—15:40
第七节
16:10—16:55
16:40—17:25
15:40—16:25
第八节
17:05—17:50
17:35—18:20
16:35—17:20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引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求新知。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
【自主学习】
学习一: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特征
学生活动:自己动手演示地球的公转,认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叫公转)
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4.地轴的状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的角度为66.5o),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学习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1.观察课本图1.18地球公转示意图,找出图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太阳
直射的纬线。
2.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图,明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春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移至23.5°N时,为夏至日,这是太阳直射的最北位置;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移至赤道时,为秋分日;接着继续南移,移至23.5°S时,为冬至日,这时太阳直射的最南位置;此后再向北移,移至赤道时,为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23.5°N,因此23.5°N被称为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是23.5°S,因此23.5°S被称为南回归线。每年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3.阅读课本13页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分组讨论并填写下表。
节气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日期
北半球昼夜长短
南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情况
春分
赤道
3月21日
昼夜平分
一样多
夏至
北回归线
6月22日
昼长夜短
北半球多,南半球少
秋分
赤道
9月23日
昼夜平分
一样多
冬至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昼短夜长
北半球少,南半球多
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归纳总结:由于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学习三:地球上的五带
刚才我们知道了在同一个地方,季节不同,太阳光照不同。那在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照射的情况相同吗?
1.五带是怎么划分的?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2.读教材图1.19地球上的五带,回答:
(1)地球上五带的名称是什么?(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2)热带与温带的界线、温带和寒带的界线分别是什么?(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3)看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哪一带?我们的家乡位于哪一带?(北温带)
(4)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说出五带的气候特点。(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变化明显,寒带终年寒冷)
【合作探究】
1.参照课本图1.20,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要领:(在演示过程中请学生注意观察)
(1)演示时,保证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方向。
(2)演示时,确保地球仪的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转动(逆时针转动)。
(3)演示时,在光源固定的情况下,地球仪要围绕光源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移动。
(4)注意观察直射点(最亮点)的位置。
2.以北半球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夏季中午大阳升得高,冬季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比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夏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
【课堂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拓展延伸】
身为宇航员的儿子骄傲地对他父亲说,他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他父亲说:“这不稀奇,我已经绕太阳转60圈了,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请回答: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说的话是真的吗?为什么?
真的,人随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圈。
2.你知道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为什么?
60岁,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一年,60圈刚好60岁。
课件18张PPT。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1. 知道地球公转的定义及其方向、周期和产生的现象。
2. 理解地球公转与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的关系。
3.记住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差异。
4. 明确五带的范围和特点。学习目标观察临沂某学校作息时间表,为什么一年四季下午的上课时间不同?地球的公转1.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____ _的旋转运动。学习一:地球公转的特征太阳2.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_____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____。倾斜保持不变学习二: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假设地轴是直立着(地轴不倾斜) 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太阳直射点还会移动吗?那么南北半球在一年中获得的太阳热量会有变化吗?直射点在赤道上 不会移动 没有变化
2.由于地球倾斜着身子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南北来回移动,其移动范围是什么?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归纳总结3.观察下图:在三种情况下,哪个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地面的气温最高?太阳高度越大,地面获的太阳光热越多,反之越少。一年中______(季节)中午太阳升的高些,_____(季节)比较低;____(季节)白昼时间较长,______(季节)较短。夏季夏季冬季冬季4.以北半球为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 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夏季中午大阳升得高,冬季比较低夏季白昼时间较长,冬季比较短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夏季。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冬季
学习三:地球上的五带1.五带是怎么划分的?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2.读教材图1.19地球上的五带,回答:
(1)热带与温带的界线、温带和寒带的界线分别是什么?
(2)看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哪一带?我们的家乡位于哪一带?
(3) 五带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温带 北温带 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1.读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回答。
(1)写出图中各点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的名称:
A______,B ______,C ______,D ______ 。 (2)一年中有一次阳光直射的地点是图中的_______点 ,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区是图中的_______点 。
BDACE巩


习 2. 2017年6月1日骑士队与勇士队的NBA总决赛首战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开始。开赛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及奥克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①昼长夜短 B.②昼短夜长
C.③昼长夜短 D.④昼短夜长A3.第22届冬季奥运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索契成功举行。冬奥会期间,地球正公转至如图所示的( )
A.①一②段 B.②一③段
C.③一④段 D.④一①段C谢 谢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