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1课时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学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2.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 理解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一: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
1.读图2.13和2.14,冬季我国南北 很大,主要受 的影响。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
2.我国气温夏季分布特点的形成,与地势 (有无)关系,理由是
。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 ,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学习二:温度带划分
1.我国五个温度带名称 ,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
2.不同温度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的 、 ;亚热带的 ;热带的 、 。
不同温度带内,作物熟制不一样,如中温带 ;热带 。
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 ;南方的房屋 。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
2.夏季青藏高原气温偏低的原因?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4.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农业 的影响?
5.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活的影响?
【知识构建】
一、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②冬季风影响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①纬度因素②地形因素
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寒温带 中温带 暖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区
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拓展延伸】
小明说他爬过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在这座山脉的北坡到处生长着苹果树,一幅暖温带的景象;在南坡却生长着大量的柑橘树,一幅亚热带的景象。
你认为小明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请说出是哪一座山脉?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其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的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
2.早些年,在我国东北有这样一种现象,到了冬季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而且是糊在外面,其主要原因是 ( )
A.东北冬季漫长寒冷
B.东北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
C.东北气候干燥
D.美观,彰显个性
3.下列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与气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
B.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C.少数民族的居民都能歌善舞
D.东北地区的房屋都有双层窗
4.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两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三熟
【学后反思】
【优化训练】
答案:1.B 2.A 3.D 4.D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1课时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穿的羽绒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人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A.?从上海到乌鲁木齐? B.?从香港到成都?
C.?从拉萨到北京? 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地势因素 ?D.?人类活动
3.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
A.?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我国纬度最低的曾母暗沙
?B.?漠河由于纬度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我国夏季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D.?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很大
4.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5.我国从北到南可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山东和吉林分别属于( )
A.?亚热带、中温带 ?B.?暖温带、亚寒带
?C.?暖温带、中温带 D.?亚热带、亚寒带
6.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那么”淮南、淮北“分别属于我国六个温度带中的( )
A.?寒温带、中温带 B.?中温带、中温带
?C.?亚热带、暖温带 ?D.?亚热带、热带
7.我国中温带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三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两熟
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淮河以北更适合橘树生长,枳是橘的优良品种
?B.?淮河以南一月均温小于0℃,适合橘树生长
?C.淮河以北一月均温小于0℃,不适合橘树生长
?D.?橘树在淮河以南生长,与降水有关,与气温无关
二、综合题
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②和③温度带的分界线经过______山、______河。
(3)临沂属于哪个温度带______。
(4)完成温度带和其相应水果的配对(填温度带名称)
芒果?香蕉----- 。
苹果?梨------- 。
柑橘-------- 。
当堂达标答案:1.D . 2.B.3.C.4.A.5.C.6.C.7.A.8.C.
9.(1)热带;暖温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区;中温带;寒温带; (2)秦岭;淮; (3)暖温带; (4)热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1课时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温度带以及划分的标准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差异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 分析判读有关气候图,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3. 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4.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分析我国冬夏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观察对比、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等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北国冰城哈尔滨的自然景观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观(“冰灯游园会”);南国的广州,在一年一度的春节迎春花市上,数不清的奇花异卉、争妍斗丽,竞放芳香。使学生获得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感性认识。
可见,同是冬季、同是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气温和景观差别很大。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1、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
2、计算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
3、学生计算海口和漠河的大约温差?
(学生先个人思考、分析、计算,后小组交流探究。)
教师展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先个人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
展示课本“图2.13中国1月份气温的分布图”和中国冬季风图,
教师提示讲解: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反之,白昼时间越短。
可见,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与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很有关系。
教师强调:冬季风也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另一因素
教师提出问题:
想一想:1月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不同现象?展示图片。
(1)0℃等温线以北:气温< 0℃ ,冬季有结冰现象。
(2)0℃等温线以南: 气温> 0℃ ,无结冰现象。
教师总结:秦岭—淮河一线是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二)夏季普遍高温
刚才,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并总结7月气温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教师小结: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7月等温线分布比1月等温线分布稀疏,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的南北差值较小,全国普遍高温;②等温线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现明显向南的弯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势很高造成的。③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北部七月平均气温在16℃,最南的海南省七月平均气温在28℃,七月南北平均气温相差12℃。由此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小字材料,扩大其知识面。
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过渡)前面,我们搞清了我国冬夏季南北气温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来了解一下我国的温度带。
同学们读图2.17,观察一下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学生: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提问)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温度带—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教师展示我国各温度带景观图片。
阅读资料,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如暖温带内适合种苹果、梨,柑橘只能在亚热带生长,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如中温带内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热带就可一年三熟。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
(4)气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着装、饮食、南北城市供暖不同等。
上述资料说明了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讨论)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
(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 气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着装、饮食、南北城市供暖不同等。
结合实际:谈一谈我们这里属于什么温度带?有什么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了解了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的差异和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明白了冬夏气温的分布与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有关,也与地形的地势影响有关,不同的温度带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农作物,民居的建筑特色也不同,温度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巩固训练】
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其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的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
2.早些年,在我国东北有这样一种现象,到了冬季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而且是糊在外面,其主要原因是 ( )
A.东北冬季漫长寒冷
B.东北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
C.东北气候干燥
D.美观,彰显个性
3.下列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与气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
B.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C.少数民族的居民都能歌善舞
D.东北地区的房屋都有双层窗
4.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两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三熟
【拓展延伸】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为此,可以把≥10 ℃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10 ℃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决定作物熟制的重要因素。
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 ,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 一年一熟制。
【巩固训练】
参考答案:
1.B 2.A 3.D 4.D
课件30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春节期间我国南北的差异春节时的广州春节时的哈尔滨你知道吗? 当北国的哈尔滨还处于冰天雪地之时,南国的广州却早已鲜花盛开。所以我国不仅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同时也有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南国景致。所以不难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 那么,在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是否也可以分析得到同样的结论呢? 0℃-24℃-16℃-8℃8℃16℃-16℃-28℃两条相邻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数一数,图中共有几条等温线?共7条等温线。 温差为8 ℃。 约48℃秦 岭淮 河0 ℃一月平均气温图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达50℃。我国一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
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16℃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1)纬度因素(2)冬季,偏北风加剧了我国的南北温差。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0℃等温线淮 河秦 岭想一想:1月0℃等温线南北地区的河
流有什么不同现象?冬季有结冰现象无结冰现象是冬季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0℃等温线以北:< 0℃ 0℃等温线以南: > 0℃ 温差约8℃多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南北温差小)我国七月份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青藏高原气温偏低的原因? 地形因素
(夏季影响明显)
青藏高原海拔
高,气温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知识小结漠河海口漠河海口温差约48℃多温差约8℃多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我国的温度带 温度带—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将我国划分5个温度带和1个青藏高原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寒 温 带 中 温 带 暖 温 带亚 热 带青藏高原区热 带亚 热 带暖 温 带暖 温 带寒 温带中 温 带青藏高原区热带热带景观 亚热带景观暖温带景观中温带景观寒温带景观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决定作物熟制的重要因素。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为此,可以把≥10 ℃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10 ℃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气温与农业作物熟制:是指一定时间内,作物正常生长收获的次数 ,如一年内,作物正常生长,只收获一次的,叫 一年一熟制。 气温与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一年三熟农作物熟制气温不同,种植的水果也不同气温与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农作物与熟制一年一熟 春小麦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一年一熟 青稞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花生、玉米一年两熟
水稻、油菜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气温与农业气温不同,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 温度带熟制与范围≥10℃积温 寒温带 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一年一熟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一年一熟
东北和内蒙古大
部分、新疆北部两年三熟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疆南部一年两熟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一年三熟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1600℃
>8000℃1600—3400℃3400—4500℃4500—8000℃气温与民居竹楼:通风防潮东北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双层窗,以炕代床。南方的房屋高大宽敞,墙体高,注重通风和透气。北方的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气温不同的地区,传统的民居也有差别各地气温不同也影响当地居民的饮食、服饰穿着等生活习惯。 气温与生活冬季流行饮食:火锅 气温与生活0℃等温线秦 岭淮 河关注1月0℃等温线——城市冬季供暖 气温与生活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区
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一、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①纬度因素②冬季风影响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②地形因素
总 结: 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其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的远近不同
D.地形起伏大
2.早些年,在我国东北有这样一种现象,到了冬季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条把窗户的缝隙糊起来,而且是糊在外面,其主要原因是 ( )
A.东北冬季漫长寒冷
B.东北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低平
C.东北气候干燥
D.美观,彰显个性B课堂巩固A3.下列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与气温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
B.西北地区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C.少数民族的居民都能歌善舞
D.东北地区的房屋都有双层窗
4.关于各地农作物耕作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一年一熟
B.东北平原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两年三熟
D.海南岛一年三熟
D 课堂巩固D谢 谢!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